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阿秋法王上師阿瑞仁波切的侍者臨終的時候瞬間氣入中脈成佛!

您是本帖的第 283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阿秋法王上師阿瑞仁波切的侍者臨終的時候瞬間氣入中脈成佛!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阿秋法王上師阿瑞仁波切的侍者臨終的時候瞬間氣入中脈成佛!

【阿秋法王的根本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一直都說:“阿嘎尼瑪的見解非常高,在臨終的時候和一般的人絕不一樣。”】普巴扎西仁波切開示

 

  你今天所修行的禪定,看看達到什麼樣的地步?我們總分為了知、覺受和證悟三個階段。用禪宗的話來說,就叫作文字、觀照和實相。比如說,今天你已經達到實相般若,那在臨終的時候不需要依靠外緣。它分為即身成就、臨終中陰、法性中陰,分為幾個層次。比如說,你現前已經達到晝夜一如,座上座下達到一如者,如同蓮花生大師一般,就叫作即生解脫。即生解脫也稱之為叫“無死蓮花生大師”般,那時候當然不需要作什麼印證,他早已經開悟了死和不死本來就是一如的。在蓮花生大師整個傳記當中,沒有介紹蓮師是怎麼圓寂的,因為已經達到晝夜一如、座上和座下、生和死沒有兩種現象,這是圓滿達到心性的一種功德。

  

  第二、是座上已經赤祼見解,座下還沒有赤祼見解者,在第一本淨時候獲得解脫。第一本淨獲得解脫指的是,當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四大分解、五根斷除以後,在沒有呈現明增得三光之前成就,稱之為第一本淨解脫。那麼,這個第一本淨解脫之相,剛剛所說的座上你已經赤祼見解,這個心性是圓滿赤祼,獲得大覺自第一入定之見解以上,才具有第一本淨解脫的功德。就像喇嘛仁波切(喇嘛仁波切是昌根阿瑞仁波切後期的侍者,前期的侍者叫阿嘎尼瑪)的根本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一直都說:“阿嘎尼瑪的見解非常高,在臨終的時候和一般的人絕不一樣。”喇嘛仁波切說,後期一陣時間,阿嘎尼瑪的身體都不太好。他和阿嘎尼瑪住在一個帳篷裡面,離他們不遠幾十米以外的一個小帳篷裡,住著他們的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有一天早上,喇嘛仁波切看見阿嘎尼瑪顯得猶為不好,就起來去上師那兒問問該怎麼辦?那時候沒有當今這樣的醫療條件,僅僅是找一些藏藥。喇嘛仁波切到了上師那兒,說完阿嘎尼瑪的事情後,又少許做了些上師身邊的活記。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回來後發現阿嘎尼瑪已經圓寂了,紅、白菩提也已經出來了。紅、白菩提出來是左脈和右脈融入中脈的一種表現,就是說已經證悟實相的一種表現,說明他已經證悟佛果。但中間從圓寂直到出現紅、白菩提之間沒有誰做過印證。因為當時前面有死亡的徵兆,比如說四大分解、五根斷除都是一瞬間過去的,但是明增得三光沒呈現之前已經獲得解脫,叫第一本淨解脫,這個基本不需要外來的印證。

  

  那麼,緊接著就會呈現明增得三光,明增得三光斷除八十法,就是貪、嗔、癡各支分的八十法斷除之後,人就會悶厥過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人去世以後還要放三天的時間,因為那時候身、心還沒有分離。雖然我們平常悶闕的時候還有呼吸,但是實際上這個意識就悶闕於這個身體裡一般,身心還沒有分離。因此在還沒有分離之前,按照我們佛教的習慣,屍體是不即時處理的。明增得三光消盡八十法的這個過程當中,會呈現一些不同的境界,但這中間沒有成就與解脫的機會。八十法一個接著一個過去,進入悶闕狀態。那麼悶闕以後,一般是三天會醒來,當然也有一天、兩天醒來,也有五、六天的,但一般都是三天會醒來,那時候就叫作意識融入虛空。意識融入虛空時呈現一種境界,比如說,你平常座上,它不是證悟要記住,它是覺受,但這個覺受可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啊!覺受雖然沒有達到證悟般的實相,但是當時的這個能量還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具備有這個條件,並且持戒等一系列沒的說的,像這樣的修行者,在這個時候他會進入一種禪定夜,就進入到他的禪定當中。至於這個禪定長短,就根據他禪定的穩定和清淨度來定奪。比如有些需要三個禪定夜。一個禪定夜的長短是:平常坐期間,從“入定直到妄念起現”這個時間長短為一個禪定夜。可能需要三個禪定夜、需要五個禪定夜、需要七個禪定夜、二十一個禪定夜等等,這個不等,憑藉這個來成熟他的見解。

  

  這是臨終中陰,也稱之為第二本淨解脫。

  

  就好比像我們平常也在打坐,今天無論見解達到多高的地步,直至達到圓滿為止,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甚至幾十年以後才能成熟。但是在臨終,他的神識會增加七倍,所以智慧也會隨著增加七倍,在短短的時間當中,與我們平常呈現不同的區別就在此上。所以那時候,僅憑藉這短短的時間就可以成熟一切。但這時候,接等持也好,印證指的是什麼呢?比如,他當時在執受禪定的時候,若要是身邊有個清淨的道友、清淨的人,當然首先是導師,第二是清淨道友,因為他在聽到道友說話的聲音時,內心會很喜悅,可以憑藉這個印證迅速證得見解,所以不需要等很長的禪定夜,就不需要自己慢慢慢慢圓滿。憑藉某一個印證,當下獲得解脫,這也叫作成佛。像第二本淨以上,都稱為即身成佛。那麼這個解脫的時候,他同時可以帶走中陰界當中的三千眾生,以及身上十萬個他相續細胞,十萬三千個眾生同時與他成佛。第二本淨解脫,也就是意識融入虛空以上。

  

  下面學過頓超的,還有四個解脫之處,但是後期得到的一切,都叫作解脫。像沒有修過頓超的,臨終的時候有四個境界,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都會呈現,但是能否執受這個見解,就要看看你生前的這個禪定的境界如何?很多時候凡夫的境界是什麼,當一個奇跡的事情呈現在你的面前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執著,這是什麼?本來是一個解脫的時機,但由於當時你執著於外在境界的緣故,第一個解脫的時機已經過去了;第二個緊接著開始呈現,又因為執著過去了……所以後面這四個解脫之處,對於一個凡夫來說,沒有定力的人來說,像流星一般,一瞬間就過去了。我們都會經歷的。但是有定力的人,他就在這個時候能執受這個禪定,就好像遇到熟人一般,因為前面所呈現的一切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因為生前修的就是它,所以當這些顯現一呈現的時候,執受這個禪定。所以我們平常說某個修行者,當圓寂以後,還是像活著的人一般,甚至身上還會發出很多香氣。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8/10/6 下午 02:03:20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6 上午 02:01:28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亞青寺現任寺主阿松活佛介紹普扎上師:

 

『大家都認識普扎活佛,不需要我詳細介紹。普扎活佛長期依止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是喇嘛仁波切心子當中最殊勝的心子之一,世間和出世間一切與喇嘛仁波切無二無別。普扎活佛現今健在,並且精通漢語,大悲攝受漢族弟子,宣講甚深的教言和竅訣。』

 

🌸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讚嘆普扎活佛:慈誠羅珠堪布、索達吉堪布、普紮上師,他們都是非常具德的、都是寧瑪派裡最優秀的大德,他們是被很多上師授記過他們的過去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他們過去生所呈現的願力。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6 上午 02:04:08
am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管理員
文章:222
積分:1531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3
 用支付寶給am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11 上午 10:16:09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4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阿秋法王開示【像如今漢傳佛教缺乏的不是書,而是缺乏導師為他們宣講,這些道理該怎麼去創造心行的條件?就是說,他們理論上所懂的見解該怎麼去實踐?】普巴紮西仁波切

  

  上師:如果病好一點了(上師咳嗽),這個星期可以講法,也不能耽擱太長時間了。這次我也在想,要整理一些資料,如果光整理資料又不講解的話,這些資料又成為什麼呢?

  

  還有一點,我相信每一個人心目當中可能都是這樣,無論導師說了什麼話,我們可以說是百分之一百地相信導師的這個教言,所以,以後的生活可能多多少少會趨向於這麼一邊。

  

  以前我在上師(阿秋法王)身邊的時候,當時亞青寺也缺乏我們這個傳承的一些資料。當時我就祈請上師,在這一段時間裡,我能不能不給漢族人講什麼課,也不給藏族人講什麼課。如果亞青寺人太多的話,我就到某一個清靜的地方,我想把亞青寺該整理的一切資料都整理出來,後期我再講解,這樣可不可以?如果在亞青寺能清靜一些的話,我就在亞青寺翻譯,實在不行的話,我就到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去翻譯。

  

  當時上師說,“孩兒,不這樣吧。現前漢傳佛教缺乏的不是書。漢傳佛教歷史悠久,歷代傳承祖師所著述的書一點都不少,尤其是漢地也有很多法師,從印度翻譯出來的書可多得不得了。像如今漢傳佛教缺乏的不是書,而是缺乏導師為他們宣講這些道理該怎麼去創造心行的條件?就是說,他們理論上所懂的見解該怎麼去實踐?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你平常身體不好的話,即便在短短時間當中講一遍上師瑜伽,與你長時間翻譯很多書,可能前者意義更大一些。”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整理的資料相對少了一些。現前也在想,有時候也實在需要整理一些資料,但是“僅僅整理資料放在一處”有什麼意義呢!現前我也可以用這樣的一些戲論的方式,把自己推在很高的平臺之上,讓全世界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普巴紮西活佛,他所整理的書本有百千萬本。我可以做到這些,但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當前我們這樣做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救度更多的眾生。所以,僅僅是整理一些資料,也不知道真的能起到多大作用。

  

  有時候又在想,以上所整理的資料,如果自己不講解一遍,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你給誰推廣這本書,說這本書有多好,但你沒有講解啊!所以是需要把餘下的這些法講完。

  

  即便現在怎麼說,從去年開始,《白蓮花論》已經開始起頭了,必須把它很快講完,緊接著還有上師那麼多的教言等待著我們講。所以,我們的時間真的還挺緊的,下面還有那麼多的教言可講,緊接著還有那麼多的書可以翻譯,還可以講解。如果不講解僅僅是這麼翻譯著,也就那麼回事。

  

  當然,誰都在講解自己的傳承最殊勝、最好,我也不是站在偏袒及私心的立場上,講解我們當前所講解的法有多麼殊勝。真正從實修的角度來說,從總體角度來說,宣講密法的導師以及傳承很多,在講解風格上,我們這個傳承應該算是最細緻、最謹慎、最圓滿。

  

  很多很多人都在說什麼密乘班,當然我們也可以去聽很多課,這樣那樣都有,總體當中來說,還是課堂上拿著密法的一本書在講解。但我們平常可不是這樣的,前面先講解具體的修學方式,平常無論講解密法什麼道理,我們都會歸納到一個觀點上講解。這樣講的導師太少了。

  

  弟子:請問上師,您講解的就是“配合著實修”吧!就完全配合著座上講“怎麼運用”

  

  上師:是的,是的。現前很多地方有密法班,導師可能也在講解《大幻化網》,但僅僅按照《大幻化網》書本上的這個意思做解釋。

  

  弟子:對,僅僅講解理論。

  

  上師:憑藉個人的智慧在講解理論,但無法把這一切歸納到一個點上實修,所以誰也學不了《大幻化網》,只是說自己學習過。甚至講解各式各樣的教言的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現前講法的特點是什麼呢?前面已經把整個修行的一套講完了,後面無論宣講什麼樣的教言,都會歸納到這個教言當中去。這樣一來,無論平常學習什麼教言,我們都在“做”,這是我們這個傳承的特點。相對來說,像這樣宣講的地方真的很少!(哎呦,這個身體真不行!)

  

  弟子:對,我覺得上師講課有個特徵,就是比較現實,能用得上,上師講的任何一個方法,在現實生活中能用得上,在座上也能用得上。

  

  上師:平常我們說先講上師瑜伽,這是起碼的基礎,是證得見解的一種修學方式,平常我們也在講解各式各樣的教言、各式各樣的一些論和續等等,但是,無論我們講解什麼,無論是見解、修行、行為還是果實,都會回歸到“上師瑜伽導修”的四個觀點之上。這樣一來,理論已經通達,甚至也知道該怎麼去運用,並且在運用當中,這就是我們這個傳承的殊勝之處。

  

  當然,很多地方都在這麼講解,理論倒可能通達,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去運用啊”!那麼大的一本書,自己好像懂,也好像不懂,因為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啊!(Y0317)(本段文字內容對應錄音時段為0~638秒)

  

  

  空的見解有很多層面會逐漸增上(本段文字內容對應錄音時段為641~1110秒)

  

  弟子:上師,對我們居士來講,修這個明空不二有點難,第一,生起禪定就比較困難。第二個,生起禪定之後,如何在定中行觀呢,如何去達到明與空的平衡?第三個問題是空,什麼叫空?是不是不執著外境就稱為空呢?還是認為有一種無我的境界就稱為空呢?

  

  上師:舉個例子,達摩祖師第一次進入佛門的時候,說是參悟“我”這個的話頭,達到了實相般若,“生我之前我是誰,生我之後誰是我?”後面天天都琢磨這件事情,後面就證悟到了實相般若。這兩天你瘦了很多,是不是天天都在琢磨“什麼是空?”啊!(上師笑、眾笑)。

  

  像所謂的明空不二、空性,它的層面很多。從我們剛開始入門的時候來說吧,從剛開始修上師瑜伽導修的時候來說吧。當時我們的禪定從寂止開始著手,那麼寂止又分為有相定和無相定兩種。

  

  當時,有相定先從觀照開始做起,觀皈依境或者觀五方佛的標誌等等一系列,觀某一個境的當下,暫時可以做到什麼呢?沒有其他的散亂、沒有昏沉。從沒有其他散亂沒有昏沉的角度來說,在空的層面上,你已經開始享受空的感覺了,當然這個空是剛開始的一種空的感覺。

  

  我們先不講解這個禪定。在學習和思考無常的時候,我們知道一切都是虛幻的。一切都是虛幻,就說明它的本性不是實有的,這也是一種空的感覺。

  

  空的層面很多很多,從小資糧道直到無學道當中,都在講解空的一些境界,這個空的層面很多很多,我們應該要達到一個“標準的什麼什麼空”暫時還不確定,暫時先不要給自己的見解立個名稱,先不要給自己的見解立一個特定的境界。現前自己擁有多少,自己就從這個境界裡去創造更高的境界。

  

  明空不二也一個道理,無論明空不二、空性,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實際上都稱為一種見解。剛剛已經說過,它的層面很多。所以,現前我們在修的過程當中,無論自己當前擁有多高的空的感受和明空不二的境界,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都應該配同著眾多方便去修學,相信以上的這些不同的空的層面、不同的空的感受會越來越增上。

  

  前面很多很多空都是相對性的,這些空的見解還是不了義的,是根據當時不同的狀態樹立的不同的空性,大概應該是這樣。

  

  平常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你們從這樣的方面去理解,可能會更真實一些。原因是什麼呢?現前很多修行者最不圓滿的地方是,當一開始修行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見解標準:“我應該要達到什麼什麼!”雖然他對見解不是很瞭解,但還是從感覺方面或者自己所理解的多少方面定了標準,總之必須給自己定一個標準:“我應該要達到什麼什麼!”

  

  當沒達到的時候,他是一種煩躁;達到的時候,因為眾生的欲望仍舊站在意識的造作過程當中,所以他還會有更強的欲望,所以他還是在煩惱之中。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修行期間,最好不要給自己的見解定一個標準:“我必須要達到什麼什麼”。剛剛已經說過,空性層面很多,我們現前把自己所擁有的見解配同著很多方便,時時這麼修學著走,相信見解就會越來越增上,這個過程就不會那麼煩躁了。(Y0402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15 上午 10:42:29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