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究竟信什麼?信佛,應該怎麼信?
續祥法師
在談如何建立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信仰?
我們為何需要它?
從字面意思來看:信指可相信、可依賴;仰,即指仰望、崇拜、敬畏。
信仰是心靈的產物,是個人的意識行為,並不一定與宗教掛鉤,它也可以是非宗教性的。
有一首非常火的情歌就叫「信仰」,歌裡唱「愛是一種信仰,讓我來到你的身旁。」
對於某一理念和價值觀的肯定,對人、事、物的追求以及信賴都是信仰的一種形式。
我們為何需要信仰呢?
不止一次聽身邊的人們有著這樣的感慨: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有了物質的富饒和文化的多樣,卻也因為更多的選擇無所適從,失去了「信仰」的能力,難以領會信仰的神聖與純真。
科技的發展、物質的豐富、資訊的膨脹、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動力從參差多態的信仰演變成千篇一律的資本積累、權力爭奪、利益攫取。
重新建立信仰,是我們獲得更有意義人生的最好方法。
其實人生而有信仰之需求,就像人生而需要呼吸一樣;信仰對抗的是人生最大的苦難——「不確定性」。
我們從何而來?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些充斥著不確定性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也各有各的解決方法,哲學、藝術、科學、可以說都是為此而生。
可一旦人生最大的不確定性「死亡」來臨時,以上的這些方式都顯得那麼的無力——因為它們只能安放「生之躁動」,無法解決「死之恐懼」,無法解決這種恐懼,人生的底色就是灰暗和悲涼的,越往前走,就越步入絕望,死亡的黑暗將逐漸籠罩所有生之光芒。
放眼望去,彷彿只有專業解決「來生問題」的宗教才是那個令人心安的「最優解」。
不過死亡的黑暗並不一定意味著恐懼,同樣可以意味著希望。當一個人迷失在黑夜時一定會想:杳杳冥冥的前方會不會有人能救我呢?
大部分主流宗教所給予的就是這樣的承諾,通過訴諸於某種「他者」來完成自身的「救贖」(「他者」即自身之外的一切人、神、或某種決定性存在),佛教則告訴你可以通過踐行一套成熟的方法論來實現自渡——你要信的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自己能夠救自己。
信仰之於人,就像水之於魚,信仰之於宗教,好似水之於舟,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佛教也不例外。
《華嚴經》說:「信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教非常強調信的重要性,成佛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你首先要「信佛」。
所以《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
信仰的物件是什麼呢?
信這個字在佛教經論中是有著不同俗世的含義。
《廣五蘊論》裡面對於「信」是這麼說的:「云何信?謂於業果諸諦寶等,深正符順,心淨為性。」
這句話解釋了信的物件——業果、四諦、三寶,而前二者又可以歸攝在三寶中的法寶中,所以我們信仰的終極物件就是三寶。
窺基大師對信的的解釋也差不多: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這句話首先解釋了信仰三寶的三個位面:信實、信德、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