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一切的災難,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中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生坎坷走背運。所以,走運時我們不必過於春風得意,走背運時也不必怨天尤人,須知一切吉凶禍福、壽夭悔吝均由我們的心感召而來,絕不是上天強加給我們的。古人告訴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人業力變現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創造了我們的現實,這句話換個方式說就是: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人事都是自己感召來的,沒有什麼隨機偶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包括那些看起來的意外和所謂的不可抗逆,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這個感召的原理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物理學裡講的共振、同頻相吸,俗話里講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等等。
當某件事情被你感召來的時候,要知道這已經是這個感召事件的最後顯化階段了,在這之前這件事情一定是有一個慢慢發展,一步一步被你感召來的過程的。當你看到這個事情出現的時候,你總是會覺得這個事情怎麼突然就發生在我身上?但其實這絕不是突然發生的,在這之前一定有一個逐步被你感召的過程,只是你沒有覺察到而已,如果你認真去反思,就一定能看到這個過程,找出這個事情發生的原因,而這個原因最終一定還是出在自己身上,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比如說,有些得了重病的人就會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得病,並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寫抗癌日記的于娟,還有最近的李開復。
比如說,現在人都在找。找工作,找人相親,甚至找風水寶地。都是一頭在找中。但佛教不提倡你去找。佛教講得,就是感召。感,就是業力,善業或者惡業,他有一股力量,能夠召,就是能夠吸引,不用你去找,自然會慢慢吸引過來。或者可以說,這股力大過我們思維的力量。也就是說,沒有福報,怎麼找,也找不到好工作,好的丈夫或者妻子。這就是感召。
比如說,有的人會抱怨丈夫,或者妻子,抱怨領導,抱怨工作。但佛說了,不要抱怨,為什麼呢,這個是自己感召來的。善業強,就感召到善人,惡業強就感召到惡人。學佛的感召到學佛的。那有的人會障礙別人學佛,這樣子他學佛後,親人就會障礙他。這就是業力感召。
那風水也一樣。福地福人居。好的風水,都是好福報的人居住。沒有福報,偏偏佔用好風水,這個其實是違反天意的。好比說,賺錢,就老老實實的賺錢,能賺多少,看自己的命運,福報,就是說老天決定讓人享受多少。但有人偏偏不,愛佔用小便宜,結果吃大虧。錢是多了,但福報卻小了。
人有什麼樣的家庭,社會環境,人際關係,都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比如你去投胎,到怎樣的家庭能控制嗎?不能的,是業力感召。那要怎麼樣改變。佛說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的境界改變以後,外在的環境,乃至眼光都會改變。比如說唐朝,唐朝氣度很大,所以以肥胖為美。唐朝是很包容的朝代,不僅佛教發達,乃至其他各種教派,在唐朝時都很興盛。那麼他的眼光就是大度。那清朝後就不一樣了,以瘦為美,像林黛玉一樣。包括現在也是,許多人都認為以瘦為美。這個其實是沒有福報的外表。
人的福報跟上來後,他的環境就會改變。好比說,為什麼每個人喜歡的不同,包括吃肉和吃素的問題。這個也和業力有關。有的人三餐就愛吃肉,但有的人就喜歡吃素。為什麼呢,業力有關係。比如說人投胎去做狗那人就會產生狗的業力,就是吃大便。投胎去做鬼,就有鬼的業力,口中都會噴出火苗來,吃飯都成為灰燼。這也是福報和業力有差別。那人投胎去做天人,喝水都好比是在喝甘露。為什麼會如此,這就是業力不同。
再比如相對於陽光,人類很喜歡,感到溫暖。那如果投胎去做鬼,看到陽光就很懼怕,很冰冷。這也是業力有區別。那有的人,害怕陽光的,也有。可見,人對環境的感覺,都源自業力。環境是真實的存在嗎?不是的。由業力的感召而存在。
有的人一有感情問題,他就很受不了,那有的人卻沒有什麼。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他有這個感情上的業力,感情上有傷害過別人的業力。你要是沒有用刀傷害過別人,就不會被刀砍傷。沒有用語言傷害過別人,就不會被謠言所傷害。總歸與一句話,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培養自己的善業。
上面是就我們日常生活的事來舉的例子,也就是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感召到相應的人和事,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說就是:這就是吸引力法則。其實真相併不是很難認識,而是人們都不願意去認識。比如當我們認識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這一真相之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要對我們自己遭遇的一切事情負責任。而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願意的,我們早已習慣於把責任推卸給別人、社會、上帝、老天、偶然、命運、不可抗逆等等,有多少時候我們反思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很容易,扛起對自己的責任很難。所以迷的人都在繼續選擇逃避真相,繼續迷下去,以為這樣就可以逃掉自己對自己的責任,而實際結果是自己永遠都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只能在痛苦中無盡的輪迴。
事實上,吉凶、禍福、得失等都是相伴而來的。一個人過於喜悅,喜傷心,所以心臟便會出問題;年輕時個人生活過度地糜爛,則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很長一段時間的事業低迷;一個人感情生活特別亂,則最終會孤獨終老;一個人談情說愛時過度追求對方的外貌,則跟他結婚的人必定是外貌平平,否則對方會遲早地背叛自己;一個人過渡到追求金錢,則最終會被金錢傷得體無完膚;一個人過度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則將成為一個沒有朋友、沒有貴人的可憐人;過度的渴望愛情,最終可能對愛情失望。
所以,一個人過早地取得大成就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成功其實是一種福報,如若過早地消耗了自己的福報,則除非積功累德,否則必定最終歸於貧窮。我早年一友,年輕之時追求美色,行住坐卧之間常以談論美色為能事,低俗至極,常以吃喝嫖賭之類招待其客戶,也算過了幾年舒坦日子。可惜,幾年之後,家財散盡,工廠關門,只能重新找工作,但四處碰壁,不知所措。加之個人習性不好,借人錢財從未想過償還,所以,生活質量每況愈下,令我甚是痛心。其實,喜悅過頭了,會悲從中來;過分地享受了福報,就應該想到進行新的積累,否則突然從天堂墮入地獄,落差太大,那種失落感會將一個人擊垮,甚至萬劫不復。
年輕時,我們都是年輕氣盛,不拘小節。偶然成功便喜形於色,唯恐別人不知。失意之時也找人借酒買醉、裝瘋賣傻,美其言曰「酒壯人膽」,其實讓人覺得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如若人到中年還以這樣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感,卻從未想過平靜的去面對,也從未想過從中悟到些什麼,這種人生豈不是很可惜嗎?三四十歲的人,不努力工作養家糊口,卻搞什麼婚外情,去結這種令世人不齒的孽緣,豈不是很幼稚嗎?雖然男女之間談情說愛亦屬平常,但很多人已娶妻生子,卻不守夫道,背信棄義,不負責任,已淪為魔道,還信誓旦旦保衛愛情,什麼扯淡的邏輯?
因此,聰明人總是懂得控制自己的內心,使其平靜。聰明的人懂得知足,心情穩定,不悲不喜,便不會感召惡緣。沉著冷靜,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從容面對,這才是我們應具有的品質和修養。動不動就打打殺殺、與人舌戰唾沫橫飛,不僅動了氣還傷害了別人,自己也沒落什麼好,何苦呢?今日有人問我:如何平安度過自己犯太歲之年?我告訴他,不必驚慌。胸中坦蕩如日月,心中平靜如水,處變不驚,不喜不悲,順其自然,盡量去除自身的貪慾,培養出大愛之心去做人做事,又怎麼會有災難呢?那怕本該在該流年招災的人,其災難也會因為你的心性和善舉而推遲到來。燒香拜佛拜神只是一種信仰的表現形式,不應該成為向上天祈求福報的方式,福報絕對不是求來,而是自己行善積德的結果。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又何必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成功?須知道,積德越多越成功,越成功的人越注重積德行善。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想到過先積累功德、先付出而幻想早日得到福報,豈不幼稚?
一個人在未作任何改變的前提下,其需要經歷的磨難是有定數的,就如其福報也是有定數的一樣。如果在少年時期得到過多的優待,衣食無憂過度消耗其福報,等長大了便有很多困難需要去經歷。李某某案已經足以說明嬌生慣養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傷害是如此之大。如今很多大學生,從小到大不吃什麼苦,學習上也不用功,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應該知道,你越啃老,消耗的福報越多,將來將越艱難,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試問:你還敢轎慣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你還不曾想過要好好學習以報答父母、報效國家,那你浪費了多少時間,老天就會將這些時間摺合成苦難讓你去承受,直到你完全經歷完為止。
講到這裡,各位看官,你也許開始悟到點什麼。這很好。從此以後端正心念,將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激發出來,便是踏上了一個新征程,而世界也將隨你你的心所變。因為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