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和持戒的功德
我們佛教的七眾弟子,出家五眾: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是以什麼標準來劃分的?就是以所持戒律的不同。
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而我們在家居士,可以受五戒、八戒。同時,作為大乘佛教,我們出家人除了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外,還會受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居士發心大者也可以受在家菩薩戒。
戒是什麼?戒是如來的身體,表清淨無漏。戒在,正法就在。戒法是佛教任何一乘的共同學處,是佛教修行的基礎。
為什麼要受戒?戒是我們家裡的防盜門、防盜窗,我們身上的防護服,我們開車所系的安全帶,戒律持得越好,我們身心的安全級別就越高。
佛教有三乘戒:別解脫戒,大乘菩提心戒,密乘三昧耶戒。我們最容易得到的是別解脫戒。善知識現前就可以得到,不需要瑞相。問「能持否」,答「能持」,就可以得到。
不管是五戒還是十戒,哪怕你只能守一條戒,都會得佛陀一條戒的功德。戒的體是來自於佛陀,戒就是佛的身體的妙用,不管誰受戒,受的都是佛的戒。受佛的戒就是跟佛接軌,一聲聲「能持」,就是一次次接軌。
從智慧上來說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從戒上來說多受一分戒,就多得一分佛的加持。受的戒越多方位,得的加持也越周密。
持戒是自我保護,是佛菩薩愛眾生的一種方式。佛陀親自說過,在末法時代,若有人一日一夜清淨受持一條戒律,其功德比正法五百年圓滿受持戒律的功德都要大。
像最基本的三皈五戒,我們只要受持了,實踐了,就代表處在佛教正法的狀態中。正法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它可以破惡,可以解冤,可以釋結,可以令眾生離苦得樂。
如果佛菩薩身口意的功德業是香的,眾生的不淨業就是臭的。作為佛弟子,就需要借佛的功德香來熏染自己,這就叫受持佛戒。
持戒是止惡,止一切惡法而得清淨,同時又生一切善法。一個人持戒之後,就能產生戒德,猶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持戒久了,就因戒生定,一旦得定,香氣自然散髮。這時的香就不是外塗的香,而是你自己本有的香了。
戒定慧三學中,戒是基礎,我們內在煩惱的降伏,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戒。通過持戒人越來越平靜,就會得定,最後由定生慧,徹底地斷除煩惱。所以戒是伏粗重煩惱,定是伏微細煩惱,而慧是徹底地把煩惱的根挖掉。
戒就像一艘船,佛以戒來度我們,我們聽佛的話、守佛的戒時,戒的功德力就會現前,我們當下就是和佛在一起。和佛在一起,就是和圓滿的智慧在一起。
所以修行最關鍵的就是一定要守持戒律。同樣的一天,你守戒和不守戒所得的是天壤之別!
持戒不僅對自身來講能達到防非止惡,對世間人也是一種榜樣和示範。佛教里就講到,一個持戒精嚴的人一定是一個悲心熾盛的人,他斷諸惡,行諸善,以自己身語意的清淨與安定默默地引導世人守持佛戒,不墮惡地。
但如果我們自己在教理和行持上還有欠缺,那麼在引導和提醒他人時,分寸的掌握就非常重要,不能讓眾生產生煩惱。持戒首先是管好自己,在與人交往時還是要柔和,在引導時更要善巧,要讓人看到一個學佛的人、持戒的人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充滿了人情味。
當我們細心而又恭敬地以佛的戒來攝持我們凡夫的身心,同時又以自身因持戒而得的清涼與清香感染世人時,其實就是佛的力量的彰顯,就是佛的慈眼在注視著我們,就是佛的威德充滿的手拉著我們暢遊在法性的大海之中,並最終將我們送抵解脫的彼岸!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