安寧地離去和快樂地活著一樣重要
尊貴的上師
嘎瑪仁波切
人在死亡時會經歷怎樣的過程?如何幫助他們度過這最孤獨的過程?
由於對「生」的喜悅與讚歎,人們常常歡迎新生命的到來,並注意到人口不斷增加的事實,卻忽略了死亡其實也是時刻都在周邊示現,平時很少探討「終極關懷」這個主題。所以,多數人不太理解終極關懷的意義,也不知道如何做適當的終極關懷。
一個接近死亡的人,真的很無助,因為他知道今生的財產他無法帶走,也知道這一切對他沒有意義,可是又放不下,這種執著會存在。當他對親戚朋友(包括在面前的你)有執著時,一定要安撫他,告訴他親人的關心,讓他放心家裡的一切。對家人、親戚朋友、現實世界的執著,現在對他而言沒有實在意義,這時候需要不斷地開導他,讓他放下執著。
人臨終時眼睛已無法看到真實的面目,前面站一排排的人也沒有用;耳朵的聽覺消失了,你用言語在旁邊安慰,他也無法聽得清。所以,這時候親戚朋友在旁邊,要用手觸摸他的身體,摸摸他的手,或摸摸他的額頭,讓他感覺你就在他旁邊,來幫助他度過這最孤獨的過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程式。
我們不要以很煩躁的心態面對亡者。很多人看到親人要往生了,或號啕大哭,或抓住亡者大喊大叫,這些也是要避免的。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的孝順,或對他的愛護,很難放棄他,但這時要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好讓亡者平靜,能安寧祥和地離去;號啕大哭或抓住亡者大喊大叫,只能使亡者放不下又無能為力,在身體的痛苦之外又添上劇烈的心靈痛苦。
生與死是每個生命都需要面對的,但死是生命過程中常常不受重視。比起死,生相對能被瞭解。特別是人,當有新生嬰兒出世時,家人大多會慶祝,每年幫他過生日。至於死亡,我們容易輕忽,不敢面對,恐懼談「死」。
實際上,人更需要面對的,是死的問題,而不是生的問題。
人在母胎時,一直有母親呵護;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成長過程中有很多親朋好友陪伴著我們。所以,人雖然孤獨地來到世間,但只要學會與人互動,就可以不孤獨。而死亡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孤獨的,不管我們有多少親情、友情、權力、金錢等世間福報,死亡時既帶不走,也失去意義,每個人必須獨自面對死亡;而且即使再怎麼恐懼死亡,當這一時刻來臨時也無法不去面對。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利用得來不易的身體,累積更多的福報和智慧,不讓自己無助地死,而能有智慧地選擇面對死亡的方式。
避談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缺少信仰的支撐,在心靈層面上不能理智和正確地看待死亡。俗話說:「不知生,焉知死。」生命的正常過程本來就是有生有死,才能生生不息。
我們懼怕死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就是「我執」起的作用。因為從一生下來的嬰兒就懂得去抓個什麼來當作依靠,我們一生的成長過程中也在被不斷灌輸穩固「我執」。所以,死在我們看來就是巨大的損失。但是,有信仰支撐後就會比較容易沉穩地看待生與死。
雖然不能保證我們是否能冷靜地面對親人朋友的離世,或是自己的撒手人寰。但從意識層面上,我們會被引導正確地去看待生命,生與死本來就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就像晝夜交替一般。我們不可能期盼永遠的白天或是死守永寂的黑夜一樣。對於死亡,我們一樣要懂得像看待新的生命降臨一樣,用平常心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