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皇帝,他28歲平定天下,文治武功,在位期間政治清明,任用賢臣,為開創大唐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礎。
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樣的一代英主,家裡也為了繼承人的問題大為頭疼。
嫡長子誕生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妃長孫氏,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下嫡長子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這時候李世民還是秦王。就是這位嫡長子為李世民帶來無盡的煩惱。
根據史書記載,這位皇子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故以此殿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認為"承乾"二字雖為宮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時卻有著無比深意,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是以"承乾"一名當為唐高祖李淵為這個皇孫親賜。
精心培養,冊立太子
秦王有了這位嫡長子,十分喜愛,而且也一直很受重視,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為恆山王。
李承乾5歲封中山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將陸德明與孔穎達兩位儒學大師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
這裡可見,李世民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喜歡,精心培養,寄託厚望。
李世民即位後,將年僅8歲的李承乾冊立為太子。這位太子承乾也很聰明,太宗非常喜歡他。
唐太宗為培養太子的政治才能,下詔令讓承乾上朝聽訟,並給予一些權利來裁決政事。而這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2歲。
有一次,李承乾生病,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卻請了道士秦英來為兒子祈福;等承乾病癒後,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並特地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了罪行,以此為兒子祈福。
因為兒子承乾多病,唐太宗為了不讓他太辛苦,特別准許他不用多讀書,只要和孔穎達評說古事即可。
李承乾也比較爭氣,並沒藉機放縱自己,更加展示出了經國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讓他試寫治國之策,結果他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內容很有價值,唐太宗看了非常得意,向侍臣們炫耀說:「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
唐太宗還擔心承乾"生長深宮,百姓艱難,都不聞見",於是對太子身邊的人于志寧、杜正倫等人說:「你們輔導太子,平常應該為他講述百姓生活在民間的種種艱苦。……每當看到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應該勇敢直諫,使他能有所獲益。」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學,不僅令孔穎達撰《孝經章句》,還讓顏師古注班固《漢書》解釋詳明,完稿後又鄭重上表,唐太宗對此大加讚賞。
李承乾16歲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唐太宗為此大宴群臣。
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唐太宗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而李承乾"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幹得相當出色。
可見,李世民作為一個皇帝兼父親對太子的培養非常到位,精心,他和每個老父親一樣希望兒子成為一代英主。而這個時候,父子二人是相得益彰,默契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