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許多高僧,都曾告訴弟子們這個重要的法門
尊貴的上師
嘎瑪仁波切
發菩提心
為了盡遍法界虛空一切六道如母有情眾生,早日脫離輪迴之苦,獲得圓滿無上正等覺佛陀的果位,今天我在此聞思嘎瑪仁波切開示。
凡夫俗子被無明所包圍,即使偶爾所謂的「聰明」,也多是在強烈的我執下生出的。人們大都被自己的貪念、嗔恨、癡迷、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種種妄念所左右,在這些負面情緒的勢力範圍內,每個生命都會為了保護「我」而犯錯,尤其是有意傷害他眾,這樣很難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作為一個修行者,要不斷去思惟: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不希望遭受痛苦,都期盼獲得快樂。也許我現在最不喜歡的人,昨天或前世是對我恩德最大的人;而現在我很喜歡的眾生,從前或前世卻是我欠他很多的冤親債主,甚至可能是前世的仇人;今天的仇人,或你看不順眼的人,也許明天會成為幫助我最多的恩人;今天的愛人、情人,有可能會是明天的仇人。親仇關係無常幻變,所以我現在不要區分親疏遠近,而要去平等看待每個人,乃至每個眾生。必須要不斷地訓練自己如此思惟,如果只是偶爾或短時間想一想,是無法做到的;越不願意用心去訓練自己接受這個真理,慢慢去習慣,就越不容易做到,我執會越來越堅固,也就談不上修自他平等了。
無始以來直至今,你曾在六道輪迴中無助流轉,從未有一個所謂真實的「我」,可你卻一直認為有個實有的「我」存在。人們都對自己眼中的「我」極度珍愛執著,無論曾對他人付出多少愛心與耐心,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最愛護的還是自己。甚至就連想要脫離輪迴,究竟成佛,也是因為太愛自己的原因。
人最偏袒疼惜的,大多是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首先都會希望自己的身心非常健康,外在沒有生理上的病痛,內在沒有心靈上的憂惱,不要有任何一丁點兒的傷害,因為「我」往往無法容忍。
如果連別人小小的語言諷刺,一些稍不客氣的惡語言詞,你都無法忍受,更不要說他人的打罵或傷害了。你是這樣想的,每個眾生也都和你一樣希求快樂,逃避痛苦,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要知道:因果。什麼能帶給你快樂,以及你為什麼會痛苦。如果你種下的是苦因,當然結不出快樂的果實。
無邊的慾求和索取,想方設法讓自己擁有,往往會傷害他眾,所以會種下苦因,未來結出苦果。當每個眾生都持如此的心態時,就會導致彼此在相互傷害中不斷輪迴受苦。這就是無始以來直至今,眾生選擇的「無明」生存模式,不懂舍取因果,哪怕要賠上自己的命。
作為一個修行人,有機會擺脫輪迴的枷鎖,就必須要在日常點點滴滴中訓練自己,不要傷害其他任何眾生,不要播種下苦的來源。比如:疼愛、珍惜長輩,不要覺得步入老年的他們講話比較囉嗦,做事也不合晚輩們的意,甚至嫌棄自己的長輩。想一想吧,當你年老的時候,一定希望有人能幫助你、服侍你、孝敬你,那你現在對長輩就不要吝於付出。
又比如,當你生病時,多麼渴望有人來探視、安慰自己,多麼期盼有醫生能趕快醫好自己的疾病,讓自己從病痛中快速脫離。可是當有人生病時,你是否曾躲得遠遠的,不願去接近幫助他人,甚至內心閃過不善的僥倖和惡意,口中也不願送出祝福。大多數人會對病房、醫院等地方有恐懼感,其實人的生命都有相似的過程在循環,現在你所不喜歡的,你想逃避的情境——病人、老人、囉唆的人,也許過一段時間,你也會走上他們的路。
無始以來,因為曾苦過眾生的苦,所以我們要學會感同身受,力所能及幫助眾生。同樣的,當你擁有快樂、財富、權勢之時,你會感到滿足與愜意,那當別人擁有時,你也應該感到同樣的快樂,而不是嫉妒。
菩提心所要面對的,不只是你自己以及你所喜歡的人,而是希望六道一切如母有情眾生,都能得到如此的福報與功德,同時盡心盡力為他們無私付出。
古時候許多高僧,都曾告訴弟子們一個重要的法門:「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將自己所希望擁有的,給予別的生命,而將自己不希望也不願意接受的,永不施加於其他眾生。
對自己珍愛沒有錯,但更要學會用自他平等的心去對待眾生。你付出越多偉大的愛、無私的愛,你也將收穫更多的愛。
圓滿迴向
我將現在、過去所做的功德,以及未來將要做的功德,猶如十方諸佛菩薩和所有傳承上師所做的功德迴向一般,我也盡數將功德迴向給六道一切如母有情眾生,願他們暫時得到人與天人的快樂和福報,種下善根,因緣福德具足,早日脫離輪迴之苦,得到佛的果位。
如果本文令您受益,請轉發分享,功德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