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仁厚之人,必有福報
「仁厚」和「殘暴」爭奪王業的時候,總是那和顏悅色的「仁厚」最先把它贏到手。
——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一、仁厚待人,就是為己積福轉命
金庸《天龍八部》有一回名為「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講的是虛竹得到逍遙派掌門無崖子的真傳並繼任掌門的故事。
無崖子擺了「珍瓏棋局」,希望能有天資上佳的少年破了這棋局,成為自己的關門弟子並獲得畢生修為。在幾大高手紛紛敗落之後,丁春秋借勢引導延慶太子走火入魔,又誘其自殺。
在場的英豪群雄只是觀之,誰也沒有打算或是沒有能力出手相救。
可是這時虛竹動了,他沒有武功沒有策略,只是希望能夠趁機搗亂一下使延慶太子分分心,或許就能有救了。
於是虛竹隨手取了一枚白子,合上眼就瞎放在棋盤上了。
就是這一念之仁、隨手一落子,救了誤入心障的延慶太子。隨後延慶太子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幫助虛竹破棋局、進密室,得武功真傳。
虛竹心性仁厚善良,即使長得醜沒才華,又是佛家弟子,絕對不是無崖子關門弟子的理想人選,但是就是這一份仁厚,遠勝於江湖上用心險惡之徒的機心算計,造就了命運的轉機。
何為仁厚?仁厚就是不計較得失的付出,是與人為善的慈悲,更是在不知不覺中就為自己積累了福澤。
二、不忘仁厚,功業可成
《孫子兵法》第一篇就提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足可見古人對於將領之才的仁德的高標準要求。
《封神演義》裡姜子牙上崑崙山準備取「封神榜」,申公豹心裡暗暗嫉恨,打算毀了「封神榜」,就用把自己的頭割下來拋向天空的幻術來迷惑姜子牙。「子牙乃忠厚君子,仰面呆看」。
南極仙翁看見姜子牙真的被迷惑了,就讓白鶴童兒化作仙鶴,把申公豹的頭叼去南海,讓他斃命。
姜子牙就求南極仙翁,想讓他饒恕申公豹。
南極仙翁說,「你今天饒了他,他也不會記著你的好,以後還是不會饒了你,三十六路兵會來討伐你,到那時你可千萬不要後悔!」
姜子牙對曰:「就算背後有千萬兵來伐我,我怎能此刻拋棄慈悲,先行不仁不義之事呢?」
姜子牙的仁厚小可以為申公豹一人求情,大更能夠福被萬民。
第九十五回中,武王大軍兵臨朝歌城下,子牙眾門人欲「各遁進城,裡應外合,一舉成功。」
姜子牙卻說,不行。
「今眾人進城,未免有殺傷之苦,百姓豈堪遭此屠戮;況都城百姓,近在輦轂之下,被紂王殘虐獨甚,慘毒備嘗;今再加之殺戮,非所以救民,實所以害民也。」
於是,用箭把告示射進朝歌城裡,城中百姓觀後,將朝歌城門皆開,「願獻朝歌,迎迓真主」。
仁德可以利比刀劍,可以征服血肉,可以廣得人心。
仁者愛人,總是不計前嫌、不顧自身、不嫌麻煩地行正義之舉。也正因為如此,姜子牙才被文武王委以重任,成就了順天應民、惠澤長流的正義事業,「為帝王之師,以享人間福祿」。
三、寬仁厚德,修心培福之法
我們常用仁厚來形容一個人不計較、不算計、不偽善,這也就是真正有教養、有品德的性格體現。
宋朝宰相富弼處理事務時,為了求得萬無一失,總是事事都反覆琢磨,思慮周全之後才會去做。然而「萬全之舉多怨」,就有人看不慣他這種行事模式,常在背地裡嘲笑諷刺他,甚至用言語攻擊他。
有下屬向福弼反映這個情況,「有人在背後說你壞話!」
誰承想,富弼一點也不在意,回答說「他們是在罵別人,不是我」。
對方強調說,「不,就是你,他們是指名道姓地罵你呢!」
富弼又回答說,「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也很多啊。」
仁厚之心就是要與人為善。風言風語有太多,在今天人身攻擊也是屢見不鮮,這些生活的陰暗惡毒總是從各個角度刺出,防不勝防。
若他人以刻薄待我,我便要還之以刻薄嗎?非也非也。
刻薄的心難免傷人傷己,只有仁厚永懷,才能承受生活的一切卑污鄙陋,立身污濁而心高潔,由此獲得心靈的安寧。
所以說,仁厚永遠是處世為人的潮流,是造福和積福的必要修養。無論時光如何走遠,宅心仁厚之人,必將身心磊落,浩氣長留,福報也就綿長不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