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戒德的禪定,宛如偷機取巧地路過正道的核心
阿姜查尊者
在我的修行生涯中,未曾專研太多學問,惟獨一項,那就是:增上這顆心。比如說,我們在看待身體時,若發現自己受它所引吸,那就去分析它,仔細看清楚:頭髮、體毛、指甲、牙齒和皮膚等。(頭髮kesa、體毛lama、指甲nakha、牙齒danta、皮膚ltco,是授戒師在教初出家戒子的首項禪修法中必得觀想的五個部位。)佛陀教我們要徹底不斷地觀想身體的這些部位,個別的觀照它們,將它們拆開,把皮膚剝掉,再統統燒毀;就是該這麼做。持續這項禪觀直到心堅定不為所動為止。應視有情眾生人人平等,譬如:比丘和沙彌早上入村裡托缽時,不論看見誰,僧侶也好、村民也罷,皆應視他(她)為路上蹣跚而行的死屍。不斷繫念這種觀想,便是精勤之道,遂能導致成果和進步。當你看到一位迷人的年輕女子時,觀想她為一具行走的屍體,滿身散發出腐壞的惡臭。如此看待每一個人,還有,別讓他們太靠近!別讓你的心著迷了。若能如此地看待其他任何人,保證你絕不會著迷。觀想直到你不惑於眼前所見,直到它確實、純熟為止。不論你往哪兒走,都不至於悖離正道。請全心全意投入修行,不論何時看到誰,不管是男或女,都與看見死屍無異;倒是別忘了亦應視自己為一具死屍啊!畢竟一切終歸於此。盡你所能增長這種觀想、在這裡下功夫,直到此觀想增長成為心的一部分。我保證,如果你確實做到了,它絕會是一件饒富趣味的事。可是,如果你執意要在書上加以研究,你可有得辛苦了。你必須落實它,以最摯誠的心來實踐它,直到此禪觀與你形影不離。讓覺悟真理成為你的目標罷。一心若只求離苦,就表示你已在正道上了。
今天,有很多人在教毘婆奢那和各式的禪修法門。我要這麼說:修習毘婆奢那並非易事。我們不能就這樣縱身而入。如果沒有從高標準的戒德起行,是沒效用的;你自己去體會吧!戒律的規範和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在於:如果我們的身行和言語仍有瑕疵,將永遠無法自力修行。沒有戒德的禪定宛如偷機取巧地路過正道的核心。就好像時不時聽到人們說:「修定是不必要的,略過它直接去修毘婆奢那吧!」只有偷機取巧的怠惰之人才會說這樣的話。他們說:別管持戒。但持戒精嚴是艱辛、不得輕忽的。如果可以省略所有關於戒行的教法,對我們可不是容易多了嗎?每每遭遇困頓時,我們總不免想要閃躲,避免困頓的一面。
我曾經碰見一位自稱是真正的禪修比丘。他向我請示可否一起共住,並詢問關於寺院的作息表和規約。我向他說明,寺裡依佛陀所製定的戒律而共住,如果他想跟從我修行,必須捨離他的私人錢財及物品。他告訴我,他修的是「不執於一切世間法」。我明白告訴他,我不懂他的意思。他問我:「如果在此掛單,但持有金錢,可卻不執著它。錢不過是世間法罷了!」我說當然沒問題:「如果你可以吃鹽巴卻不覺得它鹹,那就證明你可以了無執著地持金錢了。」他根本是在胡謅,說穿了只是懶得遵守戒律的細節罷了。我告訴你,很難。「你在吃鹹巴時,誠實地向我保證一點也不鹹,我當然可以相信你的話。但如果你說不鹹,那我可是要你吃整袋試試看,真的一點也不鹹嗎?不執世間法不光憑伶牙利齒就行。如果你光會這麼空口說白話,是不能與我共住的。」於是,他只好走人。
我們必須盡其所能地維護、守持戒德。出家人應接受苦行的試煉,而在家居士則應持守五戒,於一切言行中力求清淨。我們應竭盡所能地長養良善,並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