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十二集)
【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
男子、女人上面沒有加一個「善」,這是指一般人。
【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
這是很肯定的教誨,惡業當中是以這四種為極重的罪業。不相信因果,他就恣意的為非作歹,他不相信有報應。所謂在這個世間作威作福,不肯饒恕別人,他不曉得後來的果報不可思議。『邪婬妄語』,『兩舌惡口』。
對大乘,小乘,一般的佛法都認識不清楚,把它說作迷信就是毀謗。加上迷信這兩個字,就讓許許多多眾生斷絕聞法的機緣。造作這些罪業的人多,果報沒現前,花報先現前,花報就是我們今天社會的動亂、災難的頻繁,天災人禍苦不堪言。造這麼極重之罪,佛在此地說『必墮惡趣』,這個「惡趣」是地獄,極苦的無間阿鼻地獄。
【若遇善知識。】
『善知』,說明不是感情的「知」,理性的「知」,真有智慧,對於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法道理,他真通達,現象作用認識得很清楚,這叫「善知識」。
【勸令一彈指間。】
『一彈指』是形容時間之短。
【歸依地藏菩薩。】
『歸依』兩個字極其重要,不是形式上的歸依,做一個歸依儀式沒用處,有樣子沒有誠意,那有什麼用處!為什麼有形式而沒有誠意,心發不起來?對於事理沒透徹。這當然是善知識的問題,「知識」還不行,要「善」知識,能把歸依的道理、事相、真實功德利益,樣樣說清楚、說明白。『歸』是回頭,『依』是依靠,依靠誰?依靠『地藏菩薩』。「地」是什麼?性地、心性,「藏」是什麼?自性裡面無盡的智慧功德德相,這是「地藏」。歸依地藏菩薩,就是依照《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理論、方法、境界去修學,這叫「歸依」。從前我們在觀念上、言語上、行為上,與本經所說相違背的地方,趕快回過頭來,依照經典的教訓,把它修正過來就是「依」;從錯誤回頭是「歸」,依照經典一樁一樁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依」。歸依就是真修行。
【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為什麼?這些眾生過去做了無量無邊的罪業,為什麼現在他能夠離開三惡道的苦報?這個說法有沒有違背因果?造惡為什麼不受惡報?決定不違背因果。他為什麼不受惡報?他的惡緣今天斷掉了。
從今天之後深信因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讚歎大乘,緣馬上就反過來了。過去那個罪在不在?在,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遇到緣它就起現行,遇不到緣永遠藏在阿賴耶識裡頭,阿賴耶識是個倉庫,收藏在裡面。.
【若能志心歸敬。】
『歸』是歸依,『敬』是尊敬。這段文裡頭關鍵字眼在『志心』,志心是真誠心,沒有一絲毫的虛妄。真誠心依教奉行,佛教給我們的,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天天去做,「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就是志心歸依,這就是要依教奉行。「受」是什麼?佛在經上講的道理,我們接受,沒有懷疑,佛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我們接受,完全照做。經上講的境界,我們契入。契入就是證得,這才叫「志心歸敬」。
稱名就是讚歎,讀《地藏菩薩本願經》是讚歎地藏菩薩,稱地藏菩薩名號也是讚歎地藏菩薩。念佛就是『瞻禮讚歎』。給誰看?給一切眾生看。
今天完全是在弘揚正法,正法裡面決定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意念在其中,如果有夾雜這麼一個意念,護法神可以不來,佛菩薩不能怪他。佛菩薩說:「你為什麼不護法?」,他可以說:「那個人有私心」。他可以不來,佛菩薩不能怪他。如果這個道場修學的人都沒有私心,講經的人沒有私心,護法神不去,他有過失。
【香華衣服。】
這是講供養具,一定要燃香。『香』表的意思很多,前面有說過,表信、戒、定,表五分法身香,表這個意思。『花』表因行,所以一定要供花。供花是提醒道場大眾修因,因殊勝,將來果報一定殊勝,所以供好花。
花是表法的。如果有很好的假花也能供養,絕對不是對佛不敬。敬與不敬是在你的心,你的心要是志心歸敬,供什麼都是表達你的敬意;如果你心不敬,你就供七寶寶花也不行,也是不敬。這是一個形象,表自己的心意,也含著自行化他,所以供香、供花。
【香華衣服。】
佛法僧團當年是乞食制度,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缽,一餐飯容易得到,一件衣非常困難,很不容易得到。從前都是手工製的,很費事,得一件衣不容易。實在講得一缽飯也不容易,有時候要討好幾家才得到一缽,這個地方給你一點點,那裡給你一瓢羹,要托六、七家才托一缽飯。古時候資源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生活很艱苦,所以出家人穿的這個衣到哪裡去找?看人家穿舊的衣服,丟棄不要的,叫「糞掃衣」,丟掉不要的,破了不能用了。出家人把它撿起來,看看這一塊布裡面還有一些完整的,把這完整的裁下來,然後再把它拼湊縫起來成一件衣。這樣撿起來的,質料、顏色都不一樣,穿起來多難看,所以縫起來之後一定要染色,穿「染衣」意思在此地。今天我們的供衣是供袈裟,供這個衣。「衣」表什麼?表忍辱。衣是遮身體、遮羞,表忍辱。這是「衣服」。
【種種珍寶。】
世間之寶只能夠解決我們貧窮之苦,不能幫助我們出離三界六道之苦,沒法子。佛、法、僧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脫離輪迴苦海,那是真正的寶,絕不是世間寶所能夠相比。
【或復飲食。】
一個修道人接受的供養有四種:「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供養。這是一個人有身體在這個世間,生活降到最低的限度,這四樣不能夠缺少。四事供養具足,心就可以安了,安心辦道。一日安,一日辦道,明天不要去想,明天還沒到。如果想明天、想明年,那叫打妄想。如果我們的心果然在道,明天真的缺乏,我們深深相信諸佛菩薩會來供養。人不會來供養,諸佛菩薩來供養。你相信嗎?有事實在。
【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
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修學、這樣的表演給人看。『如是』供養佛、供養菩薩,再回過頭來供養一切眾生,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能令一切眾生回頭覺悟,他得這麼大的福報。這個不僅是福德,給諸位說,這已經是功德,從福德變成功德。他念念是利益眾生,不是利益自己,念念為眾生,這就成了功德。他的果報,『常在諸天』,欲界天、色界天。『受勝妙樂』,這是享天福。
以上摘錄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地藏經第12集逐字稿,以下為逐字稿下載連結網址,若摘要中有不清楚的部分或想要更深入了解,可自行查閱逐字稿原文,本篇有標示本摘要出自第幾集,以方便大家查閱,願大家深入佛法經藏,智慧如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