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計殺董卓的王允,為啥成了「書生誤國」的代表?

您是本帖的第 80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計殺董卓的王允,為啥成了「書生誤國」的代表?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744
積分:12416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計殺董卓的王允,為啥成了「書生誤國」的代表?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這首詩歌的名字叫做《雜感》,清朝詩人黃景仁所著。

其中「百無一用是書生」,多為後人傳誦。

針對這句話,很多人不認可,說的太絕對了,因為歷朝歷代的發展,都和有知識的書生有關。


 
但是,因為讀書多了,部分讀書人變得比較直,寧折不彎,缺少變通的方法,不像市儈那樣,曲徑通幽。

在三國歷史上,人們多多讚揚書生王允,因為他利用美人計殺掉了權傾朝野,飛揚跋扈的董卓,但是後人卻又認為他是書生誤國的代表,幾步臭棋,導致了大漢王朝的滅亡……

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每日漢字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

王允天資聰穎,獨具慧質,深受上輩們的喜愛和賞識。

在他們的影響和薰陶下,王允自小意氣非凡,立志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有益於東漢社會。


 
為了實現這一志向和目標,王允時時刻刻注意自身素質的修養。

雖出生豪門世族,但他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裡的優越環境,飽讀詩書和泛閱經傳。

少年時期,王允就已經成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才子,遠近文人學士都對他刮目相看。習文章、閱經典之餘,王允還堅持習武強身。

他崇慕衛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氣度,同時也佩服他們誓死衛國的精神。認真不懈的文修武練不到數年,王允便出落為一名文韜武略無不精通的全才。

由於出生上層士族世家,平日除了習文練武之外,王允也經常跟隨父輩們出入官場,結交許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願意與下層人民接觸,因為這樣更能接近生活,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經驗。一時之間,少年王允不僅在同輩中間脫穎而出,而且在整個山西也已經小有名氣。

因為這個,王允逐漸走上仕途。

在漢朝末期,漢靈帝昏庸無道,張讓等宦官掌權,而這時黃金起義爆發。王允舉報張讓私通黃巾軍,因為這個得罪了張讓。後來,張讓將王允捕捉入獄,打算處死。因為王允的名聲很大,人緣也不錯,何進、袁隗、楊賜等三公要員上書皇上,要求赦免王允。也是因為這個,王允撿回了一條命。


 

王允出獄不久,漢代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董卓入京,權傾朝野,自稱為太師,左右皇權。

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就想更換三公六卿。因為王允的名氣太大了,董卓就讓王允當了太僕,不久遷任尚書令,後來擔任司徒,成為漢末朝廷的一等一大臣。

董卓不得民心,亂殺無辜、姦淫宮女的事情經常發生。公元189年(永漢元年),董卓廢掉少帝,獻帝劉協繼位。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部屬的羌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社集會的老百姓。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兇殘地割下他們的頭顱,血淋淋地並排在車轅上,令人觸目驚心。此外,他們還趁機擄走大批婦女和大量財物。回到洛陽後,他的手下將領把頭顱集中起來加以焚燒,而把婦女和財物賞賜給士兵,卻對外人宣稱是戰勝敵人所得。


 
一次,朝中許多官員被董卓邀請去赴宴。官員們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藥。宴會上,董卓興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顧忌,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對在場的人說:「為了給大家助酒興,我將為各位獻上一個精彩的節目,請欣賞!」說完,擊掌示意,狂笑不已。頓時,整個宴席變成了肅殺的刑場。董卓把誘降俘虜的幾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會場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們的舌頭,然後有的人被斬斷手腳,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殘忍,令所有在場官員和士兵慘不忍睹,許多賓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嚇得抖落在地。董卓卻若無其事,仍然狂飲自如,臉上還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虜來的數百名起義士兵先用布條纏綁全身,頭朝下倒立,然後澆上油膏,點火活活將他們燒死,可謂殘忍至極。

遷都長安時,為了防止官員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陽,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宮殿、宗廟、府庫等大批建築物全部焚火燒毀。昔日興盛繁華的洛陽城,瞬時之間變成一片廢墟,淒涼慘景令人頓首痛惜。


 
為了攫取財富,董卓還派呂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墳冢,盡收珍寶。

怨聲四起,人們生活慘不忍睹。漢末的軍閥建立聯盟,起兵聲討董卓。

作為書生的王允,利用美人計殺死了董卓,人人稱讚。

這個時候的漢朝,已經經不起折騰,如果王允能夠穩定人心,發展經濟,說不上大漢還能延長几百年,但是他作為書生,卻連連幹了幾件蠢事,不但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最後讓大漢徹底走向分裂。


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人民的稱讚。於是,王允態度開始發生改變,似乎有些飄飄然起來:「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大奸賊都死於我的手下,我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他便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董卓死後,王允在如何安排和處理他的舊部,這是一件大事。當時的董卓擁兵數十萬,董卓死後,其部下都在京城附近,時刻威脅竟都的安全。

如果王允有胸懷,完全可以赦免眾人的思想,實現穩定,然後他沒有這麼做。

因為誅殺董卓有功,呂布也名列三公,成為重臣。

如何處理董卓的部下,呂布等勸王允,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但是王允認為不可以。

史料是這麼記載的。

「本來,他們是沒有罪的,只是身不由己,跟隨董卓,所以不得已聽從董卓差遣,犯了錯誤。現在如果給他們突然加上惡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們,恐怕反而使他們猜疑恐懼,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們無罪不是使他們安心的上上之策,還不如讓他們承受懲罰。」

王允如此說,傷了董卓部下的心。

呂布又建議想把董卓的財物賞賜公卿、將校,但是王允又不准。這下,王允又傷了朝廷眾將領的心。

逐漸,王允和呂布也產生了分歧,以書生自詡的王允認為呂布是一介武夫,平日卻看不起他,經常以劍客對待他。


 
後來,還有人建議,任命皇甫嵩(字義真)為將軍,去擔任涼州兵的統帥,並讓他長期留在那兒,以便安撫軍心。但是,王允認為還是不行。

涼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強,而且對董卓最忠心。涼州百姓聽到王允想解散涼州兵的風聲後,便到處傳言,說王允要殺掉所有涼州人,一時之間,整個涼州人心惶惶,一片驚慌。涼州兵將領本來就成了驚弓之鳥,對自己的前途深感憂慮,當他們得知王允要削奪他們的軍權,解散涼州兵的消息後,更是驚慌。絕望的涼州兵尋思:反正是一死,不如死個痛快。於是他們迅速召集軍隊,嚴陣以待,準備見機起事。


還有一件事,徹底讓涼州兵動了反心。

蔡邕是當時的大文豪,和董卓絕對不是一路人。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讓他到朝廷當了重臣。當王允殺了董卓後,蔡邕表示很驚訝,也很惋惜。無論董卓怎麼樣,對於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王允這麼惋惜一下,讓王允知道了,決定殺掉他。

常言說,文人相輕。

也許是這句話吧,作為文人的王允幹了一件錯事。

當涼州兵知道這個消息後,紛紛傳播,蔡邕只不過受到董卓的一點厚遇而已,王允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他殺了。對於我們,不僅沒有絲毫赦免的意思,反而想剝奪我們的兵權,置我們於死地。我們除了聯合起來,別無選擇。

當時,涼州軍中最有影響和實力的將領是李傕和郭汜。他們將所有涼州兵集合起來,誓師進發都城長安。東漢官兵不堪一擊,不久,李傕、郭汜的部隊便攻陷長安。

這個時候,王允和漢獻帝躲在宣平門下。

李傕、郭汜追到宣平門下,叩頭便拜。

漢獻帝壯起膽子詢問道:「你們目無王法,作亂京城,到底打算作什麼?」李傕回答說:「董太師對陛下忠心耿耿,卻無緣無故遭人殺害,我們只想替太師討回公道,不敢造反。等到捉拿處決兇手後,我們願意接受審判。」王允二話沒說,向漢獻帝行了最後的君臣大禮,便隨士兵走下了城樓,李傕、郭汜命令手下當場將王允處決,時年五十六歲。

王允就這麼死了。

王允很忠君,死的也比較壯烈,有人說他骨氣硬,但是更多的人認為他書生誤國,如果他不意氣用事,運用更多謀略,能夠成為中興之臣,挽救大漢江山。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12/2 上午 09:24:21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