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為什麼也會不順?
為什麼我會不順?
有人認為:「我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為什麼還會遇到種種不順?」「我從不做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哪來的罪業?」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觀點,源自於對因果缺少長程和深入的省察。佛陀曾告訴世人,「一切眾生的苦樂興衰,除因果之外,沒有別的作者。」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言行,都無法脫離因果。
業是佛教哲理中最深奧細微的法則之一,六道輪回中一切眾生的苦樂感受,唯一來源就是自己過去種下的業因。如是因,如是果,因與果一定相關對應,這就是業力法則的運作方式。
我們過去世與現在世所作的一切惡因,果報成熟的時候,一定會給我們的修行、生活等各方面造成種種障礙。更重要的是,由於業障遮蔽了本覺佛性,導致我們深陷輪回的幻夢中,甚至不信因果,毫不畏懼地造作惡業。
缺少正知正見,難免會造惡業
由於業力和修行層次的原因,我們僅憑五官有限的感知和粗重意識的分析覺察,很難省察或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一個社會道德標準意義上的好人,身口意也會有意無意中造下很多或輕或重的惡業。例如,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去殺生、為了一點小事而去罵人、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投生為被種種煩惱所困的凡夫,也足以見得我們過去世所積的惡業有多少了。
而且,由於業力的緣故,凡夫的心識總是處於不同程度的無明狀態,所持有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總會有很多錯誤,缺少足夠的正知正見。在錯誤見解的支配下,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會產生相應的業。當這些業力成熟的時候,我們就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各種不悅意的對境。
細微的惡業,也會導致無盡的痛苦
業行的另一個重要法則就是:造業只在刹那間,但其衍生的痛苦卻會無窮無盡。吉美林巴大師在《功德藏》中曾說:「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惡果增不可喻。」意思是:業力的生長就像無憂樹,從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發芽,逐漸長成參天大樹,在生長的過程中,每一年它的樹枝都會增長一由旬左右,每一年都有越來越多的果實生長出來。在條件具足、因緣和合之時,果實裡的種子又會生長成無數的參天大樹。惡業的持續增長,將給我們的今生和來世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有時候即便是造作了細微的惡業,也將後患無窮。
通過修行減少你的「不順」
強調因果法則,並不是在宣揚宿命論,因為宿命論意味著:不必做任何努力,結果就是那樣。這就談不上因果了。佛法認為,斷惡遷善,通過修行不斷地培植福報和智慧,就可以積極地改變我們的命運。
在佛法的學習和修行過程中,放生、供燈、持咒、禪修等方法都是為了增加我們的福報,減少業力。通過修行我們不斷地生起正知正見,以正念指引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就不會輕易造作惡業,所謂「不順」的對境就會減少,慢慢就會變得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