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燕子磯寫下的「想一想死不得」警示牌,使無數欲在此輕生的人打消了投江的念頭,挽回了許多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中外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蹟。這六個字充分體現了語言的力量,更彰顯了文化的張力。
燕子磯位於南京城區東北郊的長江邊上,是幕府山東延之餘脈,有「天下第一磯」之稱。陡峭的山崖兀立江畔,三面臨江(只有南面與江岸毗連),壁立千仞,宛若展翅欲飛的矯燕,故名「燕子磯」。立於磯頂遠眺,視野開闊,長江一瀉千里,江帆點點。江邊怪石險峻,突入江心,在磯上俯視更見磯下驚濤拍岸、江水洶湧澎湃。巨浪翻滾,漩渦一個挨一個。湍急的江流拍打?赤褐色的懸崖石壁,江風捲起的大浪一波接一波地向磯底的崖石撞去,化作萬千水花,尤為壯觀。
磯,即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燕子磯與安徽采石磯、湖南嶽陽的城陵磯並稱為長江三大磯。燕子磯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便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更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磯」。這裡歷來是文人墨客臨江抒懷的勝地,劉繼興考證,李白、史可法等名流都曾在此飲酒賦詩,而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也都曾泊舟在此。磯頂現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清乾隆帝所書「燕子磯」三個大字;「燕磯夕照」早在明末清初時就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這樣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曾經竟然是個著名的「自殺勝地」,是一處令人膽寒心碎的「鬼門關」。南京數百年來曾流傳一句俗語:「燕子磯的肉包子,一兩(仰)一個」,意思是說在燕子磯跳崖墜江自殺者多。據資料記載,過去數百年間,燕子磯發生的跳崖自殺悲劇多得無法統計。也許是見得多了,人們漸漸麻木、漠然,習以為常,以至於人的生命像「肉包子」般無足輕重。
終於,1927年,有一個人走來了,他平心靜氣但又痛心疾首地說了句:「想一想,死不得。」聲音不大,卻如黃鐘大呂震醒世人,從鬼門關口拉回了許多正在走向死亡的生命。這個人,就是大教育家陶行知。
1927年,陶行知來到南京燕子磯畔的曉庄鄉,創辦曉庄師範學校。一天,他聽到人們談論,燕子磯下又浮起了一具女屍,並且是個學生。他極感不安,立即到學校木工場找來塊木牌,在上面寫了勸喻輕生者的話「想一想死不得」。大字下邊還寫了幾行小字:「人生為一大事來,當做一件大事去。你年富力強,有國當救,有民當愛,豈可輕生?死有重於泰山,或有輕於鴻毛,與其投江而死,何如從事鄉村教育為中國三萬萬四千萬同胞努力而死!」陶行知把木牌豎立在燕子磯頭,又委託一位在附近開茶館的朋友多留心,看見有人在磯頭徘徊要趕快上前勸說。此後,不少來到這兒打算自殺的人,看了木牌,聽了勸說,「想一想」後,真覺得「死不得」,終於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
「文革」期間,兩位被打成「臭老九」的知識分子不堪忍受凌辱,一起來到燕子磯,準備終結生命,但陶行知先生的勸誡碑攔阻了他們,他們咬牙堅持活了過來,終於盼到了雲開日出。1980年,時年88歲的復旦大學教授陳子展先生回憶說:「我在南京上大學時得了胃潰瘍。一次我正在讀書,一陣陣劇痛襲來,簡直使我要發瘋了,便無可奈何地來到燕子磯,想跳江了卻一生。我抬頭望去,只見木牌上寫?『想一想死不得』,我猛醒,終於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簡單樸實的六個字,居然挽救了許多生命,可謂功莫大焉。閱盡人間風雨的燕子磯如今依然守望?長江,當年陶行知立的木牌因歲月滄桑已不復存在,我們現在見到的是後人復立的石碑,但上面鐫刻?六個大字「想一想死不得」,依然是陶行知先生的手跡!
來源:《南方》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