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戒之在色》賦-5
放《鄭聲》而有訓,此語應聞;思《魯頌》以無邪,其言猶在。
鄭聲,早在『春秋』時期,被歷史上稱為『靡靡之聲』,或稱『淫聲』,是歷史上傳播較久的『酣歌豔曲』。所謂『放《鄭聲》而有訓』,關鍵字有二,一是『放』字,二是『訓』字。放,就是要放棄聽聞『淫聲』,用現代話說,就是「一切『邪淫聲色』都不要聽,都不要看!」這就是『放鄭聲』。而如何做到放鄭聲,自然有『訓』。訓,是指歷代聖賢君子的,有關『戒色止欲』的『警示格言』!既然是『警示格言』,當然要『此語應聞』!放鄭聲,是孔老夫子的主張——『放鄭聲』,以『鄭聲淫』故。
魯頌,被列為『國學十三經』。其中的一句重要警世名言是『思無邪思』。簡單說來,就是告誡人們,日常生活中,要『思無邪』,不能有『邪淫慾念』,不能『胡思亂想』,更無『心猿意馬』。總之,一切不道德的念頭,都沒有!這叫思無邪。所謂『其言猶在』,是指『魯頌』的教誨,還在世間流傳,有志者,不妨找來讀讀。
世人,何不力戒念淫,而轉為好善積德?『無思』才能保證『無為』,『淫念』若不生,哪會有『淫行』?『有物本來有則』,是指,無論什麼東西(包括一切人,事,物)的得來,都必然遵從一定的道理和規則,決不是無緣無故能得來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命中該有的自然會有,命中沒有的,不可強求,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有『則』,是指『有規則,有道理』,這個規則或道理,說得具體點,一句話,就是『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想到『懸崖墮下』必死,立刻『止步撒手』,則『慾火』難以持續而必滅。『急從彼岸回頭,狂瀾勿黑』這是比喻,提醒正在或準備在行『邪淫』的人,趕快回頭!莫讓『欲色』引起的『狂瀾』把自己吞滅!『勿黑』就是,『不要一條邪道走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