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軍事史上,莫斯科給人的印象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大坑」,不管實力多麼強勁的軍隊來到莫斯科城下,最終只有鎩羽而歸的下場。在諸多兵敗莫斯科的案例當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拿破崙和希特勒,他們麾下的軍隊在當時那個年代絕對稱得上無出其右,但灰飛煙滅的結局卻讓人不得不思考莫斯科是不是真的不可征服?不過我們把目光再往前推一點就會發現,蒙古人也曾經將兵鋒直指過這裡,不過他們成功了。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面積約2560平方公里,比起北京1.68萬平方公里,還是小了點。但莫斯科常住人口約1230萬,占到俄羅斯總人口1.46億的約8.42%。我們北京雖然也是大都市,但占全國人口只有約1.55%。莫斯科在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分量,大概相當於我們北上廣深的總和。總體上俄羅斯比中國人口密度小多了,但是莫斯科卻非常擁擠,這個一個人口分布不均,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國家。
蒙古人之所以會與後來兩位有所不同,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區別還是時代。如果回到蒙古帝國向東歐擴張的年代,我們會發現此時根本沒有統一的俄羅斯,相反整個東歐平原上大大小小分布著無數個斯拉夫公國。這些宛如部落一般零散的公國基本上就是一盤散沙,而莫斯科公國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因此蒙古人在宣揚武力的過程中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有組織的抵抗。
時間跳轉到19世紀和20世紀,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拿破崙時代的沙俄和希特勒時代的蘇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一時期的俄羅斯人不僅有著恐怖的人口基數,民族意識和組織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拿破崙和希特勒遇到的俄國與蒙古人遭遇的俄國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不客氣地說,在歐洲有「野蠻人」之稱的蒙古人在面對莫斯科公國的時候要比他們的對手「文明」得多,起碼在軍事技術方面是這樣。
與拿破崙時代莫斯科堅固的城牆和希特勒時代的地雷陣、鐵絲網相比,蒙古時代的莫斯科城防只能用「簡陋」來形容。當時偌大的莫斯科城市基本沒有像樣的工事體系,城牆也只比柵欄好一點,而這在蒙古人的拋石器面前基本沒有抵抗能力。再者就是後勤的區別,拿破崙和希特勒已經進化到熱兵器時代,彈藥、糧食、油料等物資需要依靠長長的後勤隊伍來保障,任何一個作戰鏈條的失誤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
而蒙古人基本沒有類似的煩惱,而且出於遊牧民族的天性,他們的後勤保障極為簡單有效。在各種記載當中,我們基本找不到有關蒙古後勤部隊的記錄,因為他們的單兵所需幾乎完全依靠個人攜帶。一般情況下,每個蒙古士兵都配備兩到三匹馬,這樣的運力足夠保證作戰和運輸使用。而且在軍糧的製作上,蒙古人也有自己的獨創性,您肯定聽說過「牛肉乾」這個詞。
沒錯就是牛肉乾,蒙古士兵把風乾的肉放在馬背上,這樣既便於保存,食用起來也方便。餓了吃肉乾,渴了喝馬奶,如果行軍需要,屁股長在馬背上都沒有問題。擁有這樣的軍事代差,拔都的軍隊就是不想打勝仗估計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