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明朝那些事兒》或者對萬曆朝鮮之戰感興趣的讀者,肯定會對李如松這個名將印象深刻。第一次援朝戰爭中出色的明軍統帥,但是卻與第二次戰爭失之交臂,並且於戰爭尚未結束之際,在與蒙古人的一次交戰中不幸戰死在遼東。
就其死亡,既有正史的記載:「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巢,中伏力戰死。」也有同時代的趙士禎在其著作《神器譜》的字裡行間中,透露出李如松的戰死很可能是由於叛徒的出賣的原因:「臣見遼左降虜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祿,以寧遠兩世撫育之恩,畢竟陰泄主帥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此外,當時的朝廷內閣首輔為李如松所撰寫的墓志銘,又有更詳細的記載。如果你仔細看過銘文,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李如松和蒙古人的一戰和之前在碧蹄館之戰一樣,還安排了李平胡、張玉兩人接應。如果按照計劃前來接應的話,興許就可以轉敗為勝,最差也可以像碧蹄館之戰一樣,將李如松救出重圍。但是,卻不知為何,李平胡兩人並沒有像碧蹄館之戰中的楊元一樣前來接應。
趙士禎所寫的著作,加上當時內閣首輔的墓志銘,應該可信。按理說事情到這裡就差不多很清楚了。不過,一件非常蹊蹺的事情出現了,反而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迷離。那就是,李平胡後來怎樣了?
按理說,朝廷首輔都發話了,是你李平胡害死了朝廷的遼東總兵,李如松本人又是萬曆皇帝的愛將,怎麼可能不將這個叛徒斬首呢?至少也應該撤職查辦。何況李家在遼東的那麼多舊部又怎麼能輕易放過這個害死李如松的傢伙呢?然而事實是,在 明熹宗實錄第六十八卷中,再度多次出現了李平胡的名字。時間相距差不多二十幾年,李如松的墳頭草估計都老高了,但是李平胡卻依然出現在史冊的記載中,而且還在帶兵打仗。明熹宗實錄中的具體內容在這裡就不必詳談了。如果不是重名巧合的話,只能說,李如松死後,李平胡並未受到什麼實質性的嚴厲懲處,二十幾年後的天啟皇帝在位時,依舊在領兵打仗。再來回頭看一下正史一副李如松應該自己負全責的口吻。
既然首輔大人都發話了,墓志銘里也寫了,而且趙士禎的這本《神器譜》也是敬呈萬曆皇帝預覽的,明確指出李如松之死罪在李平胡,可是,這朝廷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都搬不倒的李平胡 ,莫非,是有更大的靠山?
我一直很好奇,按理說李平胡一直受到李家兩代人的恩情,對他不薄,更何況出賣李如松後其本人也沒有叛逃蒙古,而是繼續留在明朝,直到二十年後天啟在位時還在明軍中擔任將領。既然如此,他又為何要出賣李如松,對他有什麼好處呢?還是說,有某股巨大勢力或實權人物在背後指使或者暗示他這樣做,又在事發後替他擋住了首輔大人的責問?這股勢力或者某個人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麼呢?
視線回到李如松死的前後一年中,在其身邊的幾個主要兄弟以及嫡系將領身上,都發生了什麼變故。首先是其二弟李如柏,在第一次援朝戰爭中擔任李如松的副手,奪取開城立下功勞。班師後歷任貴州總兵和寧夏總兵,而在李如松之死的前一年,李如柏因病辭官,在家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薩爾滸之戰時已經七十歲了,才再度被啟用,這不會是巧合吧?
我們再來看看,之前曾在碧蹄館之戰中擔任後援、救出李如松的嫡系將領楊元。在第二次援朝戰爭中,楊元帶領麾下三千遼東鐵騎,被麻貴派到前線的南原城。而後遭遇了十倍以上日軍的圍困,堅守一段時間後,實在寡不敵眾,援軍又遲遲不到,孤軍堅守數日後被迫突圍撤退,守城將士絕大多數陣亡。相對於按兵不動事後直接未戰棄城而走的陳愚衷,楊元可謂盡職盡責。就連回到漢城後,麻貴都對其說:「南原之敗,非戰之罪」。但是麻貴還是把他給殺了,理由是此戰不勝即死。殺雞給猴看,但是為什麼不處置陳愚衷。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不在漢城殺,而是在遼陽處斬。不禁讓人想起這究竟是殺給誰看?這似乎有別樣的意味。楊元的 死距離李如松的死,也已不遠。
再來看看李如松的家將李寧的下場。1598年9月,也就是李如松死後的半年,在朝鮮戰場的泗川之戰中李寧孤軍殺入敵陣,大破日軍,後寡不敵眾,力戰身亡。是不是和李如松的死法很像?再來看李如松的五弟李如梅,雖然沒有李如柏的角色重要,但還是在朝鮮戰場上大放光彩,李如松死後,為體現撫恤之意,讓李如梅接人遼東總兵。可是李如梅僅僅幹了一年,第二年年初便被撤職。查下原因,原來是被朝中官員彈劾懼敵不前。看看李如梅的作戰記錄實在不符。估計李如梅不想像他大哥一樣力竭戰死。
其餘查大壽、祖承訓等其他跟隨李如松參加過第一次援朝戰爭的將領,大多查找不到之後的事跡及死亡記錄。甚至連戰鬥痕跡都沒有,雖然不確定,但或許隨著李如松的死,這些將領要麼被剝奪軍權,或者乾脆不想重蹈李寧的悲哀。總而言之,在李如松死的前後一年左右,其身旁的嫡系撤的撤死的死,到這裡你還以為李如松的死真的就只是一次意外的中伏嗎?有那麼簡單嗎?
還是說,更有可能的是,有人暗中瞄準了整個李氏軍事集團,為了徐徐的削弱兵權,而針對其將領所進行的一次悄無聲息的清洗活動?當看到在李如松死前的四個月時,此時李如柏已經從寧夏總兵撤職、楊元即將被殺,而當時朝廷推薦了三個人為遼東總兵,萬曆皇帝卻單單選擇李如松去遼東,如果對於李氏集團的清洗真的是萬曆皇帝的手筆的話,這不禁就讓人產生一種寒意。李如松的爵位傳給長子,不久長子就死了,也沒有兒子。本應接著爵位的次子李世忠卻遲遲沒有封爵。明史記載「世忠未久卒,無子。弟顯忠由蔭歷遼東副總兵,當嗣爵,朝臣方惡李氏,無為言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聯繫其後的歷史進展,李如松死後多年,再度上任遼東總兵的李成梁不明不白的捨棄了遼左,任由努爾哈赤做大。再之後的薩爾滸之戰時,重新被啟用的李如柏臨戰不前,這似乎沒有那麼簡單,還有另一種解釋。品行驕橫的李如松沒有深諳低調做人的道理,或許正因為如此,當軍權接近危險的頂峰時,樹大招風,終於為自己以及一干嫡系引來了物極必反的厄運,甚至是殺身之禍。
試談碧蹄館血戰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13338&page=1
袁了凡居士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1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