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是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不問時節久近,不問行住坐臥,念念不舍,這樣無形中就在第十八願裡面了。因為往生並不是在我們眾生這裡以為,要這個樣子要那個樣子,不是的;往生本來就是彌陀名號的功德力在運作。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名號的人,不管他知與不知,求與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種往生的功能潛在其中。如同念佛的人身上便有佛光,頭上便有毫光,這是自然的。儘管他不知道,沒有看到,可是自然會有這種功能,因為名號的功能,名號的自性就是這個樣子。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燒,一旦點火就必燃燒,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或者是在口中或者心中認為它不會燃燒;要它不燃燒,除非你不點火,一點火就必定燃燒,因為燃燒就是火的功能。
這一句名號本身能使我們往生,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名號就能往生。我們知道這一點去稱念,信就在裡面了,儘管對這個道理不是很充分的瞭解,可是能夠一直稱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為有彌陀在運作。
法然上人說他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說,他為尋找出離生死輪回的法門,翻閱經藏五次,到底哪一部經在解釋哪一個法門,而哪一個法門才是適合我自己,也適合任何人,能夠解脫生死輪回呢?
法然上人在當時被稱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為了尋求解脫之道,還是一部經典一部論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總共五次,最後在第五次的時候才發現,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裡面有記載,稱念名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簡單快速。於是其它經典都不看了,就專門針對這本《觀經四帖疏》再度地看三遍。第一遍看完,雖然大意重點還沒有抓到,可是已經覺得很歡喜了。再看第二次的時候,更加地得到安慰。再看第三次,第三次正當看到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這段文的時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上的石頭當下自然落下來了。
他所體悟到的是什麼?
體悟到的是:原來阿彌陀佛預備我們往生的這件事情,已經在十劫以前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他所準備好的就是這一句名號,往生這件事情就在這句名號裡面,只要稱名,就一定往生。
因為他這裡所講的“念念不舍”是“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意思就是說:你只稱念這句名號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臥也好、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形下,都沒有關係、都沒有限制,只要稱念這一句名號。那麼稱多稱少也沒有限制,所以說:不問時節。那這樣的話,豈非救度是沒有條件的,白白地送給你的?而且是擺在這裡,你隨時發現隨時來拿,隨時就擁有。既然是這樣地念佛的話,誰不會啊!都會。他並沒有限制你一天念十萬聲,要念好幾千萬,沒有。也沒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眾、女眾,要深入經藏、不深入經藏,都沒有限制,他只說要你稱念這一句名號。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就以你這樣的身份來念這句名號,這樣,豈不是背後有彌陀本願力的救度?不在於我們如何稱,不在於我們要這樣地念、要那樣地念!不在我們這一邊,而是在南無阿彌陀佛那一邊。
所以,法然上人一看到這一段文的時候,當下感動了,眼淚流下來了,當下就高聲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個時候已經晚上了,沒有人,他就大聲地念佛。原來阿彌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經決定下了救度的方法了。這是法然上人獲信的過程。
至於善導大師呢,善導大師是去見到道綽禪師,道綽禪師給他講《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本願的時候,善導大師心中的疑心就斷除了,其它的法門也就放棄了,就專稱念這一句名號。
所以,我們最好依照我們的祖師善導大師所講的,這樣是比較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