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商業貿易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近代,商業的發展讓英國、荷蘭等國家迅速崛起,成為世界霸主。然而,在古代中國,「重農抑商」被視為歷朝歷代的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到晚清,小農經濟都占著主導地位,商業得不到發展的空間。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生產力低下
「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農者,天下之大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
古代中國由於科技、人力、氣候的限制,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遇到自然災害或兵荒馬亂,農業收成就會大減,引發饑荒。本來種田就缺人,如果老百姓再棄農從商,那誰搞生產?國家糧食從哪裡來?再者,古代的商品大多都是奢侈品,比如雕刻精良的玩物、刺繡精細的綬帶。這些東西不能吃又不能穿,一旦人們把心思放在奢侈品上,那麼男人就會放下農業去雕紋鏤花;女人會放下織機,去學刺繡。糧食織布產量減少,百姓就會挨餓受凍。所以政策上必須重農。
保持社會穩定 糾正社會風氣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商人在古代口碑一直不怎麼好,他們是吝嗇,貪婪,見利忘義的代名詞。這和儒家的治世主張正好背道而馳。如果商人地位上升,人數增多,必會引起社會風氣的轉變,不利於統治者統治。而且農民付出的多、收入少,商人付出的少、收入卻很豐厚。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社會矛盾會加劇,窮人就會做姦邪的事,富人就會做縱慾放蕩的事,這樣社會治安會越來越差。所以抑制商業發展在古代能夠一定程度上維持社會穩定。
維護統治者利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商人作為一個有實力階層,在古代會對統治階層的統治地位產生威脅。如果商人用財力掌握了國家大量的社會資源,比如土地、礦產、金融乃至人力等,就不利於統治者發號施令,在對內對外政策上都會受制於人。同時,金錢和權力向來都是相關聯的,商人階層會逐漸尋求與自身財力相對等的政治地位,從而對皇權造成威脅。比如英國資產階級的崛起,逐步奪取了政權。再比如,呂不韋曾是巨賈,藉助財力影響了秦國政治走向。
而且,限制行業發展,就是提高行業的准入門檻,讓現有領域內的人更加賺錢。自古以來,官商不分家,晚清更是發展成「官督商辦」。重農抑商的管制讓現有商人得到更多的好處,自然而然的讓他們背後的官員也得到了利益。
降低統治成本
從事農業生產的是農民,從事商業活動的是商人。農民的流動性遠遠低於商人,一畝地、一間屋可能是一家人幾代的生活場所。較低的流動性不僅使得統治者更容易控制農民,而且更容易徵稅。還可以隨時從農村抽調勞動力、徵兵。
還有一點,古代農民的政治需求不高,從事農業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識,甚至不用與外界有太多的聯繫,自然組織度也很低。只要有地種,賦稅不太沉重,農民就會老老實實的為封建王朝服務。統治者統治起來會更得心應手。
綜上,中國古代實行重農抑商,不是簡單的抑制商業發展,而是出於維護自身統治,保障社會穩定,保證國家根基的目的。這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高度發展,中華文化延綿幾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步入近代,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這種政策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它抑制了經濟發展,關閉了與外界溝通的大門,使得明清時期的近代中國漸漸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