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樓
二、正念建立信心
佛法又稱心法,佛稱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
佛教的修行體系富含豐富心靈救助的思想因素,從發心、三歸依到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學,大乘菩薩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為治理自心而設計。所以,各國哲學家熊十力稱佛家之學為「心理主義」。
受災民眾可以用佛法的真理保護和滋潤自己的心靈,消除內心怖畏、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緩解壓力、安頓心靈、和諧身心,減緩災難帶來的壓力。
例如——
佛教的禮佛、誦經、祈禱等修持方法,可以使人將長久積鬱於心,即刻就要爆發的怒火、怨氣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緒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發散出去,起到淨化心靈的巨大作用。
佛教的安忍觀,可以磨練自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平靜不動搖,臨危不懼,臨亂不慌,臨難不驚,遇謗不怒,讚譽不喜,勝而不驕,敗而不挫,難忍能忍,有如磐石,風吹不動,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
佛教的放下觀,可以使人捨棄心中盤踞、粘著的貪婪、憤怒、嫉恨等煩惱及憂愁、焦慮、散亂等不良情緒,捨棄因過度恐懼而變得有害的激動與狂躁不安,斬斷不應有的情絲等,從而使內心寬鬆、平靜。
佛教的精進觀,可以使人有堅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並能開發、鍛煉、增長人心本具的正能量。
佛教的禪修,可以讓社會大眾的心靈有禪悟啟迪,讓生命能回歸到喜悅和快樂,回歸到原點的微笑與安詳,共同享受幸福充實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佛教可以提供給人們強大的精神信仰。佛教信仰是人生的終極理想,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
佛教教導人們在瞭解佛教的內容和特質和明白佛陀人格的偉大及佛法的真理性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理解、思考、比較、抉擇,自覺歸依佛法僧三寶。
這種覺(佛)、正(法)、淨(僧)的正歸依,能予人堅強的精神支柱,能開發人的心智,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歸宿,心靈得以安頓,成為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和方向盤。
也就是說,修學三皈依,人生就能在佛法真理的指導下,如實認識自心、淨化自心,完善人格,昇華品德、服務人群、奉獻社會,甚至能獲得現前、後世、究竟的安樂。
這種信仰的力量具有提高人們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更能使受災民眾心存正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充滿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