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德國順勢療法 方興未艾
神奇的德國順勢療法 方興未艾
更新日期:2007/05/20 04:39 記者: 張筱雲/慕尼黑
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另類療法國際醫學會議」在慕尼黑工業大學舉行,總共有來自全球二十七個國家的專家及醫生發表論文及專題演說。
在此次會議中,東方的針灸、中醫和西方的順勢療法在報告與討論中,扮演重點角色。其中還有兩位台灣的中醫師與會,衛生署立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許中華醫師,介紹有關巴西蘑菇的運用,而宜蘭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林煌則報告中藥在SARS病例的研究。
兩百多年傳統醫學
另類療法之所以在西方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雖然西醫還是醫學界主流,開刀手術具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愈來愈證實有其極限;當該切的切,該割的割完之後,再下來就只能靠藥物控制,不僅根治不易,還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尤其,對慢性病的療效也相當有限,所以近十幾年來針灸、中醫、氣功等東方傳統醫療法開始受到矚目,德國兩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醫學「順勢療法」(Homeopathy)也趁機翻身大行其道。但「順勢療法」在西方比中醫受到更多專業肯定,一來,它是德國的「產物」,二來必須受過完整西醫訓練,方可取得醫師執照。
開山始祖親嘗百草
「順勢療法」隨時代潮流崛起,成為目前醫療熱門選項,其實它並非新產物,開山始祖是漢尼曼(Samuel Hahnemann,1755-1843),他二十四歲時已經是當時公認名醫,但他對於學院派治療方式不滿意,有一天,他讀到一篇醫學報告,上面提及金雞納樹皮可以治療瘧疾,他突發奇想決定試試看正常人吃了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居然發冷發熱,出現瘧疾症狀,他開始思考其中關聯和金雞納樹皮可治瘧疾的原因,難道它能引發瘧疾症狀?
從這裡推衍出「以毒攻毒」原理,就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Homeo源自希臘文,意即類似,pathy意即受苦)的初步構想,所以日本翻譯成同毒療法或同位療法。
隨後漢尼曼親嘗、試驗一百多種當時現有的藥物,仔細觀察分析症狀,整理歸類作成筆記,製作出九十九種藥品(後人繼續研發現在已經多達近萬種),研製過程中,最令他驚訝的是,當濃度稀釋時,效果不減反增,到最後,從化學成分上分析,幾乎稀薄得等於零,仍繼續在病人身上發揮作用。
問診詳細是關鍵
所以,順勢療法專科醫生決定使用哪一種濃度,是一門大學問,先給稀釋十倍、一百倍、二百倍、一千倍的,或是一萬甚至十萬倍的藥物?這點和中醫「水有活性」概念不謀而合。
順勢療法和一般醫學對抗、壓制疾病的原理不太一樣,它採取因勢利導,針對個人特性體質「因材施藥」,同一種病,例如花粉熱或哮喘,甚至乳癌,醫生開給張三和李四的藥方就不一樣。所以,要摸清楚心理和生理狀況,問診必須徹底,長達兩小時以上,在今天來說,算是一種「奢侈」醫學。
順勢療法發展也有其瓶頸與困境,因無法解釋一顆超迷你的神奇白色小藥丸為何能治病,不但成分單純得無法想像,例如非常普遍的藥物「Lykopodium」(拉丁文),只是一種青苔孢子;Arsen就是砷;「Phosphoricum Acidum」就更神奇了,居然是礦物質,且每種藥物都是單一成分。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成分已經稀釋到幾近於零的藥物,如何產生療效?基本上違反邏輯,但經過多次實驗後,驚訝地發現藥物稀釋到千百倍藥效果真不減,至今,這是連順勢療法醫師都無法解釋難解的謎。
更新日期:2007/05/20 04:39 記者: 張筱雲/慕尼黑
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另類療法國際醫學會議」在慕尼黑工業大學舉行,總共有來自全球二十七個國家的專家及醫生發表論文及專題演說。
在此次會議中,東方的針灸、中醫和西方的順勢療法在報告與討論中,扮演重點角色。其中還有兩位台灣的中醫師與會,衛生署立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許中華醫師,介紹有關巴西蘑菇的運用,而宜蘭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林煌則報告中藥在SARS病例的研究。
兩百多年傳統醫學
另類療法之所以在西方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雖然西醫還是醫學界主流,開刀手術具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愈來愈證實有其極限;當該切的切,該割的割完之後,再下來就只能靠藥物控制,不僅根治不易,還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尤其,對慢性病的療效也相當有限,所以近十幾年來針灸、中醫、氣功等東方傳統醫療法開始受到矚目,德國兩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醫學「順勢療法」(Homeopathy)也趁機翻身大行其道。但「順勢療法」在西方比中醫受到更多專業肯定,一來,它是德國的「產物」,二來必須受過完整西醫訓練,方可取得醫師執照。
開山始祖親嘗百草
「順勢療法」隨時代潮流崛起,成為目前醫療熱門選項,其實它並非新產物,開山始祖是漢尼曼(Samuel Hahnemann,1755-1843),他二十四歲時已經是當時公認名醫,但他對於學院派治療方式不滿意,有一天,他讀到一篇醫學報告,上面提及金雞納樹皮可以治療瘧疾,他突發奇想決定試試看正常人吃了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居然發冷發熱,出現瘧疾症狀,他開始思考其中關聯和金雞納樹皮可治瘧疾的原因,難道它能引發瘧疾症狀?
從這裡推衍出「以毒攻毒」原理,就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Homeo源自希臘文,意即類似,pathy意即受苦)的初步構想,所以日本翻譯成同毒療法或同位療法。
隨後漢尼曼親嘗、試驗一百多種當時現有的藥物,仔細觀察分析症狀,整理歸類作成筆記,製作出九十九種藥品(後人繼續研發現在已經多達近萬種),研製過程中,最令他驚訝的是,當濃度稀釋時,效果不減反增,到最後,從化學成分上分析,幾乎稀薄得等於零,仍繼續在病人身上發揮作用。
問診詳細是關鍵
所以,順勢療法專科醫生決定使用哪一種濃度,是一門大學問,先給稀釋十倍、一百倍、二百倍、一千倍的,或是一萬甚至十萬倍的藥物?這點和中醫「水有活性」概念不謀而合。
順勢療法和一般醫學對抗、壓制疾病的原理不太一樣,它採取因勢利導,針對個人特性體質「因材施藥」,同一種病,例如花粉熱或哮喘,甚至乳癌,醫生開給張三和李四的藥方就不一樣。所以,要摸清楚心理和生理狀況,問診必須徹底,長達兩小時以上,在今天來說,算是一種「奢侈」醫學。
順勢療法發展也有其瓶頸與困境,因無法解釋一顆超迷你的神奇白色小藥丸為何能治病,不但成分單純得無法想像,例如非常普遍的藥物「Lykopodium」(拉丁文),只是一種青苔孢子;Arsen就是砷;「Phosphoricum Acidum」就更神奇了,居然是礦物質,且每種藥物都是單一成分。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成分已經稀釋到幾近於零的藥物,如何產生療效?基本上違反邏輯,但經過多次實驗後,驚訝地發現藥物稀釋到千百倍藥效果真不減,至今,這是連順勢療法醫師都無法解釋難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