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這個明心見性在這一段文字寫得清清楚楚哦,要大家真的要諦聽哦,諦觀哦,仔細去想。
佛答覆文殊,佛告訴文殊菩薩及諸大眾,當然目標是跟文殊菩薩在對答、在對話,對到文殊菩薩講話,實際上精神是照顧到大家的。我們引一句不恭敬的話,等於《西廂記》上說的,「打丫頭,罵的是小姐」。他指著文殊菩薩講,實際上對著大家講。所以這個文字的精神在這個經典也描寫了。「佛告文殊及諸大眾」,他怎麼說?
「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
這一段要注意喲,這幾句話特別勾起來哦,要背來哦,背來一生受用不盡。假使背來當咒子念,死後決不墮落,我可以保證。你們如果墮落了,下十二層,我下十九層,你們下十八層,我下三十六層,不能隨便說的哦,說笑都不可以喲,所以真的。記住啊,這是佛的精要。你要真正當咒子一樣念,你一定會成就的。
怎麼樣說法?「十方如來及大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以及一切諸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在他自己成就、成佛、成菩薩,自己永遠住在——那已經不叫定了,我們普通人想修定,普通人打坐不算入定哦,打坐是練習習定哦,打坐的目的是先求止哦,把這個念頭求止。止了以後再來起觀。也可以說止中再來起觀,觀中有止,止觀到達了才是定境,那個才稱定。還不稱「住」。不需要去定它,不要用力用功了,不用心了,自然而然,隨時隨地都在這個境界裡,那叫做「住地」,比定還要超一層了。你不要認為盤個腿打坐,我也在住在三摩地中,你那個什麼地呀?你那個「莫得」地。
「十方如來及大菩薩」,這個自住三摩地是什麼?自性住,住在自性的,一切眾生皆有,自性本來是佛,住在自性的(自己的本性)三摩地。「三摩地」是翻音,梵文的翻音,我們漢代初期的佛學翻譯不叫三摩地,叫三昧,簡稱,就是三摩地。三摩地的意思是定慧等持。密宗呢,叫做悉地,也叫悉曇。悉地、悉曇,都是這個東西,沒有兩樣東西。不過宗派不同,地區不同,應用不同。你看你們念准提咒啊,「稽首皈依蘇悉地」,就是本性自性地中。他說一切佛明心見性了,住在自性三摩地中。後來我們禪宗祖師們不採用梵文的名稱,叫什麼?禪宗術語四個字:本地風光。大家都有,個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叫本地風光。他說,住在自性三摩地中。
注意啊,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住在自性的本地風光三昧中。「見與見緣」,見:能見的,這個能見的;見緣是所見的。能見的與所見的。譬如你們打坐念佛,念到閉著眼睛來講,我們講小一點,講大的聽不懂了。你們有些打坐念佛,「阿彌陀佛」念得昏頭昏腦也好,三摩地也好、「兩畝地」也好,不管了,反正「哦……」有時候滿清淨的。清淨也是緣哦,你自己感覺到「哦,現在空空洞洞。」這個裡頭就有見與見緣,你能見的見到現在這個清淨、空洞這個境相,這就是見緣。或者,你看到佛菩薩的像,這也是見緣。你那個能見的見到,「嗯,我看到佛菩薩了。」兩個東西。懂吧?必須要搞清楚哦。所以我叫你們自己眼睛閉起來,比較容易懂。因為再一看外面,境界大了,你自己又變成「愣嚴經」愣住了,看不懂了。「見與見緣」,他說我們能見的,以及所見的,在佛的境界裡頭。
「並所想相」,也是兩樣哦,也用眼睛的。你觀想一下,我觀想「阿彌陀佛」,你不要觀想佛像,觀不出來的。四個字總會寫吧:「阿彌陀佛」。你腦子裡想一想,「阿」,你看:耳朵,一個口字,就寫出來嘛。這就叫想,想出來這一個字叫想。想一個字,在我們把它定住了,「阿」字放在這裡,也叫修止啊!定不住哦。「阿彌陀佛」四個字,想出來都擺在這裡,你定住了也行嘍。但是這個想出來觀出來的,一切觀想起來,這個是想,思想出來的。既然思想得出來,就有我們思想出來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相,所以「想」、「相」,兩回事。想是思想,相是現象,就是境界。這幾句話要背來喲,現在我一點一點解釋完了。
「如虛空花,本無所有。」他說在佛菩薩的境界裡、見道的人的境界裡,能見與所見都是虛空中的花朵一樣,了不可得,本來都是空的。本來空哦,不是你去空它哦。你不要上座:「哦喲,我現在把它空了。」那個空不是你去空它哦。「我現在把它空了。」已經不空了,有個我在了,不叫做空嘍,空是來空你的哦。你看我們大家活了二十幾歲也有,六七十歲也有,在坐大概還沒有九十歲的,活了幾十年了,你看,你所有的思想感覺,你空不空啊?你想拉都拉不回來啊,它來空你的,不是你去空它的。自性本空。
所以他說「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本來就沒有。所以禪宗六祖悟道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沾不住的。「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本來就沒有。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最重要的一句。上面這個講的很清楚了,佛在這裡指示的非常明白了。這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你們注意喲,尊重佛說的話。下面:「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他說你要知道,能見的(「此見」,能見的),「及緣」以及外面所見的對象;能見的自性以及所見的對象,本來都是一體,心物一元,本來就是菩提妙淨明體。菩提是自性、自悟、自覺。誰都沒有迷過,本來就是菩提,每一個都清淨、都悟了的。他說本來就是菩提的本身;本來是妙不可思議;本來就是乾淨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沒有染污的;本來就是淨土;本來就是光明之體,心物一元。「雲何於中有是、非是?」你要懂,心物本來一元的,空有也是一體,本來就是這個東西。所以《金剛經》上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來也無所從來,死了沒有真死,來了沒有真來,所以叫做如來。所以在這個中間,你們為什麼還要找一個哪一樣又是的?哪一樣才是對的?哪一個又是不對的?換句話,為什麼在這個中間,還要起分別心的作用呢?如果當下不起分別,就是了嘛!愣頭愣腦就是楞嚴了,一愣就過去了嘛。
你說有些人還問我:老師啊,我用功有時候到達很愣頭愣腦的,不曉得愣頭愣腦那個對不對?我當然說不對嘛,為什麼呢?等於你要走私,到海關的時候嘛,過關已經過去了,官員又沒有檢查你,過了關了,自己裡頭又夾帶有一點走私貨,回來就問我這個看海關的事:你給我檢查看哦,剛才我拿過去了,我沒有偷帶東西,不相信你再看看。我倒要檢查檢查。所以你這個愣頭愣腦不要問了,一愣就過去啦。
~~摘自: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