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貴的跋地亞尊者(Bhaddiya)
在此,跋地亞尊者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關於恭敬、尊敬、尊重和敬奉那些值得的人如何導向高的出身。他是釋迦族最高貴的女士咖釐果塔(Kāḷigodhā)的兒子:因此他也被稱為咖釐果塔子-跋地亞(Kāḷigodhā∙Putta∙Bhaddiya)。佛陀授予他比庫中高等家族第一的大弟子(uccā∙kulika)。他在勝蓮花佛時期發願要獲得此殊榮。那時他出生在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在那一生他供養飲食和其他的必需品給佛陀和僧團,始終都恭敬佛陀和僧團,向佛陀和僧團表示尊敬、尊重和禮敬。他細心恭敬地態度徹底地記憶佛語和學習佛法;對於經典和義注等疑難點進行探討。並且修行觀禪直到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
在迦葉佛和果德瑪佛陀之間有一次他是巴拉納西(Bārāṇasī)的一個居士。當他聽到一些辟支佛在恆河邊上用餐時,他做了七個石凳拿過去給他們坐。給值得提供座位的這些人提供座位,通過這種方式,他恭敬、尊重、崇敬和禮敬了這些辟支佛。這僅僅是帶來隨後高等出身的眾多善業中的一個。
在他證得阿拉漢後不久,在一個偏僻處的一棵樹下沈浸於涅槃之喜,跋地亞尊者經常發出下面的感言:
哦,真快樂啊!哦,真快樂!
他的同伴比庫們以為他在回憶他過去在王宮里當王子時的生活,然後去報告了佛陀。但是他向佛陀解釋當他是位統治者時,他總是擔心和緊張,儘管皇宮內外都有守衛。但如今,他放棄了一切後,他解脫了一切的恐懼。
你想不想出生高貴呢?如果你想,你就應該努力成為一個不倔強不傲慢的人。如果你想出生高貴:
對於應頂禮者,你應當頂禮。
對於應起迎者,你應當起迎。
對於應讓座者,你應當讓座。
對於應讓路者,你應當讓路。
對於應恭敬者,應尊重者,應尊敬者,應敬奉者,你應當恭敬、尊重、尊敬、敬奉。
一個人的長輩和比自己更有德者,首先是全自覺的佛陀、辟支佛、和聖弟子(Ariya∙Sāvaka)。對於一個在家人,他的長輩和更有德者包括他的父母、沙門和婆羅門,以及族中長者。
請不要忘記,倔強和傲慢是煩惱。煩惱不會帶來高貴的出生,他們帶來低賤的出生。這就是業的運作。業如此的運作也就是為什麼佛陀對蘇跋說:
業使有情有勝與劣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