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一切,都依因緣條件而存在,我們應徹底覺醒才是
阿姜查尊者
一切法(事物)的本然示現了真理,可是我們對它們卻存有偏執和偏好。所謂「世間解」有認清世間的意思。這些如實的本然現象sabhava就是世間。總而言之,世間不過是「法(塵)」arammana(法塵是心(意根)的所緣對象。通常意指「心情」或「情緒」。)罷了。簡單的說就是這樣;世間即「法(塵)」。我們說「世間」,其範圍實在很廣,「法(塵)即世間」則簡單多了。世間即是「法(塵)」。受世間所障蔽就是受「法(塵)」所障蔽;受「法(塵)」所染著就是受世間所染著。所謂勘破世間的「世間解」是指:世間一切,我們皆當認清。它是依因緣條件而存在的,所以我們應對這「世間」徹底覺醒才是。
我們皆應明瞭「諸行」的本然,和增上了知「諸行」的智慧之教導。不論「諸行」的真相為何、本然是什麼,都是我們應明瞭的真理。我們稱此為:無有障礙地接受和覺知的智慧。
我們需要增上「定」之外,同時也要具備能整合事物的「慧」心。我們談戒、定、慧,奢摩他、毘婆奢那禪修,但它們其實都是一樣的,並無不同,可是我們卻將它們分門別類。對此我時常以簡單地譬喻來比擬,如此更易於思考和明瞭。
一顆小芒果來日會變成一粒大而熟透的芒果。大芒果和小芒果是不是同一顆芒果?它自花苞的階段開始,就是同一顆芒果。從它長成小芒果,然後逐漸長大、成熟,直到熟透,都只是不斷地在改變罷了。
就我們所討論的修行來說,也是一樣的。戒aila單純意指捨棄惡行。一個沒有戒的人處境是熱惱的。當人能捨棄惡行和惡道時,則能帶來清涼;不帶傷害或沒有惡報的清涼。從解脫惡報中而得的吉祥是一顆平靜的心——也就是三摩地。當心處於三摩地時,是清淨的,可以看清很多事物。就好像不受擾動的止水一樣,你可以在水裡看見自己的臉,更遠的東西反射在水裡也看得清。你可以看到那棟建築的屋頂,如果有隻鳥停在屋頂上一樣看得見。
這三學其實就像那顆芒果一樣,是一而不異的。小果實是同一粒芒果,成長的果實是同一粒芒果,成熟時也是同一粒芒果;從青澀到熟黃均是同一顆芒果,只是它不斷在改變,以致使我們有不同看法。
這種簡單不復雜的理解可以讓我們寬心;疑惑會因此消失。相反地,若倚仗經教以求詳實的解說,最後只會滿頭霧水。因此,我們得好好看顧我們的心。「比丘,應善加看顧已心,善加看顧其心者,遠離魔羅所擒縛(陷阱)。」魔羅與陷阱皆得解脫。這可是要靠自己的審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