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曼達拉娃公主(Mandarava) 與 蓮花生大士 關於生死涅槃的對話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 曼達拉娃公主(Mandarava) 與 蓮花生大士 關於生死涅槃的對話 】
.
有一天,在沙河爾王宮中著名的預言宮裡,曼達拉娃公主向蓮花生大士獻上最珍貴的曼陀羅,並致以最恭敬的禮拜,然後雙手合十,一心祈請蓮花生大士道 : 「具足一切智慧的佛子 -- 蓮花生大士!請您賜予我,佛法的甚深抉擇,讓我能總持了悟一切佛法的要義。」
.
蓮花生大士十分歡喜地說 : 「公主!我具足一切法的法主,妳有任何教法的疑義,請妳啟問吧!我會給妳最圓滿的答覆。」
.
於是曼達拉公主就雙手合十地請問道 : 「在一切乘的佛法當中,我們如何分別顯宗和密宗(金剛乘)?」
.
顯密二乘的差別,就宛如陶器所形成的器物一般,它們的體質是完全相同的。但一個是已燒製完成的陶器,立即可以盛裝清水;而另一個則是要依「正確的知見」,慢慢地尋找正確的陶泥,來塑成陶器,然後燒製成陶而已。所以說兩者的分別,最主要的是一個為「因乘」;一個為「果乘」,顯宗是因乘,而密宗則是果乘,這是二者最主要的差別。在顯教中,有的人是從「發心修行解脫」,最後成就了解脫道的小乘;而有些人則是「發起無上的菩提心」,修學菩薩道的大乘,這些都是從「因位次第」,慢慢的修行,到最後的圓滿成佛。而密乘卻是以「如來果地的成就」,直接方便加持,使密乘行人在迅速之間,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甚至在當生即能成證佛果。
.
◆ 那如何是了義,不了義,及了不了義呢?在佛法中,其間的差又在何處呢?
.
義與不了義的差別,最主要是如來教化眾生的時候,所應用的方便不同而已。因為有些眾生發心不大,根器較鈍,沒有辦法直接趨入甚深的佛法,所以佛陀要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先施以種種世間方便,使他趨入佛法,而後再引導解脫,這就是「不了義」的佛法。所以由於眾生的根基有差別的緣故,佛法的頓漸方便有所不同,他們的發心不等的緣故,所以接受的解脫因緣也不同。諸佛方便攝教,隨機來示導眾生,因此對於根基淺薄的眾生,先授以五乘的佛法,就是從人天乘當中,漸次的導引。然後對解脫根緣成熟的眾生,示以聲聞緣覺二乘,使他們安住於解脫的教法當中,這只是一種方便的示化,是不了義的幻化之域的小乘教法。
.
而對於能夠修行成就的眾生,則令他們發起廣大心,如同諸佛一般,發起甚深大願而修證成佛,那麼這就是示以「了義」的大乘教法。如果發心不定所成就的則是「了不了義」。
.
◆ 那麼在佛法中,俗諦與真諦到底有何差異?
.
「俗諦」是世間的無常眾相,是在生滅當中,不斷地輪迴流轉,所以到最後,總是會無常毀壞的。而「究竟真諦」是無生無滅的,它不受生,所以亦即不滅,能夠在法界之中現前如實,是永不隨因緣毀壞的實相真諦;這兩者的差別就在這裡。
.
◆ 如何區分「方便」與「般若」的差別 ?
.
所謂的方便與般若,其實就宛如真空與妙有一般,在根本上沒有任何的差別,但在緣起的示化上卻有所不同。我們現前的存有即是真空的實相,但由於眾生不能了之,就隨境而轉,跟著眾緣受到了染污輪迴 ; 而一個修證成就的聖者,現觀法界的一切,即是不變的法性,而隨緣教化。這兩者在體性上並無不同,只是眾生無智,所以不能夠了悟 ; 而一個修行的聖者,能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救度一切眾生 ; 而眾生卻將二者分別 妄執眾相,不能了悟般若現空的實相。
.
◆ 什麼是「生死」與「涅槃」,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
生死與涅槃這兩者,其實根本沒有任何不同,但是對眾生而言,卻是截然相異的兩件事情。而其間的差別,就在於你是一個「覺悟者」或是「無明的眾生」。對於一個覺悟者而言,他現見生死涅槃等同如一,不厭生死,不棄涅槃;而菩薩行者卻是為一切眾生故,不入涅槃。但一切眾生,不能了解生死即涅槃的真義,所以反而在輪迴當中,不能夠成證實相涅槃的境界。所以依此而言,生死即無明,涅槃即覺悟,但體性卻是一如的。
.
其實一切的諸佛,隨順因緣恆常化生於法界的一切處所,以廣度一切眾生。
.
一個真正的大乘佛教徒,一個真正的菩薩行者,絕不是在外貌上裝著一位菩薩的樣子,說要發心發願,但實際上卻拋棄所有眾生,不再去投胎救度他們。眾生在黑暗當中,永遠需要指路的明燈。
.
成就者的體性是如如不動自在隨緣的,所以對於生死涅槃都是平等齊视,圓同一如。因此當然不會有棄絕轉生,輪迴而趨入涅槃的戲論啊!
.
一個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他不就輪迴,不棄涅槃,亦不就涅槃,不棄輪迴。他根本不會將轉生,輪迴當作惡事,也不會將寂靜涅槃當作善事;他只是不斷的以性空如幻的正見,安住在大悲中救度眾生,而沒有救度眾生的執著。這就是「如是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的至理。一個拋棄掉輪迴救度眾生而不再轉世示現的人,能夠安然成佛嗎?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你的心,也應該安住在寂靜的法性之,發起大悲菩提,不變隨緣地救度眾生吧!
.
◆ 蓮師心咒:嗡阿吽 班雜 咕嚕 貝瑪 悉地 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