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方法?
也許你們會好奇,為什麼要有這麼多佛教的文化配件?類似持咒的修行,禪定的修行,出離心的修行,寺廟,儀式,等等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必要的工具,用來理解這一簡單真理的工具。當然,就像佛本人經常說的,工具,教授,方便最終都會變成另一種散亂,另一種束縛,變成唯物主義,變成在這兩者之間的糾纏。經歷這些,是每個人最大的挑戰,尤其是靈性的修行者。
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了。如果你去過像日本這樣的地方,他們有一些規矩,例如茶道,例如花道,例如枯山水(又譯禪意花園),這些都是用來使你意識到這一真理。另一方面,如果你去藏傳的寺廟,你會看到複雜的精美的壇城,佛龕,繪畫,儀式,念誦,所有這些也都用來使你意識到這一真理。
我想今早有人請求我們涉獵禪修的話題,我會講的,但是我想先談一點關於禪修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我知道禪修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我想說的是,禪修只是另一種方便,用來意識到這個真理的,我一直在反覆強調這一點。事實上,我們當今所談的禪修,連殊勝的方便都算不上。我一定要說,藏文中的 gum(貢)和當今人們所說的禪修,還是有一點不同的。藏文的 gum 意思是培養習氣,基本上就是習慣於做某事。因為在當今如果我們說到禪修,我們就是在說坐直,我們在說的是打坐啊,正念啊。我覺得禪修已經在創造它自己的儀式了。但是 gum 這個詞是基於培養習氣的想法,從這一點說,gum 和從它翻譯而來的禪修,不是必須要坐直的。任何事情能反映這一真理的,任何事情能提醒你這一真理的,任何事情能讓你更接近這一真理的,都是 gum。這就是為什麼這一次我們認為把維摩詰經表演出來,用對話和扮演的方式表達,是個好主意。因為任何打破二元對立的殼的東西,任何從你腳下抽走地毯的東西,任何把你帶離特定區域的東西,二元的區域,正常的區域,任何把你帶離條條框框的東西,不僅僅把你帶離一個框框,而是立即摧毀下一個框框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說的,特別是大乘佛教說的,靈性的道。所以,供花,供香,坐直,持咒,觀呼吸,所有這些,只要這些方法能夠帶你更接近非二元的真理,就應該被視為法道。
但是我能理解為什麼所謂的禪修如此流行,因為技術的原因,人們以為禪修就是正念。實際上,如果你近距離觀察,例如日本的茶道,花道,或藏人的金剛舞,他們的目的都是帶來正念。
童話教法
(維摩詰小品第四幕:彌勒菩薩正在對天人說法,維摩詰突然出現,提問彌勒菩薩,來世和前世是否是同一個人?既然如來授記彌勒來世作佛,如來也應該授記一切眾生作佛。當我們說願一切眾生成佛,我們指的是什麼?從究竟上來說,一切現象離於染污,過失,和負面的情緒。如此我們才有信心說,一切眾生終將成佛。證悟是否是永不結束的假期?菩薩不會對眾生袖手旁觀。證悟是否是一種稱為涅槃的無上的狀態?既然萬物從無始以來就是清淨的,又如何淨化?證悟超越了身和心,證悟超越了參照點,證悟超越了主觀的心,證悟無法被渴望,證悟是了知萬物平等。)
最近我在歐洲,我談到佛的相對教授,佛的大量教授其實他不是真的那個意思,為溝通起見,我把這些稱為童話教法(Cinderella teaching,或譯灰姑娘教法)。後來我才意識到,在社交媒體上,大量大量的佛教徒很憤怒,說作為一個佛教老師,他怎麼能詆毀佛陀的教法是童話呢?我還是覺得挺震驚的。這一點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個佛陀的追隨者,我們有多麼不欣賞和不理解佛陀的教法。當我在說童話教法的時候,我真的沒有在詆毀或貶低佛陀的教法,事實上,很多的教法,大多數的教法屬於童話類的教法。就像剛剛表演的那樣,佛陀提到的詞如輪迴,涅槃,無明的眾生,你需要很努力,然後慢慢地慢慢地祛除你的無明,然後得到證悟,這些都是童話教法。
為什麼?關鍵在這裡,就像寂天說的,(藏語),為什麼我們要追隨某個法道?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在受苦。不僅僅是認為,我們實際感受到我們在受苦。我們真的感受到苦,痛苦是真實的,是不能忍受的。即便如此,這一切都是你腦海中的。「那又怎樣?我們就是這樣的感受!」所以寂天說,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暫時地,你可以保留一個無明,這個無明就是認為真的有證悟這回事。
所以這裡,當彌勒跟他的弟子天人天女們說,「當我未來成佛時」,維摩詰從兩個方面質疑這一點。第一,在世俗諦的層面,他問彌勒,你說的「未來」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來世?你看,甚或是轉世這樣的教授,在佛教裡也算是相對的教授(世俗諦的教授),他不是真的那個意思。
但是,請注意,當我們說他不是真的那個意思的時候,不是說這是一種低級的教授。這是非常重要的教授!為什麼?因為只要你有迷惑,你就需要法道,即便法道本身也是一種幻覺。
例如業力,這可能是佛教所解釋的業力和印度教所解釋的業力不同的地方。在佛教,業力是非常重要的主題。只有當你理解空性的時候,才能徹底地理解業力。也就是說,只有當你理解現象和空性不可分隔的時候,才能徹底地理解業力,二者是一。
當我們在談未來,我們是在談時間,我們是在談連續性,我們是在談行為,我們創造行為,然後行為會產生某種結果,所以我們已經在談時間。當彌勒在向他的弟子如此教授的時候,維摩詰提出了質疑。
另一個方向維摩詰質疑的是,佛。你怎麼能說「我想要成佛」或者「當我成佛時」?因為所有人,一切眾生,已經是佛。無明,業力,所有這些是暫時的,是幻覺,是不真實的,必須明白這一點。
宗薩欽哲仁波切講「維摩詰經」
摘自: 笨居士的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