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來了,就用這一招!
古大德曾說,人有上中下三種:下等者,見別人快樂,自己因嫉妒所逼,心生苦惱;中等者,自己受苦時,只想著自己盡快解脫;上等者,見他人快樂,自己就快樂,見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捫心自問,你屬於哪一種呢?
我們凡夫是什麼特色?就是嫉妒。別人比你有錢,你會不會嫉妒他;別人比你有才,會不會嫉妒他;別人比你長得漂亮,你會不會嫉妒她。對比我好的就嫉妒,甚至心生傲慢而毀謗,對比我差的就欺壓他,凡夫就這個特色。
因為不相信生命是有因果的,對有錢的人嫉妒,對權貴的人仇恨,這是世間人普遍的相。一個覺悟的人,能了知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富貴是從佈施中來的,貧窮是從吝嗇里來的。所以菩薩、覺悟的人從因上去求,而作為普通的生死輪回的人,他只是從結果上去求。
有句話叫「知有因緣不羨人」,如果知道這世界是有因緣的,你就不用羨慕別人,因為人生是非常公平的。一個人慳貪嫉妒、自私自利,就已經把自己安在黑暗裡了,安在不善法中了。我們要把自己變得開放、光明、善良,隨喜別人種種的功德。
諸佛菩薩無量劫做好事,佛經里那麼多佛菩薩的功德,你隨喜,就跟佛菩薩的功德一樣大。在人間有那麼多行善的人,人世間你也能看到很多佛菩薩的化身,你可以隨喜他們的功德。這樣一隨喜,我們的身心就跟他們接軌了,跟聖賢接軌了。
隨喜功德可以幫助我們消滅嫉妒的重障。當你隨喜別人的功德的時候,你心裡是不是很溫暖?不僅溫暖,別人有多大功德,你一念隨喜就跟他功德一樣了。所以隨喜並不需要花錢,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很重要。
對於別人的好我們要隨喜,不要生嫉妒心。看到別人長得漂亮、端莊,你要想「都是他過去修的因好,現在感的果這麼好,那我也要好好修因」。哪怕別人長得醜,但是衣服往身上一穿就漂亮,也要隨喜。他以前給佛供過衣服,給出家人供過袈裟,所以他生生世世穿衣服都好看,都是過去修功德得到的果報。
《百業經》中有一位三藏法師,他的眷屬眾多,衣食富足。後來,當地來了一位阿羅漢,很多人對其漸生極大信心,紛紛聚集在他周圍,由此,三藏法師失去了昔日的名聞利養。他心生苦惱,於是到處誹謗,說那位阿羅漢已破了根本戒,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千萬別去依止……聽到誹謗的這些人,居然信以為真,便再也不供養阿羅漢了。三藏法師的名利恢復如前,但死後卻墮入無間地獄,感受了無量劫的痛苦……
佛陀在《德護長者經》中說:「嫉妒痴濁故,則失於善心。惡見三毒緣,如是貪增長。」嫉妒是一種愚痴,會覆蓋我們的善心,令貪嗔痴等三毒不斷增長。一個人的心若被嫉妒所蒙蔽,對他人的功德就會視而不見,輕易造下滔天大罪。
像提婆達多,由於嫉妒擾亂自心,生生世世都與佛陀作對。提婆達多的痛苦是悉達多太子給他的嗎?不是,是他覺得「我是兄長,怎麼這個弟弟悉達多處處都比我優秀?」提婆達多的痛苦不是因為沒有王位,而是因為嫉妒佔據了他的心,嫉妒使他迷失了自己的心智。
提婆達多在迷失中痛苦,這個痛苦不是別人加給他的,他一直沒有辦法掙扎出自己的生命黑暗。提婆達多就代表著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時時被嫉妒控制著,你嫉妒別人的長處,就已經在黑暗裡了。
所以通過學習佛法,法鏡才會照出我們輪回的苦,才會照出我們自身輪回的惡業和惡習。這是要發大願的,我們不僅對極樂世界要發大願,我們本身學習佛法,對於這個惡業的瞭解也是要發大願的:我願依佛陀的智慧,瞭解自己的過失和漏洞;也願以佛陀的力量,遮止我的漏洞,讓我變成一個無漏者。
我們學佛了,
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
他生命當中的這個優秀,
是修無量劫而具有的功德,
我們要去隨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