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士和心理學專家的差別在哪裡?
尊貴的上師
嘎瑪仁波切
生命中,痛苦總是多於快樂;我們雖然無奈,但好處是讓自己有脫離痛苦的急迫感。在座的各位,年紀大多已接近半百,即使再如何長壽,生命也差不多走到一半了,但對人世間憂喜苦樂的真相,卻仍然沒弄清楚過,有些人甚至連想都沒想過。
佛陀剛成佛時,初次對五個比丘講經,第一句就說:「眾比丘啊……」五個人都在等待佛陀要講什麼,佛陀接著說「苦啊!苦啊!苦啊!」說完三個苦之後,又說:「輪迴苦啊!」偉大的佛陀看透生老病死後,就出家尋求解脫,而後了悟所有輪迴生命的處境,只有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苦」。佛陀並不是要嚇唬我們,而是告訴我們輪迴的本質就是苦,要我們認清這個事實。接著,便教導大家用什麼方法,可以遠離苦。身體生病的痛苦,可以找醫生幫忙,而需要物質上的協助時,可以找親朋好友,但心靈生病了,要找誰醫治呢?
世俗中,有心靈或精神上的疾病時,有人會去找心理醫師,但心理醫師有時也無法處理自己的心理問題。曾經有位知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來聽我講法,起初他和大家坐在一旁,我並不知道他的身份。因為很多人喜歡找我訴苦,當時他就在一旁靜靜地,看我如何聆聽別人訴苦、如何開導別人。後來,他找到機會發問,說:「活佛啊,我是心理學教授,也教了將近三十年的心理學,怎麼現在我輔導別人兩、三個小時以後,就感到精疲力盡呢?我回到家,幾乎都吃不了飯了。你怎麼就不會覺得吃不下飯,別人對你訴苦,好像也看不出你會累。所以我希望你能告訴我,宗教人士跟我這樣的心理學家,差別在哪裡?」
我對他說:「教授,你像個垃圾桶,別人把不要的垃圾,都倒進你這個桶裡。久而久之,你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能囤積,到最後你自己發臭了,所以就會累。而我們比較像是焚化爐,而且還是比較先進、高級的焚化爐,可以把別人的垃圾燒掉,有一部分還可以轉換成有機肥料繼續使用。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差別。佛陀教導我們的,就是如何將別人的煩惱憂愁接收過來後,再進一步淨化的方法。而你所學到的,是如何開導別人,但卻沒有學到如何淨化自己的心靈,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差別。」
我又說:「因為這樣,所以你叫做心理學家,是學者,而我是修行人。學者跟修行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學者只能說,不會做;修行人不一定會說,但是會做。」當然,為了彰顯佛法的偉大,所以我故意把自己稍微抬高一點點。
所以為什麼要學佛?我們經常說,是為了解脫。從哪裡解脫呢?讓自己從心靈的煩惱、痛苦中得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