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 活佛索達吉堪布談愛情

您是本帖的第 223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活佛索達吉堪布談愛情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活佛索達吉堪布談愛情

 

活佛索達吉堪布談愛情

 

/1/  倉央嘉措的授記

 

    世間對愛情頗多溢美之辭,如「只羨鴛鴦不羨仙」。意思是,只羨慕像鴛鴦一樣,與愛人攜手同老,相伴終身。除此,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超越三界的佛陀,給我,我也不羨慕。

 

    欲界生命都耽著情愛。

 

    元朝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中有一句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典故是,西元1205年,16歲的元好問趕赴並州應試,途中遇到一個捕雁人。捕雁人告訴元好問,他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隻,另一隻脫網而飛,豈料並不飛走,而是在他上空久久盤旋,最後竟從空中直衝而下,墜地而死。

 

    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便花錢買下這兩隻雁,將它們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名「雁丘」,並作了流傳至今的《雁丘詞》。

 

    不僅世間之人都期望值遇這樣一位知音:與他(她)生死與共。即使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一切密宗的教主、國王恩紮布德也是如此。當釋迦牟尼佛告訴恩紮布德:「國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捨棄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學,行持六度。」

 

    國王回答說:「贍部花園極愜意,寧可我成為狐狸,釋迦佛位永不欲,願具妙欲共解脫。」

 

    除了國王恩紮布德,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扮演著一位世俗之人的角色,入於世間。經常有一些大學老師和學生問我:「你讀過倉央嘉措的情歌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我回答:我理解他的詩有內外密三層意義。從外義而言,它闡述了男女之情,但它的內義和密義,多數人卻無從瞭解。比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白色的仙鶴啊

    不會去遠方

    有一天

    它會從理塘歸來

 

    當時,人們不知道白色仙鶴之義,以為又是一首情歌。後來才發現,第七世達賴喇嘛降生於理塘。所以,倉央嘉措在寺院時,表面上,他一直在思念遠方的情人,實際上,他的每一首詩,都隱含著對當時藏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預言,並對未來的變異作了授記。

 

    他在一首流傳甚廣的詩中寫道: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們可能奇怪,這樣的詩怎麼會出自一位藏傳佛教著名大德之手?事實上,他的這種特殊的顯現,對世人具有一定的意義:欲界中人,都難免對異性的貪戀,通過他的情詩,人們被引入他的世界,由此因緣,緩緩種下解脫的善根。」

 

/2/  愛的分類

 

    愛有幾種,在一切有部的經典中,愛分為貪愛和敬愛。貪愛是以煩惱染汙的心、以貪慾和渴望來愛一個人;敬愛是對佛菩薩、對法寶、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

 

    《大般涅槃經》也說:愛有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還有一種叫法愛,法愛和敬愛相同,是清凈、沒有煩惱染汙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佔有慾,又稱之為大愛。

 

    人與人之間所謂的愛情,歸根結底,它不是無私的,而是自私的;不是為了他人的福祉,而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它不是正直、溫暖的,而是有條件的、痛苦的;它建立在對方對我的行為上,一旦這個前提條件變化,自己的情感就隨之變化。

 

    但人們對此視而不見,依然被世間對愛的讚美所迷,徒然追尋著永恆的愛。

 

    世人真的非常可憐,所謂的愛只是一種虛妄、顛倒的幻覺,一種自心的執著。除此之外,並不存在一個真實的愛。

 

/3/  愛的作用

 

    愛的作用,有以下兩點:

 

    首先,它讓人痛苦。

 

    前不久,我遇見一位名人。他是一個佛教徒,各方面都很優秀,對佛理也有一定的領悟能力。但是他說,某某日是我結婚的日子,我一直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我很重視、很珍惜、很……

 

    我心想,到了那天,他會不會快樂呢?但願他能快樂。世人把男女之情當作一生中是最光榮的、最偉大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們殫精竭慮。

 

    愛的另一個作用,如佛經中所說:「增上貪慾者,不知利非利。」

 

    貪慾熾盛之人,即使是在三寶面前發的誓願,他也會拋之腦後;世間基本的倫理道德,他也會置之不理;自己的生活規律和準則,他也會徹底改變。

 

    在愛的驅使之下,有些人如夢如醉,渾渾噩噩,不辨是非,不知方向。

 

    我在一家醫院住院時,有一個護士心情特別惡劣。已經三天了,她的男友沒有給她來電。她每天給她男朋友打電話,但一直打不通。即使在給我們配藥時,她也在按電話號碼。我們都特別擔心,怕她配錯了葯。配完葯,她過來給我們打針,打的時候,惡狠狠地,「啪」地一下紮進去。

 

    很多人和她一樣,生活在可怕的噩夢中,但是,他們無力自拔。他們不瞭解愛的本質。

 

/4/  愛的本質

 

    首先,愛是無常的。

 

    人們雖然信誓旦旦,要白頭偕老,但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爭吵不休、感受痛苦,直到無常到來。

 

    如《紅樓夢》中,林黛玉一邊掃花,一邊唱著《葬花歌》:「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一首非常好的無常歌。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因地時,為度化眾生化現為一個嫖客。第一天,他賜予一位名妓無價之寶;第二天,他付給黃金飾品;第三天,他僅付白銀。妓女不服,狀告國王。

 

    佛陀說:

 

    「她出賣的嬌軀,在一天天衰敗,價值當然一跌再跌。如同鮮花已經凋零,蜜蜂不再匯聚。人們的愛戀之情也是如此。萬法無常,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徒然毀壞自己肉身的愚者,所迷戀的女人的身軀,無非是筋絡下一堆骨架而已。」

 

    聽了這番話,國王讚嘆不已,妓女也從此終止了賣笑生涯。

 

    著名搖滾樂歌星貓王說過:「我經歷過世間的一切,到最後,一切都不過是僅此而已。」

 

    其次,愛的本質是憎恨。

 

    佛陀在《增支部》中說過:「愛可生愛,亦可生憎。」表面上,它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會產生一種深刻的仇恨。為什麼人們對所愛之人會有強烈的執著和控制欲?

 

    愛和恨之間,相隔只有一瞬間。莎士比亞在《英雄叛國記》中說:「最親密的朋友,一瞬間就變成不共戴天的敵人。」

 

    的確,原來海誓山盟之人,可以以愛的名義,拔刀相向、毀容、把所愛之人變成殘疾。這樣的新聞,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中都時有耳聞。所以說,愛的背後,隱藏著一種特別可怕的憎恨。

 

    第三,愛的本質是痛苦。

 

    佛陀在《法句譬喻經》中說:「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

 

    《楞嚴經》中有云:「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第四,它是心的幻象。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老密咒士與月亮童子》中,敘述了一個密咒士和月亮童子的故事。密咒士偶遇一位年輕美女,對她的貪愛之心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後來,美女與人私奔,他心裡的痛苦和嫉恨無以言表。此時,文殊菩薩化現為月亮童子,出現在其前,帶給他無比的蔭涼。

 

    月亮童子讓他瞭解,感情是無常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最初的甜蜜,註定會腐爛變質;任何一種情感帶來的唯一只有痛苦,而非歡樂;並且,它只是自心的一種執著,而非真實。

 

/5/  愛的對治

 

    佛陀在《法華經》中說:「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很多人對感情特別耽執,實際上你所執著的,只是對方的肉身。在《毗奈耶經》、《大智度論》、《中觀寶鬘論》和《入菩薩行論》等諸多經論中,對人體的構成和心靈的顛倒執著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提供了不凈觀等多種修法,來療愈我們的痼疾。

 

    「愛」只是一種傳統、一種習慣、一種惡業執著、一種習氣而已。

 

    從道理上明白這一點至關重要。在座的佛教徒就會發現:「啊!佛陀所說千真萬確,只不過眾生的迷惑和實執太深重了,無始以來,人們都把愛執為實有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9 上午 05:08:02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250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