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自淨空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6】菩薩布施時的態度是?

您是本帖的第 64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自淨空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6】菩薩布施時的態度是?
jerryma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彌陀妙音弟子!!!
等級:左冷禪
文章:1468
積分:130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9年8月1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erryma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自淨空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6】菩薩布施時的態度是?


盡一切惡得須陀洹、 然後布施遠離諸苦
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 南無僧伽吒!!

總的綱領、總的原則:「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要不守法,守法就是持戒,你不遵守這個法則,你不去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統統都屬於定慧,你怎麼會開悟?你怎麼能增長智慧?智慧增長,辯才就成就。辯才絕對不是自利的,是利他的;自利就是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就這兩句。廣學多聞決定從戒定慧,離開戒定慧那不是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不是佛法那就是迷惑顛倒的法,不是覺悟的法。

在家同學學佛,如果你十善、五戒做不到,你不是真佛弟子,你是假的。出家佛弟子如果連「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做不到,你不是真的出家人,不是真的出家人你就破壞佛教形象。在家佛弟子亦復如是,你十善、五戒做不到的話,你不是在家佛弟子,你破壞在家佛弟子的形象。

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要求別人是決定錯誤的,一定回過頭來要求自己、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了,一切眾生都成就了;自己得度,一切眾生當然得度。所以菩薩成佛,他看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這句話你不入境界你很難理解,入境界你就明白了。孟夫子說得好:「反求諸己」,聖賢人講的話沒錯!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我們六根接觸,回過頭來要反求諸己。善法,要認真學習、保持;惡法,要斷絕、要改進。成就自己的德行,戒律是德行,成就自己的定功,成就自己的智慧,然後自自然然就能夠教化一切眾生。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一切」,通常我們都是講九法界眾生,不僅是講到人道,九法界都包括在其中。只要你有智慧、你有辯才,佛菩薩是以度化一切眾生為事業。教化首先要成就自己,

 

菩薩有兩類,一類叫權教菩薩,一類叫實教菩薩,就是真實。實教菩薩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個時候可以離開老師,去教化一方;如果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只能夠守在老師的身邊,接受老師的教誨,也就是像學校的學生他沒有畢業。佛法,菩薩畢業了是以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他沒有畢業,那只有跟著老師,你就不會走錯路;如果不跟老師,也要學菩薩出去教化眾生,那是非常危險的道路。為什麼?你自己造業受報,那沒有話說,你自作自受;你要是把別人也引導向錯誤的道路上去,造作罪業,這個罪過不得了!佛法裡常講:以盲引盲,相牽入火坑。你自己沒有道眼、沒有覺悟,你再引導一批眾生跟著你一起墮落,這個果報嚴重!自己墮落,果報不嚴重,你誤導別人,這個果報比什麼都嚴重。

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是非、真妄,你決定不能離開老師,離開老師決定墮落,這個道理我們也不能不懂得。『大樂』就是破迷開悟,離煩惱、離生死、離輪迴。說到具體的,真正得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正的「大樂」。『悉』是平等的,這裡頭決定沒有感情用事,對待一切眾生用平等心、清淨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貧苦』,不僅包括一切物質,同時也包括精神這方面;如果真正有智慧,雖然貧苦,他會很快樂,他不會跟眾生結惡緣的。這個地方的「貧苦」,重點一定還是要在道德方面,在道德、在智慧,人缺乏道德、缺乏智慧,那是真正的貧苦。因為沒有智慧,那就愚痴,愚痴總是生煩惱,也就是貪瞋痴慢會特別嚴重,當然就會跟一般人、一切的物『橫結惡緣』,這是免不了的。

 

『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幾句話實在說,即使不學佛的人,修人天福報也應當要遵守。「布施」,特別對於貧苦之人,只有菩薩有智慧,菩薩曉得理事、因果,要幫助眾生,第一就是要布施。布施是無條件的贈與、無條件的供養,眾生缺乏衣食,在必要的時候是要幫助他。布施供養裡面,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因為,一切眾生決定不能依靠別人的布施供養過一輩子,那這個人有罪,什麼罪?前面講了,懈怠、懶惰。依靠別人供養,自己不能夠獨立生存,他就有罪過。只接受供養而不懂得回饋,哪有這種道理?因此,當眾生在貧窮苦難的時候,布施供養做救濟的人,一定要幫助他開智慧,一定要幫助他獲得能力。由此可知,布施供養裡頭最重要的是教育,不但要教他有智慧,還要教他有技能,我們今天所講的技術能力的教學、倫理道德的教學,這種慈悲救濟才算是真正圓滿。

 

布施要平等,所以要「等念冤親」。「等」是平等,「念」就是對待,以平等心對待,「冤」是冤家對頭,「親」是你的家親眷屬。為什麼?如果你有偏利,我只對待我的親屬,我不肯布施我的冤家債主,換句話說,你的生活就不能夠得到安全、平靜。為什麼?這些冤親債主一定要找你麻煩。中國古老諺語常說:「一家飽暖千家怨」,你是大家怨恨的對象、怨恨的目標,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社會要怎樣才能安定?世界要如何才能和平?那就是冤親平等。無論哪一個人,在今天大的社會,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是哪一個族群,各個不同的文化,菩薩平等對待、平等布施供養,這個社會就會安定,世界就會和平。人民幸福我也幸福,社會興旺,我們家庭也會興旺,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決定不能夠有偏心,決定不能有偏愛。

末後這兩句尤其是化解衝突最好的方法,「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個人過去做些什麼壞事情,只要他能回頭,回頭是岸,回頭他就是好人;不可以老是記著他從前這個惡念、惡行,不可以!應當要原諒他,要寬恕他,這是大人之行。「不憎惡人」,惡人為什麼會作惡?前面說,他「貧苦多怨」。「這個人很富有?」富有是財富富有,他智慧很貧苦,他沒有智慧、他糊塗,所以從德行、從智慧上來說,他很可憐,他真的貧苦。所以他容易犯罪,容易做錯事情,他煩惱習氣非常重,受不得絲毫刺激,只要有一點點外緣刺激,他的煩惱習氣就會現行,他就會發作。佛菩薩看這種人,就是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他做的惡行,佛菩薩「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他要不要受果報?當然要受果報。因果是自然的定律,不但是凡夫造惡因要受惡的果報,就是諸佛菩薩在沒有修成道業之前所做的這些罪業,他還是要受報。

 

釋迦牟尼佛,諸位在經典上看到,有馬麥之報。釋迦族,這是釋迦牟尼佛他這一族,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受琉璃王滅族這個果報,佛不能救!因緣果報這個事情,只有自己去承當、自己去承受,佛菩薩大慈大悲,對你一點都幫不上忙。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你真正懂這個道理,你才會「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你的心平等了。平等,業才能消除。消除,還要不要受果報?還要受,重罪輕報,報的時候會輕一些,你自己很清楚、很明瞭。這就是古德講的「不昧因果」,不是沒有因果;不昧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我們自己想:不願意受那個果報,千萬不能造因;你要造了因,希求將來避免這個果報,那是愚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佛門裡頭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道理就在此地。

脫離貧困,化解怨結,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尤其是聖賢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如果把這樁事情疏忽,社會就生病。如果一個人存心學習聖賢的教育、推廣聖賢的教育,你說他的功德有多大?一切諸佛必然護念,龍天善神感激。


盡一切惡得須陀洹、然後佈施遠離諸苦 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南無僧伽吒!!!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9/12/27 上午 08:07:18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