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時,宋高宗趙構如喪家之犬般南下。他當時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手中沒有一支隊伍聽命與自己。在萬般無奈之下,宋高宗趙構下旨讓各方官員自己招募兵馬,抗擊金兵。這樣以來,慢慢就形成了武將不但擁有兵權,更擁有財權、人事權等現象。 被宋太祖嚴厲打壓,一百多年來形同虛設的節度使再次成為中晚唐時期大權在握的藩鎮勢力。
大家都知道,兩宋之交有四大名將,都知道有岳家軍,韓家軍。 那為何岳飛的部隊被稱為「岳家軍」,韓世忠的部隊被稱為「韓家軍」呢?因為戰亂之時,這些部隊與其說是宋朝的王師,不如說是岳飛、韓世忠的私人武裝,拿著國家糧餉的私人武裝。
因此,宋高宗在坐穩了江山之後,必然要削除藩鎮勢力。
面對韓世忠、岳飛等大將,宋高宗也想效仿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是,宋太祖本人就是天縱奇才的一代名將,宋初那些悍將全部都是他百戰之餘帶出來的部下。
因此,宋太祖一杯酒端起,大伙兒乖乖交出兵權。
宋高宗則不同。在稱帝之後十多年,江南還難以安定。雖有皇帝的名義,卻連自身安危都難以保全。尤其是最為倚重的禁軍統領發動兵變(即苗劉之變),讓宋高宗對武將徹底失去信心。中興四大名將中張俊的資格最老,也最乖覺,他主動交出兵權,宋高宗也任命他為樞密使。韓世忠與劉光世心有不滿,但最終也還是交出了兵權。唯獨岳飛,不但不肯交出兵權,還想將幾位將軍麾下的隊伍一起合併。岳飛的本意應該是出自公心,擊中全部力量給金軍致命一擊。但是,就如當年白起率領秦國全部精銳,秦王憂心忡忡一樣。宋高宗對岳飛一樣難以放心。
其實宋高宗和秦檜剛開始最想殺的是韓世忠,因為在當時無論是資歷還是軍功和威望,中興4將中都以韓世忠為首的。
其實是兩難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韓世忠對趙構有救駕之恩,秦檜要殺皇帝的救命恩人,這個於情於理都不可以,還讓皇帝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但秦檜還是動手了,他先是讓張俊、岳飛兩人奉朝廷指令,去楚州視察韓世忠原來統帥的軍隊。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搜索韓世忠罪狀(實際上還有離間岳飛與韓世忠關係的目的),因此張俊就私下對岳飛說:「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軍,朝廷意可知也。」結果遭到了岳飛的駁斥:「不然!國家所賴以圖恢復者,唯自家三四輩,萬一主上復令韓太保典軍,吾儕將何顏以見之?」
岳飛的這些話,當然會被張俊向秦檜告發。
隨後,秦檜拷問韓世忠下屬,意圖搜羅罪狀。岳飛得知後,火速派人給韓世忠通風報信,韓世忠馬上覲見宋高宗,跪在地上表明忠心,祈求饒命,得到了高宗出面保全。
宋高宗願意保全韓世忠,不僅僅是因為之前的救駕,更有以下幾個原因:
1、韓世忠只是個武將,沒有政治野心。尤其是他沒有像岳飛那樣,直接插手宋高宗的皇位繼承問題。紹興七年,岳飛曾上疏高宗,奏請立太祖之後趙璦為皇子(高宗那方面不行,所以沒有後嗣,是南宋一個不可言說的秘密,岳飛卻大大咧咧捅了出來,高宗怎能不恨他),高宗認為岳飛干預了立儲大計,這便成為日後他與秦檜要殺害岳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韓世忠沒有犯過這勾當,所以高宗覺得這人還算可信。
2、在宋高宗看來,韓世忠也貪財好色。他在接受戰功賞賜之餘,大量購買田宅,史料記載他「蒙賜到田土,並私家所置良田,歲收數萬石」。還先後娶了好幾房妻妾,到處飲酒作樂。而一個貪財好色的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志向的,所以高宗覺得這人沒問題。
如此一來,韓世忠沒事了,可岳飛卻危險了,他遭到了秦檜、高宗、張俊的同時嫉恨,成為了三人的加害目標。
高宗之為計也,以解兵權而急於和。而檜之為計也,則以欲堅和議而必解諸將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
征戰多年,將領們擁兵自重,朝廷危機感日甚一日,其時的宋朝初建,君臣北來,人心甫定,早已沒了北宋年間士大夫上書言事的慷慨之情,多有劫後心有餘悸之感。安定的生活誰給的?高宗皇帝陛下。因此在政治傾向上,多有主和派的民意基礎。
而且,宋高宗、秦檜認為,通過斬殺岳飛,可以震懾和警示各地諸將,不敢再對朝廷產生任何輕慢之心。
殺岳之後,趙構、秦檜的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