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自毀長城:一代抗倭名將,是如何在政治洪流中倒下的?

您是本帖的第 105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自毀長城:一代抗倭名將,是如何在政治洪流中倒下的?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19
積分:1238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自毀長城:一代抗倭名將,是如何在政治洪流中倒下的?

1
55歲這一年,因為一個人的死,名將戚繼光(1528-1588),陷入了人生從未有過的困境。


這一年是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隨著帝國首輔、一代名臣張居正的去世,20歲的青年皇帝、覺得自己被張居正壓制了多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決定開始清算張居正的餘黨;於是,有人向青年萬曆上奏說,擁兵數萬、鎮守薊州達16年之久的總兵官戚繼光,名義上守衛著毗鄰北京的帝國邊疆,但實際上卻是張居正豢養的一隻大老虎,「不得不防啊!」

這是足以致命的死罪:這位在東南橫掃倭寇、北擊蒙古的帝國名將,眼下處境窘迫,而由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西裨將」陳文治等人,則到處在京城散布謠言,說戚繼光曾經在半夜給張居正送過信,難不成是曾經密謀造反?

眼看著萬曆皇帝到處在整治張居正黨羽,整個帝國頓時風聲四起,陳文治等人則看到了打倒戚繼光「取而代之」的機會,皇帝要整人,眼下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時機,老將戚繼光,自然是處境不妙、風雨飄搖。


艱難之中,還是有人堅持說了幾句正義話。

兵科都給事中張鼎思說,戚繼光先是掃蕩倭寇12年、後來又北擊蒙古16年,為大明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朝廷豈能全部抹殺?聽到這些話語,萬曆皇帝若有所思,最終,被認定為張居正「黨羽」的戚繼光,被從拱衛京都的薊州總兵任上,調離到偏遠的廣東當總兵官;而作為戚繼光的弟弟,貴州總兵戚繼美則被革職;戚繼光的老部下、浙江總兵胡守仁也隨後被彈劾革職。

2
帝國的政治鬥爭和人事傾軋,不可避免的,讓這位抗倭、抗蒙的名將,感覺到了恍惚和迷離。

得知駐守北疆16年的戚繼光要被貶調到廣東,薊州的老百姓扶老攜幼,自發前來為將軍送別:

從1568年戚繼光坐鎮薊州後,長期以來頻繁從薊州一帶侵略入境的蒙古大軍,在戚繼光的打擊下、幾乎銷聲匿跡:在1568年之前,作為大明帝國的九大軍區之一,薊州鎮17年間共換了10位大將,卻始終無法防守住蒙古人的入侵;而在戚繼光坐鎮的16年間,蒙古人在「戚家軍」的打擊下幾乎遁逃無蹤,但眼下,帝國邊疆的守護神,卻在政治鬥爭的傾軋下,要被迫離開了。

明朝音韻學家陳第,親眼目睹了薊州的老百姓自發罷市、圍聚在薊州道路兩側,淚流滿面為戚繼光送別的情境:

「轅門遺愛滿匯燕,不見胡塵十六年

誰把旌麾移嶺表?黃童白叟哭天邊。」

他無奈南下,許多年前,他曾經和同為抗倭名將的好友俞大猷一起許願,希望為保衛帝國的北部邊疆戎馬馳騁,但眼下,好友俞大猷已經於三年前的1579年去世了,故友凋零,他輾轉南下,中間經過了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回去過的故鄉:

山東蓬萊。

3
在故鄉,作為軍官世家出身的戚繼光,17歲時就繼承祖上職位,擔任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當時倭寇在山東沿海一帶燒殺搶掠,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在19歲時,就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壯麗詩句。


1568年,在耗時12年終於平定東南沿海倭寇之亂後,這位抗倭的名將被隆慶皇帝,調遣到薊州抗擊頻頻入侵的蒙古人,但16年後,戎馬操勞半生,卻仍然被排擠到帝國的邊緣角落,他的心中,難免創傷抑鬱。

闊別故鄉20多年後,1583年,他站在山東蓬萊的海邊,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抗倭名將,眼下卻已是56歲、白髮摻雜的老年之身,在故鄉的大海面前,他寫詩敘說這種心中的複雜愁緒:

「三十年來續舊遊,山川無語自悠悠;

滄波浩蕩浮輕舸,紫石峻贈出畫樓。

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

從今復起鄉關夢,一片雲飛天際頭。」

這位震懾蒙古人16年之久的帝國名將剛一離開,蒙古人就開始歡呼雀躍,騷動著開始了多年未有的入侵:1583年六月開始,蒙古人在沉寂多年之久,開始頻頻經由薊州入侵,沒有了戚繼光坐鎮的帝國邊疆,即將迎來多事之秋。


而寂寞的戚繼光,只能在廣東,整理他的兵書《紀效新書》。

對於一位將軍來說,最痛苦的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屈死於政治鬥爭的角落,這位南殲倭寇、北鎮蒙古的名將,只能在詩歌里感慨道:

「平生自許捐軀易,遙制從來報國難。」

其實,在這個古老的帝國當官、為將,何其之難。

與戚繼光同時代的海瑞,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進諫,僥倖活命,卻被帝國的官僚集團們看成是傻逼和呆子;

對戚繼光有賞識、提拔恩遇的張居正,將腐爛透頂的大明王朝治理得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一度迴光返照,也難逃在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整治的命運。

說到底,管他名臣還是干將,在嘉靖、隆慶、萬曆等三朝皇帝們看來,無論是海瑞、張居正,還是戚繼光,無非都只是大明帝國的家奴而已,帝國需要你時、你要召之即來;帝國不要你時、也能讓你人頭落地、身敗名裂,能保得一介性命,已屬萬幸。

所以,一位將軍被貶黜,又算得了什麼?

在廣東,這位執掌帝國北部邊疆數萬雄兵的大將,手下只剩下2000殘兵可以指揮,並且例如兵員補充、士兵訓練、軍官選拔等事務他也無權插手,然而,他不甘寂寞,仍然拖著老病殘身,帶領著士兵們四處巡視廣東惠州、潮州、肇州、慶州等地的兵備和戰守。

然而,政治鬥爭,還是不放過他。

張居正死後兩年,1584年,萬曆朝廷針對張居正「餘孽」的政治清算運動達到最高潮,張居正的家屬被抄家,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被迫上吊自盡——在此情況下,被貶黜到廣東僅僅一年多時間的戚繼光,連總兵官的職務也被罷免,然而,他還是得上奏謝恩,感謝萬曆皇帝還能讓他活著退休:

「聖明獨鑒孤臣,眷未衰也。」

他這一生,轉戰南北,殲滅倭寇、北擊蒙古,為國殺敵總數達15萬人之多,然而到了晚年,他也不得不為帝國和皇帝對他的「開恩」,表示出誠惶誠恐的「感激」。

5
1584年,57歲的戚繼光,在戎馬一生後,最終被罷官回鄉。

屬下們知道這位名將的委屈,送了一程又一程:


廣東參政陳海山和廣東參議梁木灣,將戚繼光從廣州,一直送到了廣東邊境的韶關南雄一帶才返回,他們知道,此生,再也見不到這位傳奇名將了,而戚繼光在途經廣東與江西贛州交界的梅關時,卻仍然在夢想著,為大明帝國戍守邊疆:

「依稀已覺黃粱夢,卻把梅關當玉關。」

他仍然希望自己能為祖國披掛上陣、鎮守玉門關等北部邊疆,然而人生如夢,57歲的他老了,大明帝國風雨飄搖,萬曆皇帝不知道的是,就在戚繼光被從廣東罷官的前一年:1583年,一位年僅25歲、名叫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人,已經憑著「十三副遺甲」,帶領著一支100多人的隊伍,在東北起兵了。

當一個嶄新的軍事勢力崛起,大明帝國最為精悍強幹的名將,卻正在被罷黜返鄉的路上。

當他回到山東蓬萊老家時,他的弟弟、因為張居正被政治清算、也被罷官遣返的貴州總兵戚繼美,已經先行病逝;當時,戚繼美的妻子李氏也已病逝,看到已經成為孤兒的侄子戚壽國,戚繼光嚎啕大哭,他馳騁疆場幾十年、血灑戰袍從未變色,但眼下,卻終於體會到了家破人亡的滋味。

6
他的結髮妻子王氏,也棄他而去。

早年,他與王氏夫妻情深,然而十幾年間,王氏所生的孩子卻全部夭折,在那個信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年代,他渴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兒子,然而面對髮妻,他卻從不敢提。

最終,他瞞著髮妻,在十二年間偷偷納妾三人,先後生下五個兒子。王氏在多年之後才驚覺發現,在痛苦之中,王氏手持著匕首要去殺他,但夫妻兩人最終抱頭痛哭,後來,戚繼光將他的小妾陳氏所生的兒子戚安國,過繼給王氏撫養,才算是了了一宗心事。

然而,當他回到家後,兒子戚安國也病逝了。王氏萬念俱灰、離家出走,這使得他的晚年,愈發孤獨和落寞。

他被罷官後,北方的蒙古人仍然不時入侵,東北的女真人正在崛起,但大明帝國卻仍然醉生夢死。

他太孤獨了,閒來,他經常登上山東海邊的蓬萊閣,靜靜眺望著大海發獃;有時候,他就跟兒子們講講自己熱血抗擊倭寇、征戰蒙古、護衛邊疆的往事。

多少壯懷激烈,最後都化成了白髮感慨和無語滄桑。


名將的孤獨在於,壯烈激烈,卻不能戰死疆場

在被從廣東罷官後的第三年、1587年一篇獻寫給家廟的祝文中,他向祖先們匯報總結自己的一生:

「雖用祖宗之積已多,未能為之益,亦未敢為祖宗累也。」

他將是前後數百年中,戚氏家族最大的光輝榮耀,然而他還是如此謙遜,而這,也更是一種經歷戎馬風雨和政治運動後,對自己晚年處境的無聲感慨。

在野史的傳說中,說他曾經買過「千金姬」進獻給張居正,似乎為了辦事,有時也「手段特殊」;而寫《明史》的張廷玉等人,則說戚繼光瞞著老婆娶妾「操行不如」,然而歷史的現實是,他一生奉公愛民,對有困難的部將和士卒慷慨解囊、傾情相助,而自己卻在晚年被罷官返鄉後,一貧如洗,臨死前,甚至連看病問藥的錢都沒有,連一個郎中都請不起。

一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發現,戚繼光:

「四提將印,佩玉三十餘年,野無成田,囊無宿鏃,惟集書數千卷而已。」

這位文采同樣出眾的武將,一直到死後,不惜污衊他的政治對手們才尷尬地發現,除了留下幾千卷書之外,他空空如也、一貧如洗,與那些他們傾力傳播的故事和傳說相去甚遠。

7
然而,他終究還是去了。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陽曆1588年1月17日,這位帝國的邊疆保護神,61歲的戚繼光,最終在貧病交迫中、含恨死去,對此,老友汪道坤在為他所寫的墓志銘中,深情痛惋說,他死的那一天:

「雞三號,將星隕矣」。

而對於戚繼光這樣一位「特進光祿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督」的一品高官、抗倭抗蒙名將的去世,萬曆皇帝和整個大明王朝,似乎毫不在意,或許在他們看來,作為老張、張居正的餘黨,戚繼光能正常死亡,已經實屬萬幸了,在政治運動的發起者和參與者們看來,這已經是他們,對待戚繼光最大的「憐憫」了。

戚繼光死後四年,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日本軍隊入侵朝鮮,史稱「壬辰倭禍」,隨後明朝軍隊進入朝鮮,協助抗擊日本侵略軍,一直到此時,大明王朝在「國難思良將」的痛楚中,才想起了那位早已在政治運動打擊下、鬱鬱而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來。

於是,大明帝國禮部的官員們,才終於給了他一個評價:

「戚繼光血戰殲倭,勛垂閩浙,壯猷御虜,望著幽燕,乞照例賜與恤典。」

而在最愛君看來,大明帝國痛悔的,不僅僅於此;因為就在戚繼光死的當年,1588年,30歲的努爾哈赤正式統一了建州女真;戚繼光死後21年,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沒有了戚繼光等名將坐鎮北方的大明王朝,派出的12萬大軍,最終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的6萬軍隊擊得潰不成軍,從而掀開了大明王朝滅亡的序幕。

那個在抗倭抗蒙中百戰百勝、卻被他們棄之如弊履的帝國名將,那個讓倭寇和蒙古兵聞風喪膽,卻被他們看為「張黨餘孽」、一腳踩翻在地的姓戚的老牛,已然身死隕滅。

那個視名將如草芥的帝國,又何嘗不是,開始步入尾聲?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9/28 下午 12:13:36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9/9/28 下午 12:11:47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19
積分:12384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如果戚繼光在明末,能打得過努爾哈赤麼?

一代名將戚繼光當年南擊倭寇,北鎮邊疆,立下赫赫戰功,許多人就想,如果戚繼光在明末,是否能打過努爾哈赤,進而給大明王朝續命呢?

然而,我們討論歷史人物時,是萬萬不能脫離其時代背景的,以明末那個狀態,戚繼光活著也沒法打啊!

 
一、兵力不足。

我們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戚繼光再能打,沒兵也不行啊。就算他單挑能力再強,也會被後金A死的。

萬曆後期大明的士兵是個什麼狀況呢?徐光啟曾經親自考察過通州、昌平三個營的士兵,結果發現名冊上的10600兵,實際只有6837人,吃空餉的占36%。這還不算,這6837人加上新招的一共7500人左右,其中能扛得動武器的,不到2000人,算上可以打雜的,也才4000人,真正可以訓練成精銳的壯男,才一二百人而已……

冊開原額民兵一萬六百名,內除三月以前,沿途迯故,並選取援遼上等民兵外,實在者止六千八百三十七名。向來行文清勾,陸續解到迯兵,並臣所募補教師家丁等,共新收八百三十九名,今七月見在食糧民兵七千六百七十六名。此臣所轄三營兵數也……故據臣所見七千五百人中,略能荷戈者,不過二千;併入可充廝養者,不過四千;求其真堪教練成為精銳者,不過一二百人而巳。此臣簡選之大略也。《廵歷巳周實陳事勢兵情疏》


 
7500人中才一二百壯男,按這個比例,給戚繼光3000戚家軍,裡面能打的還不到100個,戚大帥改名叫戚排長,能和努爾哈赤幹仗麼?


有的小夥伴可能忍不住了要說,戚繼光才不會接受這些爛兵爛將呢,人家會自己招募。好吧,我們再看下一條。

二、軍餉微薄。

如果你看見一家公司提出了苛刻的招聘條件,比如相貌堂堂,985名校博士,能經常出差加班等等,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顯然會覺得這家公司給的待遇高啊!否則哪會有人應聘呢?同樣的,當年戚繼光在義烏招兵,能提出種種苛刻條件,正是因為他能給得起相應的高待遇啊。

戚家軍士兵的軍餉是一年10兩,12人小隊殺一個倭寇賞銀30兩。平時訓練的時候,按武藝高低把士兵分為9個等級,升1級賞銀1分,升2級賞2分,升3級以上賞5分。


 

萬曆後期軍餉多少呢?按徐光啟的說法,每個月一二石米,相當於0.5 - 1兩銀子,一年6 - 12兩,和戚家軍差不多。但各種獎勵嘛,就「呵呵」了。光靠這麼點的工資,士兵哪有心情訓練啊,必須開發副業賺錢。要是跟著戚大帥天天練鴛鴦陣,早餓死了。徐光啟表示,我們的兵不行而且容易譁變,根源就在這裡啊!

倘謂今京營之軍,月米一二石,何事新兵獨須厚餉?不知營軍操日不多,且質明而散,正須各尋生業以餬其口。若食餉一二石,又須日日肄習,必皆化為餓殍矣。營軍所以不振而易嘩者病根在此,非獨性異人也。《恭承新命謹陳急切事宜疏》

即使這每月一二石的死工資,士兵也不能全拿。比如在邊境防禦後金的士兵,一個月的工錢只能換幾斗粟而已。 可見,如果戚繼光開著這種待遇招兵,哪有壯男理他呢?除了一再降低要求,還能怎麼樣呢?徐光啟募兵的時候就是這樣,只開價20金,還不包括裝備。買完裝備,士兵到手只有不到10金。壯男去殺豬賣酒,輕輕鬆鬆就能賺到差不多的錢,誰跟你去千里之外打努爾哈赤呢?這種待遇還跑來參軍的,只有那些流浪漢、乞丐而已。


 
今之募兵,人以二十金為率,又有扣減。而弓刀衣甲,皆在其中,實不下十餘金耳。閭左徤兒負戴屠酤,身不出里,數金可得。肯遠戍沙場,以頭顱僥倖哉,惟卑田游手無復生活者。《兵事百不相應疏》

三、裝備破爛。

我們知道,戚家軍的裝備那是相當精良。比如戚家軍的步兵營,就配置了鳥銃1080支,搠琳1080根,錫鱉1080個,鉛子袋2050個,藥管32400個, 火藥4320斤,鉛子21.6萬枝, 火繩3240根,鉛子模12副, 火箭6480支。還有騎兵營、水兵營、車營、輜重營等等,軍器彈藥不計其數。


到了徐光啟的時代,是什麼情況呢?裝備一欄被後金甩了一大截。據朝鮮方面的消息,後金的鐵匠鋪綿延數里,後金士兵人和馬都被精鐵包裹,打仗時向坦克一樣沖向我軍,我們的拒馬木屁用沒有。而我軍的裝備就寒磣了,只護胸和背,其他地方都裸露。狡猾的敵人專門對著我軍面部射擊,一箭斃命。


 
據朝鮮報稱奴寨北門,鐵匠居之,專治鎧甲。向亦聞其鐵工所居,延袤數里。臣又見在遼回還人等,言賊兵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我兵盔甲,無如略彷赫連氏之制而即於軍中製造既皆荒鐵。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誰能抵敵。《遼左阽危巳甚疏》


再比如薩爾滸之戰,我方杜松被射而死,潘宗顏背後中箭而死。軍隊首領的鎧甲都不給力,底下的士兵還用問嗎?

杜松矢集其首,潘宗顏矢中其背。是總鎮監督,尚無精良之甲冑。杜將軍去甲冑而戰尤非法也,況士卒乎。《敷陳末議以殄凶酋疏》

看見了吧,戚繼光穿越到徐光啟的時代,帶著一幫流浪漢,拿著一堆破銅爛鐵,真的能打贏努爾哈赤嗎?他除了和徐光啟一樣,拚命上疏朝廷要錢,還能幹啥呢?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7/27 上午 01:22:07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027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