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崇禎作為亡國之君,是一個悲情人物,尤其是他在上煤山的時候還能回望京城大火,說一句苦吾民耳,更是讓後人唏噓不已。加上清朝初期許多倒行逆施的政策,各地的反清復明活動也一直持續不斷,但大多數都要和崇禎扯上一點關係。可以說,在清初的一段時間,崇禎的聲譽反而越來越高了。
崇禎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勤政。在明朝的皇帝里,除了太祖和孝宗之外,可以說就沒有比崇禎更勤政的皇帝了。而且,因為孝宗時期對閣臣還是比較尊重的,也比較倚重大臣的輔佐,但崇禎不同,崇禎時期雖然在制度上也還是沿用了之前的內閣制,但是因為他很勤政,而且對閣臣動輒斧鉞相加,所以內閣實際上形同虛設。在這個意義上,崇禎時期的制度也是最接近朱元璋時期的。
官僚制發展到明朝,已經非常成熟了。甚至在有些時期幾乎處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但它也還是能夠自己正常運行,並且應對一些危機。最典型的就是武宗時期,武宗天性活潑好動,比較愛玩兒,不怎麼理朝政,甚至內閣大臣也見不了幾次面。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官僚體系還是按照自己的邏輯運轉,平定了當時波及整個中原腹心地帶的叛亂。
官僚制差不多就是在兩種極端狀態之間來回搖擺。一種極端狀態就是武宗時期甚至萬曆這種情況下,皇帝幾乎不管,但是官僚體系仍然能夠正常運轉,完成自己應該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說,可以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正常運轉。另一種狀態則是被馴服之後的狀態,也就是完全按照上級的命令行事,無論什麼情況,哪怕是天塌下來,它也一定要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運轉,完全不理會現實的危機。
朱元璋時期,通過胡惟庸案就差不多讓官僚體系成了第二種狀態,但是因為他殺伐果斷,精力充沛,所以他實際上兼任了宰相的功能,每天從天不亮開始批閱文件,到夜裡很晚才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加上他手下還有大量參加了創業過程的開國功臣,所以能力還是足夠的,運轉起來也沒有問題。他下發給各級官僚的任務,也都能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