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過去世以沙供佛)
出自中台世界
佛滅度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國王。有一次,阿育王請示比丘們:「過去佛住世時,有誰行大布施?」比丘們回答:「給孤獨長者最能行大布施。」阿育王又問:「那他布施多少財寶呢?」比丘們表示:「他布施了億千金。」阿育王聽到以後,如是思惟:「長者尚能布施億千金,身為一國之尊的我,又怎能只布施億千金,應該要布施更多,以百億千金來供養佛。」
於是,阿育王建造八萬四千佛塔,並於每一佛塔中供養百千金。之後,連續五年舉辦大法會,會中有三十萬比丘。阿育王將三百億金分成三等份供養,第一份供養阿羅漢聖者,第二份供養證得初果至三果者,第三份供養雖未得道,卻老實修持的比丘。除了私有庫存的財寶外,阿育王亦將夫人、婇女、太子、大臣等悉皆供養聖僧,並用四十億金再贖回,如是前後共布施了九十六億千金。
後來阿育王得了重病,自知命將終盡。當時,有位大臣名叫羅陀崛多,是阿育王過去世一起布施泥土給佛陀的同伴。羅陀掘多見國王重病,命欲將盡,恭敬頂禮後說:「國王過去容貌光澤飽滿,有百千位婇女圍繞於身邊,如同蜜蜂聚集採蜜的蓮花一般,但今日容顏卻不復以往。」
阿育王回答:「不管是失去財寶、王位、性命或親人,我都不會感到憂愁,唯一擔憂、掛念的是再也無法見到聖人、賢者,無法供養其飲食、衣服、卧具、醫藥。雖然容貌不復以往,但不會因此感到難過或不安。」
阿育王又說:「我常發願,希望能以百億千金布施供養,但現在還未滿願就要離世,算一算前後布施供養的金銀財寶加起來,總計還差了四億金。」阿育王說完後,便派人準備種種珍寶,送至雞雀寺供養眾僧。
此時,太子之子三波提稟告父親說:「國王不久後即會辭世,但他卻將珍寶送至寺院,如此宮裡的寶庫就會竭盡。以王法來說,國王是以擁有的財寶為尊,太子今日應審慎考慮,不要讓國王將財寶用盡。」於是太子命令寶庫的管理者,勿將財寶送出。
這時,阿育王知道想供養的財寶已無法獲得,於是將平日使用的金製食器送至寺中。太子知道後,為了避免阿育王又如是供養,便將金器改為銀器,甚至改為銅製食器。但虔信三寶的阿育王依然供養如故,最後太子只好把銅器改為瓦器。
此時,阿育王手中拿著半顆阿摩勒果,悲傷地詢問身旁的大臣:「到底誰是當今之主?」大臣們回答:「國王,您是當今之主。」阿育王說:「你們為何要護念我而說這樣虛假的謊言?我雖是國王,卻不得自在。你們看!我手中的這半顆阿摩勒果,是我現在唯一擁有並可以作主的東西。富貴實是可厭離、可棄捨的!我先前統領整個閻浮提,今日卻貧困如洗,就如恆河的流水一去不復返;富貴也是如此,過去了就再也收不回來。」
接著又繼續說:「凡是有興盛者,最後必會走向衰亡,這是如來親口宣說且真實不虛的道理。我先前下達的法令都能迅速達成且無障礙,但今日所要求的事情卻不能如己所願,有如大風被山阻隔,流水被河岸阻礙,所要求的教令已無人聽從。過去我曾率領大軍,出征時擊鼓並吹貝螺,沒有戰爭時則作種種伎樂,我受此五欲之樂,並有數百位婇女日夜陪伴、娛樂,如今這些都已不再,如同樹沒有了花與果實一樣。我現在的面貌和氣力也轉為枯竭,亦如花已落盡,轉向枯萎!」
此時,阿育王呼喚侍者,說:「你若憶念我對你的恩養,就幫我將此半顆阿摩勒果送至雞雀寺,代我禮拜諸位比丘,並告訴他們:『阿育王問訊諸大聖眾,我是阿育王,統領此閻浮提之人,閻浮提是我所有,但今日我已喪盡權勢,沒有財寶可布施,因為一切財物已不能自在運用。現在我只有這半顆阿摩勒果,希望諸位聖眾能慈悲哀愍我,接受我這最後的布施,成就我供僧的福德。』」
於是侍者受國王之令,持此半顆阿摩勒果前往雞雀寺,並於上座長老前禮拜,長跪合掌說:「過去阿育王統領閻浮提,所到之處無有障礙,如日照世間。但今日業報已盡,在世不久,無有王之威德,就像太陽被浮雲所遮蔽一樣。今日我代王頂禮僧足,送來這半顆阿摩勒果,願求來世之福德。希望諸位聖眾哀愍國王,接受此供養。」
上座長老告訴大眾:「聽到這樣的話,怎能不厭離世間之事?我們聽到這樣的事後,不能不生起厭離之心,如佛經上所說:『看見他人不幸之事,應生厭離。』假如是有智眾生聽聞此事,又豈會不捨棄世間?」便說偈言:
「人王世中最,阿育孔雀姓,
閻浮提自在,阿摩勒為主,
太子及諸臣,共奪大王施,
送半阿摩勒,降服憍財者,
使彼生厭心,愚夫不識施,
因果受妙樂,示送半摩勒。」
這時,上座長老心想:「怎麼讓所有僧眾都吃到這半顆阿摩勒果呢?」於是他請人將果子研磨並倒入石榴羹中,所以每一位僧眾都受到了阿育王的供養。
後來,阿育王又再問身旁的臣子:「誰是閻浮提之王?」大臣回答:「國王,是您啊!」聽到此語,阿育王從他的床上坐起來,環顧四方,合掌作禮,念諸佛德,並說:「我今將此閻浮提布施供養三寶,隨意用之。今日閻浮提有種種珍寶,我將施與三寶福田,果報自然成就。此布施功德不求轉生為天帝釋提桓因、梵王、人間之主,乃至世間種種妙樂等果報,只希望以此功德成就佛道,為世間敬仰,並成就一切智慧,作為世間的導師、善友。」阿育王將此語書寫於紙上,封緘後以齒印蓋其上,做完這些事後便捨報往生。
後來,太子及諸臣、宮人、婇女及全國百姓,以種種最上供養葬送阿育王。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