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2】"無明煩惱"怎麼來的?四大菩薩各自代表甚麼?甚麼是常樂我淨?

您是本帖的第 54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2】"無明煩惱"怎麼來的?四大菩薩各自代表甚麼?甚麼是常樂我淨?
jerryman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彌陀妙音弟子!!!
等級:左冷禪
文章:1483
積分:1321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9年8月1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erryman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2】"無明煩惱"怎麼來的?四大菩薩各自代表甚麼?甚麼是常樂我淨?



盡一切惡得須陀洹、 然後布施遠離諸苦
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 南無僧伽吒!!

如果我們從佛法名相來說,妄想、分別、執著,執著是煩惱障,完全是煩惱;分別裡面一部分是煩惱,一部分是所知障;妄想裡面完全是所知障。


  

 


  

無明從哪裡來?無明怎麼來的?其實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得好清楚、好透徹。佛講得很清楚:「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什麼叫知見?「知見」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你在"所知"裡頭還要立一個知,就錯了,頭上安頭,那就是無明的根本。你不要在所知上再立一個知,你的智慧就現前。我們用這個比喻,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是所知,這是知見。偏偏說:「法師手上拿一本書」,完了,馬上墮到無明裡去。這個東西叫書嗎?這個東西叫手嗎?手是你建立的,書是你建立的;你要建立這個叫書、這個叫手,你就完了,這就是無明。


  

 


  

老子就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說個名已經錯了,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事實真相。所以你在知見上立知,你就墮到無明,你就是起了妄想,妄想裡頭又有分別、又有執著,一大堆東西麻煩來了,一連串都來了。


  

 


  

佛給我們說法,佛說「我」,但不執著我,這個高明。六祖問永嘉:「你還有分別嗎?」永嘉答得很好:「分別亦非意。」我分別就是沒有分別,心裡頭真沒有分別,乾乾淨淨的。分別什麼?為大眾分別。所以「說就是無說,無說就是說」,你要說是「說」,你不懂得「無說」這個意思,你也不懂得佛的意思。如果「說」跟「無說」分二截,「說」也錯了,「無說」也錯了。「說」是什麼?分別、執著;「無說」是無明,都墮在兩邊了。要知道「說」跟「不說」是一不是二,「說即無說,聞即無聞」,你通了,障礙都沒有了。你能在這上面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大白了,你真正入了不二法門。世間人可憐活在相對裡面,相對就是二,對立。說「大」對面有個「小」,說「空」那邊就有個「有」,總是在相對;說「我」對面有個「人」。幾時你能夠一下覺悟到,我跟人不二,空跟有不二,性跟相不二,理跟事不二,事跟事也不二,你才入佛法,你才懂佛法。所以佛法之難,難在哪裡?就難在這個地方。難在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放不下,只要放不下,你就入不了大乘之門,大乘跟你絕分。你修學大乘,是修學一種皮毛常識而已,真正大乘是什麼樣子,你根本不能夠體會。這是跟你講般若。


  

 


  

 


  

世尊在《觀經》三福裡面說,這三種淨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自己認真去做,去做到!把孝順父母的心推廣孝順一切眾生,諸佛如來確實是這麼修的。一切眾生就是我們自己的父母,不是別人,一切眾生就是我們的老師,讀了《華嚴》,你應該相信。不但一切人是老師,昨天我們講樹,樹木、花草哪一樣不是老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的是一微塵、一毛孔,我們觸目都能夠醒悟,那就是老師。昨天看到樹,種子是信心,根是慈悲,身是智慧,枝幹是五度,在在處處只要見到了,心裡面都開智慧。正是惠能大師所說,惠能見五祖,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開悟,這就是常生智慧。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生煩惱,順自己意思貪愛,貪愛是煩惱;不合自己意思討厭,討厭生煩惱。人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就是凡聖不一樣,起修不相同。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肯定我們自性本來具足萬法,具足一切法,這個是寶!像大地裡面含藏一些礦物寶藏一樣。大地含藏的寶藏用得盡,我們心性裡面含藏的寶藏用不盡。


  

 


  

四大菩薩就是開發自性寶藏的四個法門。這四個法門要同時用,地藏菩薩的「孝敬」,觀音菩薩的「慈悲」,文殊菩薩的「智慧」,普賢菩薩的「落實」,四大菩薩教我們開發自性寶藏。這四個法門缺一個都不可以


  

 


  

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所說,千經萬論不外如是。諸佛菩薩明白了,就落實了,他得到受用,他得的是大自在、大圓滿。我們眾生迷惑顛倒,迷失了自性,胡作妄為,所以搞六道輪迴,生死流轉,永無出期。


  

 


  

我們的性德無論在覺、無論在迷,它並沒有改變;悟,沒有增加一絲毫,迷,也沒有損失一絲毫。佛為什麼尊敬一切眾生?連蚊蟲、螞蟻都尊敬。他為什麼尊敬?蚊蟲、螞蟻也是眾生,牠的性德也是圓滿的,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只是牠迷,牠變成這個樣子,牠不懂事,胡作妄為,搞成這個樣子。雖然搞成這個樣子,牠的性德依舊是圓滿的,沒有缺損一絲毫,所以諸佛如來對牠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禮敬,也平等的供養。在十大願王裡面佛對牠們不讚歎,可是恭敬、供養是決定平等的,慈悲一切!
     


  

要認識心地,肯定寶藏。知道我們的真心,這個「心」從般若上講就是「大菩提」,從法身上來說就是「大涅槃」。大涅槃通常也稱為「大滅度」;「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滅度」。如果就這三個字來說:「大、滅、度」,「大」是法身的意思;「滅」是滅煩惱,滅妄想、分別、執著,就得大自在,大自在是解脫;「度」是明瞭、是覺悟,就是般若智慧。菩薩修六度,這六條是智慧,他們過的是高度智慧生活,他們過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生活。我們今天過的是煩惱苦日子。
     


  

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德是自性本具的三德,一一都具足「常樂我淨」。所以常樂我淨,我們稱為四淨德。「常」是永恆不變。「樂」是離一切苦,我們世間人講苦樂,苦樂是相對的,所有一切相對的苦樂統統沒有了,統統斷盡了。「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真正做得了主、真正得大自在。「淨」是清淨,一塵不染,心地空寂。真心裡面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師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要知道本來無一物,你要在裡頭加一物進去,錯了。一個念頭就是一物,不能加。


  



  

「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像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裡面,示現種種身,從事種種事業,他無念、無生。無念,他沒有離念,無生,他也沒有離生。他在六道裡頭捨身受生,跟眾生示現是一樣的,他是「離即同時」,所現的相沒有自己,現的相是「慈悲應現」,覺悟眾生的。雖然覺悟眾生,沒有覺悟眾生這個念頭,就像《金剛經》所說,雖然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度者,他沒有起念。經上常常用雲來做比喻,比喻什麼?無心、無念,在佛法裡講無作、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作而無所不作,這樣與自性體、相、用,與自性法身、般若、解脫就相應,與「大方廣」就相應,這是菩薩行,這是菩提心。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7 上午 08:10:44編輯過]

盡一切惡得須陀洹、然後佈施遠離諸苦 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怖畏眾生令得遠離!南無僧伽吒!!!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1/6 上午 08:15:14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