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玄奘大師圓寂紀念日〡他在佛陀的故鄉被奉為先知,被華夏民族永恆銘記⠀
⠀
公元627年的秋天,⠀
大唐帝國都城長安,⠀
一個僧人走出城門。⠀
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
尋求佛法……⠀
⠀
從長安出發,一路往西,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經過西域、翻越蔥嶺、橫穿中亞的大草原,⠀
⠀
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四天五夜沒有進水;⠀
⠀
在風聲鶴唳的峽谷,遭遇強盜;⠀
在幽暗陰森的城堡,不得已捲入一場謀殺……⠀
⠀
然而,憑著堅定的毅力和智慧,他終於抵達印度。⠀
⠀
這是電影《玄奘大師》中的場景,把真實的歷史一幕幕呈現在我們面前。⠀
⠀
- MASTER XUANZANG -⠀
“最偉大的譯經師”⠀
⠀
今天,農曆二月初五,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大師圓寂日。⠀
⠀
◎唐太宗 ⠀
唐太宗贊玄奘大師:“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
⠀
◎魯迅 ⠀
魯迅稱玄奘大師為“中華民族脊梁”。 著名學者周國平有言,“忘記玄奘大師是可恥的”。⠀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名人錄》裡,只有兩位中國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大師。⠀
⠀
佛門碩德⠀
“一代祖師的傳奇人生”⠀
⠀
玄奘法師(公元600-664),唐代高僧,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法相宗創始人。⠀
⠀
玄奘法師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獨自一人西行求法,跋涉五萬餘里,歷經生死磨難,終抵達印度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當時佛教的最高學府,戒賢論師是寺裡 地位最崇高的導師。⠀
⠀
玄奘法師從戒賢論師學習唯識學,被列在十位上首弟子之內。⠀
⠀
在此間的六年中,法師刻苦學習佛教經論,鑽研諸部法義。⠀
⠀
此後,法師遊歷五天竺聖蹟,遍訪名師,成為當時印度學識最淵博的佛教大師,深受戒日王之敬重。⠀
⠀
戒日王曾為法師設無遮辯論大會,法師在會上講述了《制惡見論》的要旨,提出“真唯識量”的論點,並懸之於會場外。⠀
⠀
一連十八天,法師一人高居論壇,闊論雄談,沒有一個人能辯倒他,也沒有人能改動《制惡見論》裡的一個字。⠀
⠀
會後,十八位國王和諸多僧人、學者在玄奘法師座下皈依了大乘佛法,他成為印度宗教哲學的最高權威,獲得了“大乘天”、“解脫天”的美譽。⠀
⠀
在異國土地上,他被奉為“先知”。 在佛陀的故鄉,他成為智慧的化身。 因為他的緣故,大唐的聲譽遠播萬里。 就連他腳上的麻鞋,也被信眾供為聖物。⠀
⠀
貞觀十九年,玄奘法師載譽回到長安,以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太宗使於弘福寺傳譯之。⠀
⠀
高宗永徽三年,於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 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次年法師於該寺譯《大般若經》。⠀
⠀
麟德元年二月,師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經論,共有75部,1335卷。⠀
⠀
農曆二月初五示寂,世壽六十五歲。⠀
⠀
-DISCIPLES -⠀
“佛學造詣極高”⠀
⠀
玄奘法師佛學造詣極高,其學博大精深,當時碩彥俱集門下。⠀
⠀
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皆為法相大家;⠀
⠀
普光、法寶、神泰稱俱舍三大家;窺基、神泰、順憬,又為因明巨匠;⠀
⠀
新羅高僧圓測,也是玄奘神足,又有新羅元曉,乃是華嚴大家;⠀
⠀
西域利涉,則為護法名僧;譯經場中,南山道宣為其證義,是為律宗祖師;⠀
⠀
又有玄應法師,乃是義學名家,有《一切經音義》傳世;⠀
⠀
東塔懷素,後為新疏之主。⠀
⠀
玄奘法師的臨終時光 ⠀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法師對譯場的助手和弟子們說:“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經部甚大,每懼不終, 人人努力加勤,勿辭勞苦。”⠀
⠀
在玄奘法師的一生中,他第一次發出了擔憂之辭。 不久,他又對弟子們說的一段話幾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遺言:⠀
⠀
“若無常後,汝等遣我宜從儉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淨之身,宜須屏遠。”⠀
同年正月初三,弟子懇請法師翻譯《大寶積經》。 法師在勉強翻譯了幾行後,突然停了下來神色黯然地說:“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
⠀
說完以後,法師從此絕筆。 他表示要把此後有限的歲月去為離開這個世界做準備。⠀
⠀
正月初八,弟子玄覺法師夢見一尊莊嚴高大的佛塔突然倒塌,請示法師何意。 玄奘法師說:“非汝身事,此是吾滅謝之徵。”⠀
⠀
僅一天以後,曾翻越過無數崇山峻嶺、滔滔江河的法師在屋後跨越一道小溝時摔了一跤。 雖然不過是皮外輕傷,但法師卻從此倒下,病情急轉直下。⠀
⠀⠀
正月十六,法師病情已經十分嚴重,口裡喃喃自語:“吾眼前有白蓮花,大於盤,鮮淨可愛。”⠀
⠀
第二天,法師又夢見禪房裡突然出現了成百上千的人,非常高大,身穿錦繡服裝,來回穿行,院子後面的山陵之間突然佈滿了鮮豔的金幡、旗幟,林間 奏響了各種各樣的音樂,門外停滿了裝飾華麗的車子,車子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來供養玄奘法師。⠀
⠀
法師一面說:“玄奘未階此位,何敢輒受?”一面卻還在進食。 弟子趕緊把玄奘法師叫醒,玄奘法師把所見的情景告訴了身邊的慧德法師,被慧德法師一一記述下來。 ⠀
⠀
涅槃時刻⠀
⠀
“最後的遺言”⠀
那麼玄奘法師在人世間的最後時刻留下的遺言是什麼? 法師又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圓寂的呢?⠀
⠀
從文獻記載上看,法師的病情穩定了一段時間。 正月二十四日,法師召集所有弟子,留下了最後的話:⠀
⠀
“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做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 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
⠀
接下來的日子,法師止語,只是不停地念誦佛經,皈敬彌勒、如來,發願往生彌勒淨土。⠀
⠀
二月初四夜開始,法師右手支撐著頭部,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非常平緩地,右脅而臥,不動半分,這是玄奘法師圓寂前肉身的最後姿態。⠀
⠀
二月初五夜半時分,弟子問法師:“和尚決定得生彌勒內院否?”(“和尚”在佛經中是尊稱),您是不是已經決定可以生到彌勒佛淨土呢?⠀
⠀
玄奘法師回答:“得生”。⠀
⠀
這是法師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兩個字。⠀
⠀
法師圓寂的消息傳到長安,舉國悲悼,唐高宗反复哀嘆:“朕失國寶矣!”甚至為此罷朝數日。⠀
⠀
又下令暫停翻譯工作,已經完成的部分由政府出資傳抄,尚未完成的交慈恩寺保管,不得遺失。⠀⠀
四月十四日,按照法師臨終心願葬於滻水之濱的白鹿原。 出殯當天,五百里之內,四眾送葬者有百萬之多。 當夜留在白鹿原墓地為玄奘大師守靈的四眾弟子有三百萬人之多。⠀
⠀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遷葬到樊川北原,並在當地營造塔宇寺廟。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又下令在兩京,也就是長安和洛陽各建造一座佛光寺,追諡玄奘為“大遍覺法師”。⠀
⠀
-SUTRA -⠀
“經典是佛菩薩加持”⠀
⠀
在玄奘法師圓寂後一百八十年後的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發生了中國佛教史上最大的一場法難——會昌法難,統治者下令在全國范圍內摧毀一切寺廟 ,淘汰僧尼。⠀
⠀
而就在這樣大規模的會昌法難中,長安的慈恩寺卻被明令保留了下來。⠀
⠀
法師說⠀
Master's teachings⠀
玄奘法師在生死存亡的考驗面前,選擇了自己的信念,寧向佛的方向一步而死,不向遠離佛的方向半步而活。⠀
⠀
以此,佛法傳到了我們中國。 而我們還可以念誦這些大乘經典。 所以我們念到經典裡的字字句句,不要忘記這一切全是佛菩薩的加持,是佛陀慈悲的安排。⠀
⠀
我們要感激,我們要努力,我們要把佛陀頂戴在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