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面對民族敵人,秦檜一味地獻媚求和。
他不僅強行驅趕追隨宋室南遷的子民,還出賣忠臣良將以求討好金人。
為了維持議和局面,秦檜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還殺害了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的抗金名將。
1
其實在 37 歲以前,秦檜算是一個標準愛國青年。
假如不是靖康之變的來臨,秦檜或許終其一生,都將只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和北宋官員而已,然而南下的金兵,即將劇烈改寫兩宋之際每個人的命運。
雖然秦檜的父親秦敏學做過玉山縣令、靜江府古縣(今廣西永福縣)縣令,但秦檜在年輕時候,生活并不容易。
為了養家糊口,他一度做過私塾先生,面對吵吵嚷嚷的學生,他曾經寫詩說「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表達他對生活現狀的不滿。
但那時候,他還沒有遠大的志向。
考上進士后,秦檜輾轉擔任太學學正(正九品)。
在青年學生聚集、愛國情懷熱烈的太學,北宋面臨的危亡境地,時時警醒、激勵著這些年輕人,這也影響著青年時期的秦檜。
因此當靖康元年(1126)金軍兵臨汴京(開封)城下,提出要宋廷割讓河北三鎮時,宋廷明顯分成了兩派,以文官范宗尹等為首的 70 人強烈主張割地求和,已經升任左司諫的秦檜等 36 人則堅決反對,力主應該抗戰到底。
到了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并將宋徽宗、宋欽宗廢為庶人,還提出要立異姓為帝,好作為傀儡代表金人統治北宋的故土。
于是,留守王時雍召集百官,商議決定立張邦昌為帝。
在此存亡之際,監察御史馬伸提出共進議狀,盡量保存趙氏江山。
仍然心存趙氏的秦檜此時已擔任御史中丞,也參與進書金人,希望能在亂世中盡量保存趙氏。
1127 年,38 歲的秦檜,仍然為大宋盡心盡力。
這年三月,張邦昌被立為偽楚皇帝,定都金陵。
四月,秦檜隨宋徽宗和宋欽宗等一萬多人的宗室俘虜一起,被金兵押解前往北方。
此后的三年,是秦檜人生劇烈轉折的開始。
對靖康之變的恐懼,三年的俘虜生涯,讓秦檜徹底轉換了人生。
他從一個力主抗金的主戰派,變成了一個搖尾乞憐的主和派,且為此不惜迫害岳飛、趙鼎等武將文臣。
三年后,秦檜自稱殺死了看守他的金兵,奪船南逃歸順南宋。
對此,當時就有很多人頗為懷疑,在秦檜擔任宰相期間,民間已有「秦檜是細作」的說法。
秦檜被金兵俘虜三年,為何能夠順利南歸,以及如何南歸的細節,一直是史學界的公案。
后世普遍認為,秦檜應該不是像他自述的所謂殺死看守的金兵后南逃,而是金兵有意將其放歸南宋的,否則他不可能帶著妻子王氏和眾多財物一起順利南下。
秦檜在被金人俘虜的三年間究竟做了什麼,對于這段只有他自己才知曉的經歷,秦檜自然諱莫如深。
後來,曾經出使金朝被囚禁達十五年之久的洪皓歸來,秦檜很快就將他貶官外放,以防洪皓可能泄露對其不利的消息。
從后世流傳的史料中,我們只大概知道,秦檜在被金兵俘虜的三年間,深得金人賞識。
金軍主將完顏宗翰甚至曾賜予他錢萬貫、絹萬匹,而另一位金軍主將完顏宗弼(金兀術)也曾在金國宴請過秦檜,當時與會的也都是金朝顯貴。
此外,作為女真貴族的座上賓,秦檜在被俘虜期間,還曾經代替金人向被金兵圍困的楚州(今江蘇淮安)軍民寫過勸降書。
在靖康之變后綿延的戰火中,當時楚州軍民不愿投降,在城破后仍然與金兵進行巷戰,連婦女都參與到戰斗中,有的甚至拖住金兵投水而死。
滿城軍民與金兵戰斗到了最后一兵一卒。
但秦檜早已不是當初的秦檜,在靖康之變中他早已嚇破了膽。
就在楚州軍民與金兵做殊死戰斗之時,他對外宣稱他殺死了看守他的金兵,然后奪船南逃,中途被南宋水兵所截。
在當時就有所質疑的南宋官兵,將這位自稱是前朝御史中丞的男子送到了臨安。
一見到宋高宗,秦檜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應該立即與金人講和,「南自南,北自北」。
在靖康之變中顛沛流離,同樣被金兵嚇破了膽的宋高宗趙構非常高興,立即將秦檜任命為禮部尚書——因為秦檜的建議,正是他內心一直所想卻不敢表明的。
君臣二人在議和一事上一拍即合,宋高宗非常高興,說我不僅得到了父兄(宋徽宗和宋欽宗)和母后韋氏的消息,還得到了一位能臣。
為此,他竟然歡喜得睡不著覺。
在一片力主恢復、北上抗敵的主戰聲中,趙構終于聽到了他最想聽到的聲音:
停戰議和。
2
在靖康之變繼位后,歷經金兵三年多的追殺,一直到建炎四年(1130)金兵北撤,宋高宗趙構才算稍稍喘了口氣。
所以,當秦檜來到他的面前,力主停戰議和時,滿心歡喜的趙構覺得,他的「知音」來了。
秦檜南歸后的第二年,紹興元年(1131)二月,深得宋高宗「心神」的秦檜被火速提拔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在附和宋高宗擠走宰相范宗尹后,秦檜便大肆揚言說:「我有二策,可聳動天下。」
有人問秦檜是什麼高招,秦檜故意賣弄說:「現在沒有宰相,我說了也沒法執行。」
心領神會的宋高宗于是將秦檜提拔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這也是秦檜第一次拜相。
秦檜的「聳動天下」之計,其實就是向金人委曲求和。
秦檜向宋高宗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議和方針,內容就是讓那些原籍在河北、河東、山東、陜西等地,為避戰亂和不甘屈服金人南下的原北宋子民,必須返回原地(金人的控制區);而在北方的南人則回到原籍。
對于自己提出的這一南北分治、委曲求和政策,秦檜頗為得意。
為此,他不惜強行驅趕追隨宋室南遷的子民。
當時,鄭著、趙彬和楊憲等三十多戶大臣后裔追隨宋室南下,但秦檜卻殘酷地驅趕他們回到淪陷區。
鄭著一行人不愿返北,邊走邊哭,連路人都為之動容。
為了回歸祖國,當時金人所任命的宿州知州趙榮、壽州知州王威獻城歸宋,但秦檜不念兩人獻土回歸祖國的忠義,相反還強行將兩人遣返回金國送死。
對此韓世忠極為氣憤,寫信責罵秦檜說,趙榮和王威為了歸順祖國,以致父母妻兒都遭到金人殺害,而秦檜竟然還忍心驅趕兩位大宋的舊臣,實在讓人寒心。
而對于秦檜一廂情愿地獻媚求和,金人在當時也不領情。
在金人看來,南宋唾手可得,因此他們的志向是徹底消滅南宋,而不是與南宋停戰議和。
面對不斷南下的金兵,宋高宗內心焦慮,而此時不斷結黨營私的秦檜也引起了宋高宗的注意。
為了均衡秦檜作為右相的勢力,宋高宗又拜主張抗戰的呂頤浩為左相。
由于議和一直沒有進展,于是在秦檜拜相一年后,紹興二年(1132)八月,當秦檜再次在宋高宗面前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方針時,將秦檜拿來做議和棋子和擋箭牌的宋高宗終于發了火,他怒斥說:「朕是北人,將歸哪兒?還有秦檜說為相數月,就可聳動天下(議和),朕至今也沒看到。
」被金人嚇破膽的宋高宗,最想要的就是議和,而第一次拜相的秦檜還無法做到這一點,不得不惶恐辭職,結束了自己歷時僅僅一年的拜相生涯。
3
但宋高宗需要一枚議和的棋子。
紹興五年(1135),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兵擄掠北上的宋徽宗,死在了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境內)。
這個消息一直到兩年后的 1137 年,才傳到了臨安城。
父親宋徽宗雖然死了,但作為法統象征的哥哥宋欽宗還沒死,宋高宗內心未免忐忑不安。
起初,他最擔心的就是主戰派們聲稱的「迎回二圣」,現在父親宋徽宗雖死,但如果哥哥宋欽宗突然哪天回來,那他趙構又將置身何處?從內心深處,趙構最忌諱的,就是主戰派們「還我山河,迎回二圣」的北伐主張。
所以,他還是需要秦檜。
此時,宋朝仰賴著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等諸多能臣名將,逐漸構建起一條抗御金人的穩固防線。
有了軍事局面的支撐,宋高宗也有了與金人談判的底氣。
另外,當時完顏昌一派執掌金國政權,采用「以和議佐攻戰」的政策進行誘降,遂開始同意議和。
在此情況下,紹興八年(1138)三月,一直力主議和的秦檜被任命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二次拜相。
此后,秦檜牢牢占據著宰相之位,并排擠掉了其他政治對手,以「獨相」的身份,荼毒南宋政壇整整十八年時間。
雖然宋高宗和秦檜試圖委曲求和,但金人并不客氣。
秦檜第二次拜相后幾個月,紹興八年十二月,金國使臣張通古抵達臨安。
趾高氣揚的張通古將南宋貶稱為「江南」,并要求宋高宗拜接金熙宗的諭旨。
畏金如虎的宋高宗放不下臉面,又擔心激起國內眾怒,無奈之下,只得假稱剛剛接到宋徽宗死訊,正在守孝,讓秦檜出面代替自己拜接了金熙宗的諭旨。
根據這次宋金雙方的議和條件,南宋向金朝稱臣,并且每年要向金朝進貢銀 50 萬兩、絹 50 萬匹。
作為交換,金朝則將自己扶持的偽齊政權原來治下的河南、陜西等地劃還給南宋。
宋金議和的消息傳出后,南宋舉國嘩動。
樞密院編修胡銓不顧安危,直接上疏請求宋高宗下令處斬負責議和的秦檜、孫近等人以謝天下。
由于胡銓不是主政官員和台諫官員,這種直接的上疏也將胡銓置于險地。
為了光復大業,胡銓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將文章副本散發到民間,以博取廣泛支持。
對于胡銓的勇敢,當時舉朝為之震動,這不僅讓宋高宗下不了台,也深深得罪了秦檜。
礙于宋朝不殺文臣的祖訓,秦檜以胡銓「狂妄兇悖,鼓眾劫持」的罪名將其除名,并下令將胡銓貶黜押送到昭州(今廣西平樂)管制。
在戶部尚書李彌遜、侍御史鄭剛中等大臣的多方勸阻和營救下,秦檜迫于公論,不得已才將胡銓貶放到廣州去監管鹽倉。
由于對胡銓恨之入骨,此后,秦檜又下令將胡銓貶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接著又貶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即便如此,秦檜仍不解恨,他在家中的一德格天閣中,特地寫上了趙鼎、李光、胡銓三名主戰派官員的名字,必欲除之而后快。
但即使歷經磨難,胡銓仍然不改初心。
秦檜死后,胡銓有幸得到宋孝宗啟用。
臨死前,他跟子孫們囑咐說,抗金大業不可遺忘,他即使死了,也將化身「為厲鬼以殺賊,死亦不忘」!
與胡銓幸運善終相比,力主抗戰、曾經擔任宰相的趙鼎則被秦檜迫害致死。
由于主張抗戰,趙鼎先被秦檜下令貶放到福建漳州,然后再貶至廣東潮州,最后又被貶到吉陽軍(今海南三亞)。
盡管屢遭貶黜,趙鼎還是向宋高宗上表說,自己光復故土的決心始終不改,「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秦檜看到后恨恨地說:「這老頭還是這麼倔強。」
為了不連累家人,趙鼎決定絕食,臨終前他對家人說:「秦檜一定要殺我。我死了,你們沒有憂患,不然,禍及一家。」
最終絕食而死。
對于秦檜打擊主戰派的種種作為,宋高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因為議和,正是他所要的結果,在歷經靖康之變后的顛沛流離,他內心懷著深深的恐懼,對于光復故土早已拋到腦后,只希望能早日議和安生、偷度余年。
他需要秦檜這麼一個打手和擋箭牌。
在此情況下,秦檜越發肆無忌憚,甚至不惜出賣忠臣良將以求討好金人。
當時,南宋使節宇文虛中出使金國,試圖請回宋徽宗和宋欽宗。
金人當然不肯,宇文虛中說,自己奉命來迎回二圣,如今二帝既然不能南歸,他也不能回去。
金人于是將他扣留不回,此后,金人看重宇文虛中的氣節和才華,將其升遷至禮部尚書、封河內郡開國公。
但宇文虛中始終心懷故國,一直不斷向南宋通風報信。
為了杜絕宇文虛中的念想,金人又向南宋提出索取宇文虛中的家屬。
宇文虛中于是托人轉告秦檜,讓他拒絕金人的要求,還說只要謊稱自己全家在亂世中被賊人所擄就可以了。
但秦檜為了不得罪金人,還是堅持將宇文虛中全家遣送到金國。
當時,宇文虛中家人懇求秦檜允許為宇文家族在南宋留一個火種,讓宇文虛中的兒子宇文師瑗留在南宋,秦檜都無情拒絕。
盡管如此,宇文虛中在金朝時,仍然時時以蠟丸向南宋密告金人的動向。
為了報效祖國,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他聯合七十多名有志之士試圖劫殺金熙宗,并在事前密書通告南宋朝廷,希望南宋進行策應。
沒想到秦檜不僅扣下密書不報,相反還向金人告密,以致宇文虛中全家一百多口人慘遭金人屠殺滅門。
為了維持議和局面,秦檜無所不用其極。
而他和宋高宗接下來的目標,則是一干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的抗金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