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劉立千藏學著譯: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一、敬禮
頂禮 覺性自明三身尊
二、述意
我將開示〈 深法寂靜忿怒尊密意自解 〉中之〈 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如是直指自己覺性之法,有緣善男子,應善自領悟!
三昧耶,甲,甲,甲。
三、心性本面(覺、明、現)
唉瑪火(奇哉)!一心之內遍含輪迴與涅槃,它的本性無始即然,而你卻不知道; 明和覺從未有間斷,而你卻不認識; 它處處皆無礙顯現,而你卻不了解。因此,為使你能了解心性的本面而作開示。
三世諸佛講說了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覺悟此性外,過此說者佛未曾說。經典遍滿虛空不可計量,究竟教誨只有直指覺性三句話。此現量直指諸佛之密意,既無前行,也無後修,導入之法,即此而已。
四、一心
吉火!有緣弟子且諦聽!所謂心者頗為廣泛傳播而名聲響亮,但對此性不了解,或邪解,或了解片面,由於未能正確如實了解之故,遂產生了無量的宗派之學說。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對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斷流轉於三界六道而受苦。他們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過。煩惱的聲聞獨覺,只了悟無我的一面,雖欲求證悟而不能如實得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論束縛,不能見到心的光明,煩惱聲聞獨覺貪者能所而成障礙,中觀貪者二諦邊見成為障,下三瑜珈貪者觀想念誦成為障,摩訶阿魯貪者界覺成為障。
於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無二若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捨,仍流轉於輪迴。因此現將所做法事一齊放下,指示你一切精華,即此赤見覺性自行解脫之法。當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脫,則知〈 大圓滿 〉是圓具一切。
三昧耶,甲,甲,甲。
五、名相
稱之為心者,就是那明明了了。說存在,它卻沒有一法存在,說根源,它卻是輪迴苦與涅槃樂種種生起之根源。由於對它的見解不同,始有十一乘門。從名相上講,它有無窮的名稱:有人稱它為心性或本心,外道則稱它為梵我,聲聞獨覺則稱無我教義,唯識家稱之為識,有人稱它為般若到彼岸,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有人稱它為大手印,有人稱它為唯一明點,有人稱它為法界,有人稱它為一切種,亦有人稱它為平常心。
六、直指明空
現在為你直指進入覺性之法有三要:過去之念不留痕跡而明淨,未來之念未曾生起而鮮潔,現在之念住於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即是平常的覺了之心。若自己對自己做赤露觀照,觀之並無所見,唯有明明亮亮的,覺性現量赤裸裸地顯露出來,並非任何實成,惟有空空洞洞,這明亮和空洞不二,閃閃發光,它既不是常,非任何所成,亦非是斷,然又光明燦然。其存在並非單一存在,而是多種均能覺了和顯明。也並非多種所合成,而是不可分割的獨具一味。總之,這唯一的自己覺性決非是從他而有,如此方是直指事物的實際情況。
七、三身
在一覺性之中三身無別而完具。因它什麼也不生,是空性法身;它的空性本光明亮,是報身;因它能無礙顯現一切,是化身。三身是圓具於一心中之體性。
八、當下就是
今若用強制直指之法引入此性,你的當下覺性原本就是如此。它是那不造作而自明,怎麼能說你不了解心性?對此覺性本來無可修持,你怎麼能說修持沒有成就?既然你的本覺現量就是這一念,你怎麼能說你找不到自己的心?就是那個覺明本無間斷,你怎麼能說未見心之本面?心之思維者原本就是它,你怎麼能說找不到那個動念者?對它沒有任何可以做的,你怎麼能說做而無得?本來不須修整,聽之任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無法進入安靜?
你只要無為無作完全放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對它無能為力?覺、明、空(現)三者本是無別元成,你怎麼能說修之反而無成?本覺是無有因緣,自生元成,你怎麼能說不能努力精進?念頭是當下生起當下即消,你怎麼能說無法對治?當下的本性就是如此,你怎麼能說對它不能認識?
九、心性喻
心性真的是空寂無根,自心無實猶如太虛空洞,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你自心;不是空性斷離之見,那自然智慧,真的從本即是光明,自然智慧本身如同太陽的核心,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覺性智慧真的相續不斷,相續不斷好像江河流水不停,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各種念動真的不可認知,妄念無實,好像空中微風難以捉摩,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外境所現真的就是自現,外境自現好像鏡中反映影像,似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一切有相真的都是自行解脫,自起自消,好像空中的雲彩,似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十、心外無法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心而外,哪有能修和所修。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能行持和所修持而外,哪有其他存在;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守三昧戒而外,哪有其他存在;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證果而外,哪有其他存在。再三觀察!仔細觀察自己的心。
十一、性光
當你外觀虛空時,而心這時已無妄念起動之殘餘,你又再觀自心時,亦無起動妄念之起動者,那麼,無染的心性清靜而光明,這就是你的本覺光明空寂之法身,好似無雲晴空生起的太陽,雖無形相卻能明確的知道,對於此義悟與不悟差別極大。
十二、自生
從本未生而是自生之光明,這是覺性的嬰兒,可是卻無父母,真稀奇!這覺性誰也未造而是自生智慧,真稀奇!它既無生也無由而滅,真稀奇!它既現量而明在,卻無人能見,真稀奇!縱然流於輪迴也不變壞,真稀奇!縱然成佛也不增好,真稀奇!它是大家都有,卻無人知道,真稀奇!你還寄望在他處得果,真稀奇!它就是你自己,卻別處尋找,真稀奇!
十三、見、修(定)、行、果
唉瑪!這個當下的本覺明朗而無實質,僅此,即是無上的知見; 它是無緣地包容一切而是又離一切,僅此,即是無上的觀修; 說無造作,於世間放任無拘,僅此,即是無上的行持;它是不求而從本即是元成,僅此,即是無上的證果。
十四、四乘
指示無誤之四乘:見解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觀修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行持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本智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果位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之心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十五、四釘﹙橛﹚
今開示不變易之四釘:所謂見地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所謂觀修不變易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所謂行持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所謂果位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十六、無住
指示三世一如之要門。過去之跡不追,拋棄過去的觀念;未來不迎,斷絕意識的關聯;眼前念起,不執不取,心如虛空。既然無有觀修可修,則什麼都不修,既然無可散亂,則堅守不散正念,在此不修不散的狀況中只用赤裸觀照一切,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熾然。當它生起時,則稱為菩提心(覺性),因無所修,則超越一切所知境,因無散亂,它的本體澄澈光明,現空是本自解脫,明空是為法身。一但悟到佛道之中無可修習,即此時便現見金剛薩埵。
十七、無見
下面開示把六種邊見推到窮盡處之教授。不論不同的見解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是自然本智,它是沒有能見和所見,不管見與未見而尋覓那能見者,連求見者自己也找不到,此時便是把邊見推到窮盡處,見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見和所見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根本無有之斷空,這當下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大圓滿見 〉,對此悟與不悟並無分別。
十八、無修(定)
不論不同的觀修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平常一樣的通透赤裸,能修和所修並無分別; 不管你修與未修而尋覓那能修者,若是找不到那能修者,這時便把觀修推到窮盡處,修之底蘊也就到這樣的地步。修和所修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散亂昏沉和掉舉,這當下無造作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無作平等三摩地,入定不入定並無分別。
十九、無行
不論不同的行持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唯一明點,它並無能行和所行; 不管行與未行而尋覓行者,若是找不到那能行者,這時便把行持推到窮盡處,行之底蘊也就到這樣的地步。從本以來就無能行所行,若不落於迷亂的習氣,當下之心無有造作,明明了了,切勿去做修整和取捨,這樣便是清靜行持。淨與不淨並無分別。
二十、無果
不論不同的果位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元成三身,並無能證和所證;若是尋覓能証果者,卻找不到那能証果者,這時便把果位推到窮盡處,果之底蘊便到這樣地步。無論什麼果皆證不得,得與不得,並無分別。若不落入掛慮和取捨,這當下的覺心自明元成,了悟現證三身僅是自己所具,即此便是本來成佛之果。
二十一、中道
覺性是遠離斷常八邊,不墮任何一邊才謂之中道。覺性就是那覺念恆常不斷,空性乃覺性之核心,是故則稱之為如來藏。若明了此義則超勝一切,因此又稱它叫智慧到彼岸。超越思維從本離邊故,因此稱為〈 大手印 〉,這僅是悟與不悟差別之故,它便成為輪涅苦樂一切之根,故又稱為一切種(阿賴耶)。它在安住無改平常之位時,即此清楚明亮之覺性,故又稱為平常心。不論安它什麼美妙的名稱,實際就是當下那一點靈知而已。
二十二、勿外求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可以追求?比像在家中而外出追尋,即找到三千大千世界之頂亦無可得,除心而外再無別佛可求。若不認識心而向外馳求,如身外去找自己,怎能找到自己,好比一個傻子進到一大群人中,為熱鬧的場面所惑,而忘失自己。由於不認識自己而去他處尋找,誤認別人是他自己。同樣,如果不知萬物的本性,不知外境原來是心,而仍誤入輪迴,不見自心是佛,則障涅槃。所謂輪迴與涅槃全依覺明與無明,就在剎那一念,二者並無分別,若還以為存在於心外是迷誤,迷與不迷之體都是一個,一切有情的相續心並無有二,不須修治,自然放下即可解脫。若不覺悟這迷誤之性出自自心,你便永遠不能了悟法性實際。
二十三、空喻
自己應當覺照自己即自起自生者,這些境相起初從何而生,中住何處,最後歸於何處?若加觀察,如井中的鴉影,烏鴉從井飛去,除井外再無其他。同理,境相(表象)皆是由心所生,既從心生起,又由心中而散失,惟此心性是盡知盡覺,空而且明,從本就是明空無別,猶如虛空。自然智慧現量的光明中,確定一切這便是他的法性,現世一切是它的表相,然而它又是均在心中覺知,因此,應悟到這個心性就是覺而靈明,猶如虛空。心性表示如虛空,只是一個比擬,是一個暫時的片面表詮,因為心性有覺性,空而無所不明,虛空卻無覺性,只是空而頑空。所以,心性的實際不能以虛空作譬。總之,要無有散亂地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表象
這些世俗境界的各種現象,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皆會消滅。比如現象界中的一輪涅法,只不過是唯一心性的表象而已。何時心性有所改變,則生起外境改變的表象,所以一切皆心之表象。六道眾生只認取各自的境界。有些外道則見為斷常二分,密法九乘中各各見各自的觀點,故所見不同,立說也就各異,由於所執各異,分別耽著而生迷亂。你若覺了一切境相皆心,雖見表相,不執不取,這便是佛。
二十五、一切皆心
境相未迷亂,由於執著而起迷亂。你若是了知執著的念頭就是自心,則當下自然解脫。一切所現只是心的境界,外器世間現為冥頑之物亦是心,內有情世間現為六道眾生亦是心,現為上界天神安樂的境界亦是心,現為三惡道的苦惱亦是心,現為無明煩惱五毒亦是心,現為自然智慧之覺性亦是心,現為善念涅槃亦是心,現為魔鬼作障亦是心,善現為佛神和悉地亦是心,現為各種清淨境界亦是心,現為無分別專一而住亦是心,現為形相顏色之萬物亦是心,現為無相離戲境界亦是心,現為一多不二亦是心,現為非有非無亦是心,所以沒有任何境界不屬於自心。
二十六、赤見覺性
心性不滅,任何境界都能現起,雖然現起,亦如海水與波浪並無有二,故在心性內解脫。所立不滅,任何名言皆可安立,而實際呢,心只有一個,即此一個,也是無源無根。從任何一邊看它,什麼也看不到,不見實法,因此也無任何存在;但也不見虛無,而是覺了和光輝燦然。它更不是個別差異,而是明空無別。當下自己的覺性光明朗照,即使如此,而仍無存在的主體,雖無自性而實修則真有覺受,只要能真實證悟此性,則一切都將解脫。
因此,在根上並無利鈍之分。如菜籽、牛奶雖以(有)油作為內因,若不擠壓,怎麼能出油汁?一切眾生雖真實具有如來本性,若不實證,眾生如何能夠成佛?若肯實證,即牛郎也可悟道,雖不會講理,仍能從現量中得到肯定。如親口嚐過糖的滋味,哪裡需要他人解說其中滋味。
不了悟此真性,即使班智達亦會生迷亂,不論他博通九乘的道理,等同缺乏現見而去追求遙遠的傳聞,雖剎那亦未接近佛道,一但覺悟此性,一切善惡當下清淨,若不悟本覺,則所造任何善惡諸事業,皆是積累上升天界和下墮惡道的輪迴之業。
若是了悟自心空性本智,則全無善惡業之可得,如同虛空的空中積不了泉水,所以空性之中無功德與罪業積存之境。因此要赤見自己的本覺現量,這赤見自解是何等奧妙!是故必須求悟此自覺之性,秘奧封禁!
二十七、結語
奧妙!直指覺性赤見自解,為利益後來濁世有情故,將所有續經教敕和要門,凡已所知者都簡單扼要而轉寫,現在宏傳,又作伏藏隱藏,發願使未來有緣者能遭遇此法!
三昧耶,甲,甲,甲。
此開示覺性現量之著述,名為“赤見自行解脫”,是鄔堅教主蓮花生大士所作,願直到輪迴未空之間,利生無盡。
http://www.laybuddhist.org.tw/BOOK/tantric/liansh/
一、敬禮
頂禮 覺性自明三身尊
二、述意
我將開示〈 深法寂靜忿怒尊密意自解 〉中之〈 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如是直指自己覺性之法,有緣善男子,應善自領悟!
三昧耶,甲,甲,甲。
三、心性本面(覺、明、現)
唉瑪火(奇哉)!一心之內遍含輪迴與涅槃,它的本性無始即然,而你卻不知道; 明和覺從未有間斷,而你卻不認識; 它處處皆無礙顯現,而你卻不了解。因此,為使你能了解心性的本面而作開示。
三世諸佛講說了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覺悟此性外,過此說者佛未曾說。經典遍滿虛空不可計量,究竟教誨只有直指覺性三句話。此現量直指諸佛之密意,既無前行,也無後修,導入之法,即此而已。
四、一心
吉火!有緣弟子且諦聽!所謂心者頗為廣泛傳播而名聲響亮,但對此性不了解,或邪解,或了解片面,由於未能正確如實了解之故,遂產生了無量的宗派之學說。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對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斷流轉於三界六道而受苦。他們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過。煩惱的聲聞獨覺,只了悟無我的一面,雖欲求證悟而不能如實得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論束縛,不能見到心的光明,煩惱聲聞獨覺貪者能所而成障礙,中觀貪者二諦邊見成為障,下三瑜珈貪者觀想念誦成為障,摩訶阿魯貪者界覺成為障。
於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無二若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捨,仍流轉於輪迴。因此現將所做法事一齊放下,指示你一切精華,即此赤見覺性自行解脫之法。當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脫,則知〈 大圓滿 〉是圓具一切。
三昧耶,甲,甲,甲。
五、名相
稱之為心者,就是那明明了了。說存在,它卻沒有一法存在,說根源,它卻是輪迴苦與涅槃樂種種生起之根源。由於對它的見解不同,始有十一乘門。從名相上講,它有無窮的名稱:有人稱它為心性或本心,外道則稱它為梵我,聲聞獨覺則稱無我教義,唯識家稱之為識,有人稱它為般若到彼岸,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有人稱它為大手印,有人稱它為唯一明點,有人稱它為法界,有人稱它為一切種,亦有人稱它為平常心。
六、直指明空
現在為你直指進入覺性之法有三要:過去之念不留痕跡而明淨,未來之念未曾生起而鮮潔,現在之念住於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即是平常的覺了之心。若自己對自己做赤露觀照,觀之並無所見,唯有明明亮亮的,覺性現量赤裸裸地顯露出來,並非任何實成,惟有空空洞洞,這明亮和空洞不二,閃閃發光,它既不是常,非任何所成,亦非是斷,然又光明燦然。其存在並非單一存在,而是多種均能覺了和顯明。也並非多種所合成,而是不可分割的獨具一味。總之,這唯一的自己覺性決非是從他而有,如此方是直指事物的實際情況。
七、三身
在一覺性之中三身無別而完具。因它什麼也不生,是空性法身;它的空性本光明亮,是報身;因它能無礙顯現一切,是化身。三身是圓具於一心中之體性。
八、當下就是
今若用強制直指之法引入此性,你的當下覺性原本就是如此。它是那不造作而自明,怎麼能說你不了解心性?對此覺性本來無可修持,你怎麼能說修持沒有成就?既然你的本覺現量就是這一念,你怎麼能說你找不到自己的心?就是那個覺明本無間斷,你怎麼能說未見心之本面?心之思維者原本就是它,你怎麼能說找不到那個動念者?對它沒有任何可以做的,你怎麼能說做而無得?本來不須修整,聽之任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無法進入安靜?
你只要無為無作完全放下就可以,你怎麼能說對它無能為力?覺、明、空(現)三者本是無別元成,你怎麼能說修之反而無成?本覺是無有因緣,自生元成,你怎麼能說不能努力精進?念頭是當下生起當下即消,你怎麼能說無法對治?當下的本性就是如此,你怎麼能說對它不能認識?
九、心性喻
心性真的是空寂無根,自心無實猶如太虛空洞,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你自心;不是空性斷離之見,那自然智慧,真的從本即是光明,自然智慧本身如同太陽的核心,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覺性智慧真的相續不斷,相續不斷好像江河流水不停,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各種念動真的不可認知,妄念無實,好像空中微風難以捉摩,似與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外境所現真的就是自現,外境自現好像鏡中反映影像,似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一切有相真的都是自行解脫,自起自消,好像空中的雲彩,似不似不妨觀察一下自心。
十、心外無法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心而外,哪有能修和所修。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能行持和所修持而外,哪有其他存在;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守三昧戒而外,哪有其他存在; 不屬於心之法非別有,除所證果而外,哪有其他存在。再三觀察!仔細觀察自己的心。
十一、性光
當你外觀虛空時,而心這時已無妄念起動之殘餘,你又再觀自心時,亦無起動妄念之起動者,那麼,無染的心性清靜而光明,這就是你的本覺光明空寂之法身,好似無雲晴空生起的太陽,雖無形相卻能明確的知道,對於此義悟與不悟差別極大。
十二、自生
從本未生而是自生之光明,這是覺性的嬰兒,可是卻無父母,真稀奇!這覺性誰也未造而是自生智慧,真稀奇!它既無生也無由而滅,真稀奇!它既現量而明在,卻無人能見,真稀奇!縱然流於輪迴也不變壞,真稀奇!縱然成佛也不增好,真稀奇!它是大家都有,卻無人知道,真稀奇!你還寄望在他處得果,真稀奇!它就是你自己,卻別處尋找,真稀奇!
十三、見、修(定)、行、果
唉瑪!這個當下的本覺明朗而無實質,僅此,即是無上的知見; 它是無緣地包容一切而是又離一切,僅此,即是無上的觀修; 說無造作,於世間放任無拘,僅此,即是無上的行持;它是不求而從本即是元成,僅此,即是無上的證果。
十四、四乘
指示無誤之四乘:見解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觀修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覺性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行持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的本智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果位不錯之大乘,即此當下之心本具光明,因其明而無誤謂之乘。
十五、四釘﹙橛﹚
今開示不變易之四釘:所謂見地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所謂觀修不變易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所謂行持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所謂果位不變之大釘,即此當下的覺心明亮,三世不易故謂之釘。
十六、無住
指示三世一如之要門。過去之跡不追,拋棄過去的觀念;未來不迎,斷絕意識的關聯;眼前念起,不執不取,心如虛空。既然無有觀修可修,則什麼都不修,既然無可散亂,則堅守不散正念,在此不修不散的狀況中只用赤裸觀照一切,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熾然。當它生起時,則稱為菩提心(覺性),因無所修,則超越一切所知境,因無散亂,它的本體澄澈光明,現空是本自解脫,明空是為法身。一但悟到佛道之中無可修習,即此時便現見金剛薩埵。
十七、無見
下面開示把六種邊見推到窮盡處之教授。不論不同的見解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是自然本智,它是沒有能見和所見,不管見與未見而尋覓那能見者,連求見者自己也找不到,此時便是把邊見推到窮盡處,見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見和所見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根本無有之斷空,這當下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大圓滿見 〉,對此悟與不悟並無分別。
十八、無修(定)
不論不同的觀修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平常一樣的通透赤裸,能修和所修並無分別; 不管你修與未修而尋覓那能修者,若是找不到那能修者,這時便把觀修推到窮盡處,修之底蘊也就到這樣的地步。修和所修什麼也沒有,若不落於散亂昏沉和掉舉,這當下無造作的覺性明明了了,便是無作平等三摩地,入定不入定並無分別。
十九、無行
不論不同的行持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唯一明點,它並無能行和所行; 不管行與未行而尋覓行者,若是找不到那能行者,這時便把行持推到窮盡處,行之底蘊也就到這樣的地步。從本以來就無能行所行,若不落於迷亂的習氣,當下之心無有造作,明明了了,切勿去做修整和取捨,這樣便是清靜行持。淨與不淨並無分別。
二十、無果
不論不同的果位既廣且繁,你的本覺心性就是元成三身,並無能證和所證;若是尋覓能証果者,卻找不到那能証果者,這時便把果位推到窮盡處,果之底蘊便到這樣地步。無論什麼果皆證不得,得與不得,並無分別。若不落入掛慮和取捨,這當下的覺心自明元成,了悟現證三身僅是自己所具,即此便是本來成佛之果。
二十一、中道
覺性是遠離斷常八邊,不墮任何一邊才謂之中道。覺性就是那覺念恆常不斷,空性乃覺性之核心,是故則稱之為如來藏。若明了此義則超勝一切,因此又稱它叫智慧到彼岸。超越思維從本離邊故,因此稱為〈 大手印 〉,這僅是悟與不悟差別之故,它便成為輪涅苦樂一切之根,故又稱為一切種(阿賴耶)。它在安住無改平常之位時,即此清楚明亮之覺性,故又稱為平常心。不論安它什麼美妙的名稱,實際就是當下那一點靈知而已。
二十二、勿外求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可以追求?比像在家中而外出追尋,即找到三千大千世界之頂亦無可得,除心而外再無別佛可求。若不認識心而向外馳求,如身外去找自己,怎能找到自己,好比一個傻子進到一大群人中,為熱鬧的場面所惑,而忘失自己。由於不認識自己而去他處尋找,誤認別人是他自己。同樣,如果不知萬物的本性,不知外境原來是心,而仍誤入輪迴,不見自心是佛,則障涅槃。所謂輪迴與涅槃全依覺明與無明,就在剎那一念,二者並無分別,若還以為存在於心外是迷誤,迷與不迷之體都是一個,一切有情的相續心並無有二,不須修治,自然放下即可解脫。若不覺悟這迷誤之性出自自心,你便永遠不能了悟法性實際。
二十三、空喻
自己應當覺照自己即自起自生者,這些境相起初從何而生,中住何處,最後歸於何處?若加觀察,如井中的鴉影,烏鴉從井飛去,除井外再無其他。同理,境相(表象)皆是由心所生,既從心生起,又由心中而散失,惟此心性是盡知盡覺,空而且明,從本就是明空無別,猶如虛空。自然智慧現量的光明中,確定一切這便是他的法性,現世一切是它的表相,然而它又是均在心中覺知,因此,應悟到這個心性就是覺而靈明,猶如虛空。心性表示如虛空,只是一個比擬,是一個暫時的片面表詮,因為心性有覺性,空而無所不明,虛空卻無覺性,只是空而頑空。所以,心性的實際不能以虛空作譬。總之,要無有散亂地安住本然便是。
二十四、表象
這些世俗境界的各種現象,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皆會消滅。比如現象界中的一輪涅法,只不過是唯一心性的表象而已。何時心性有所改變,則生起外境改變的表象,所以一切皆心之表象。六道眾生只認取各自的境界。有些外道則見為斷常二分,密法九乘中各各見各自的觀點,故所見不同,立說也就各異,由於所執各異,分別耽著而生迷亂。你若覺了一切境相皆心,雖見表相,不執不取,這便是佛。
二十五、一切皆心
境相未迷亂,由於執著而起迷亂。你若是了知執著的念頭就是自心,則當下自然解脫。一切所現只是心的境界,外器世間現為冥頑之物亦是心,內有情世間現為六道眾生亦是心,現為上界天神安樂的境界亦是心,現為三惡道的苦惱亦是心,現為無明煩惱五毒亦是心,現為自然智慧之覺性亦是心,現為善念涅槃亦是心,現為魔鬼作障亦是心,善現為佛神和悉地亦是心,現為各種清淨境界亦是心,現為無分別專一而住亦是心,現為形相顏色之萬物亦是心,現為無相離戲境界亦是心,現為一多不二亦是心,現為非有非無亦是心,所以沒有任何境界不屬於自心。
二十六、赤見覺性
心性不滅,任何境界都能現起,雖然現起,亦如海水與波浪並無有二,故在心性內解脫。所立不滅,任何名言皆可安立,而實際呢,心只有一個,即此一個,也是無源無根。從任何一邊看它,什麼也看不到,不見實法,因此也無任何存在;但也不見虛無,而是覺了和光輝燦然。它更不是個別差異,而是明空無別。當下自己的覺性光明朗照,即使如此,而仍無存在的主體,雖無自性而實修則真有覺受,只要能真實證悟此性,則一切都將解脫。
因此,在根上並無利鈍之分。如菜籽、牛奶雖以(有)油作為內因,若不擠壓,怎麼能出油汁?一切眾生雖真實具有如來本性,若不實證,眾生如何能夠成佛?若肯實證,即牛郎也可悟道,雖不會講理,仍能從現量中得到肯定。如親口嚐過糖的滋味,哪裡需要他人解說其中滋味。
不了悟此真性,即使班智達亦會生迷亂,不論他博通九乘的道理,等同缺乏現見而去追求遙遠的傳聞,雖剎那亦未接近佛道,一但覺悟此性,一切善惡當下清淨,若不悟本覺,則所造任何善惡諸事業,皆是積累上升天界和下墮惡道的輪迴之業。
若是了悟自心空性本智,則全無善惡業之可得,如同虛空的空中積不了泉水,所以空性之中無功德與罪業積存之境。因此要赤見自己的本覺現量,這赤見自解是何等奧妙!是故必須求悟此自覺之性,秘奧封禁!
二十七、結語
奧妙!直指覺性赤見自解,為利益後來濁世有情故,將所有續經教敕和要門,凡已所知者都簡單扼要而轉寫,現在宏傳,又作伏藏隱藏,發願使未來有緣者能遭遇此法!
三昧耶,甲,甲,甲。
此開示覺性現量之著述,名為“赤見自行解脫”,是鄔堅教主蓮花生大士所作,願直到輪迴未空之間,利生無盡。
http://www.laybuddhist.org.tw/BOOK/tantric/lian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