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隨意的態度談論別人的是非,是一種惡習
根讓仁波切
在日常生活中,以隨意的態度談論別人的是非,是人們常有的一種散漫習性,屬於一種惡習。尤其是在群體之中,比如辦公室、家庭、朋友等,當幾個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把談論別人是非當作打發時間的良方,這是群體所特有的一種心理。有的人會從中獲得一種特別的快樂,眉飛色舞反复渲染別人的是非,這其實是把別人當作隨意踐踏的對象。
凡人都是不完美的,正是因為有過失的緣故才是凡人,倘若人人都完美,我們怎會有痛苦和煩惱,何須再修行?人們大多總是習慣於無意識地用高標準衡量他人,用低標準要求自己。看到他人的過失,內心就很不屑,就要去評論一番。若自己犯了過失,就很輕易地原諒自己,還自我安慰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之所以只能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了解世界,就是因為自己充滿了業力。生存在這堅固而精密的業力之網裡,由於自己的心沒有清淨,所以業力所成的感官擅於挑別人的毛病。與任何人相處,時間長了肯定都能看出毛病,因為眼睛就是業力專門為我們準備的。因此,認清自己的評判標準來自於自我,而不要輕易評論他人的是非功過。
他人若有過失,是他們尚不具備覺察和改過遷善的智慧,需要我們的慈悲幫助而不是指責。不要認為有過失就不合理。任何有情皆具佛性,都有成佛的潛能。所以不能以他們當前的狀態而施以蔑視的評判。
更何況,人們的內心被強大的我執佔據,都特別強調自己的觀念,堅定地認為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確的。其實,普通人所能感知的事物,只不過是自己概念的產物罷了,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所以,不要輕易地妄論他人。朗日塘巴尊者說:「既然凡人不可能了解透凡人的心,所以不要對任何人評頭論足。」誰都不知道他人內心的境界,別人的言行也許有其合理性,但站在自我的角度,我們看到的可能很不合意。
《迦葉請問經》中則說:「我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何以故?何者根熟?何者未熟,不了知故。」對一切有情眾生都像看待善知識一樣恭敬尊重,大乘之道修習清淨心是非常重要的,又怎能去說他人的過失呢?如阿底峽尊者告誡:「不尋他人過,宣揚他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