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切記不要生自滿的心,不要生一種驕傲的心
宣化上人
我們學佛法的人,聽見《法華經》有這種的妙處,畜生聽經聞法,都可以去做人;餓鬼在地獄裡,聽經聞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為有這種的利益,所以有的人就會依照經上的方法,念誦經典去修行。
可是修是修,不要生自滿的心,不要以為我念了經,有了功,就處處都自滿;你若生出自滿的心,這不單沒有功德,可以說是白費功,僅僅種一點善根而已。
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切記不要生自滿的心,不要生一種驕傲的心,處處要謙恭,要和藹,不要自大,不要貢高我慢。
《六祖壇經》上有一段,有一個和尚叫法達,他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於是就生出一種貢高的心。
他到南華寺去見六祖惠能大師,本來一切的僧人見著住持──方丈和尚,都應該要搭衣、持具,恭恭敬敬地叩頭頂禮;可是這位法達因為誦了這麼多的《法華經》,就生出一種障礙:
「我誦三千多部《法華經》,這功德是不小了!」於是他見了六祖大師,叩頭的時候,這麼一卬腰就得了,頭也沒有叩到地下。
六祖大師就問他:「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說你叩頭不五體投地,不如不要頂禮。你心裡有一個什麼東西呢?平時你做些什麼事情啊?
這個法達也很坦白的說:「喔!我平時就念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六祖大師就說: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說頂禮就是要袪除自己的驕傲、貢高我慢,你叩頭的時候,頭為什麼不到地下呢?你因為有一個「我相」,所以就有「我慢」的罪生出來。你要是不存有功德的心,有若無,那麼你的福德就無量無邊。六祖大師又說: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解,與義作仇家。
六祖大師說,你心裡迷的時候,你就被《法華經》給轉了;你若心明白了,你就可以轉法華,不被法華所轉。轉法華,這才是妙法,不妙而妙;法華轉,那麼這是妙而不妙了。
你讀誦經典很久,念經念了三千多部,你也不明白,也沒有能解悟它的道理,這樣就和經義生了一種冤仇。本來這個經和你的心是一個的,你現在弄成了兩個:
「啊,我這有了功了!我誦了這麼多,三千多部《法華經》!」在這兒有了障識。這就是沒有明白《法華經》的道理,沒有把你的貢高我慢除去。
所以我們以後,不論哪一位有什麼功德,不要生一種驕傲心,不要生一種自滿心。學佛法的人,一定要謙恭和藹,對任何人都不要驕傲,這是學佛法很要緊的一點。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不要把我說的話當成耳邊風,吹過去就不記得了!
我們學佛法的人,聽見《法華經》有這種的妙處,畜生聽經聞法,都可以去做人;餓鬼在地獄裡,聽經聞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為有這種的利益,所以有的人就會依照經上的方法,念誦經典去修行。
可是修是修,不要生自滿的心,不要以為我念了經,有了功,就處處都自滿;你若生出自滿的心,這不單沒有功德,可以說是白費功,僅僅種一點善根而已。
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切記不要生自滿的心,不要生一種驕傲的心,處處要謙恭,要和藹,不要自大,不要貢高我慢。
《六祖壇經》上有一段,有一個和尚叫法達,他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於是就生出一種貢高的心。
他到南華寺去見六祖惠能大師,本來一切的僧人見著住持──方丈和尚,都應該要搭衣、持具,恭恭敬敬地叩頭頂禮;可是這位法達因為誦了這麼多的《法華經》,就生出一種障礙:
「我誦三千多部《法華經》,這功德是不小了!」於是他見了六祖大師,叩頭的時候,這麼一卬腰就得了,頭也沒有叩到地下。
六祖大師就問他:「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說你叩頭不五體投地,不如不要頂禮。你心裡有一個什麼東西呢?平時你做些什麼事情啊?
這個法達也很坦白的說:「喔!我平時就念誦《法華經》,誦了三千多部。」六祖大師就說: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說頂禮就是要袪除自己的驕傲、貢高我慢,你叩頭的時候,頭為什麼不到地下呢?你因為有一個「我相」,所以就有「我慢」的罪生出來。你要是不存有功德的心,有若無,那麼你的福德就無量無邊。六祖大師又說: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解,與義作仇家。
六祖大師說,你心裡迷的時候,你就被《法華經》給轉了;你若心明白了,你就可以轉法華,不被法華所轉。轉法華,這才是妙法,不妙而妙;法華轉,那麼這是妙而不妙了。
你讀誦經典很久,念經念了三千多部,你也不明白,也沒有能解悟它的道理,這樣就和經義生了一種冤仇。本來這個經和你的心是一個的,你現在弄成了兩個:
「啊,我這有了功了!我誦了這麼多,三千多部《法華經》!」在這兒有了障識。這就是沒有明白《法華經》的道理,沒有把你的貢高我慢除去。
所以我們以後,不論哪一位有什麼功德,不要生一種驕傲心,不要生一種自滿心。學佛法的人,一定要謙恭和藹,對任何人都不要驕傲,這是學佛法很要緊的一點。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不要把我說的話當成耳邊風,吹過去就不記得了!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2/19 下午 11:54:41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