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到1885年,清朝和法國爆發戰爭,史稱「中法戰爭」。在戰爭中,法國一度占優勢,在馬尾海戰中消滅清朝的福建水師,並進軍台灣島和杭州灣,中法軍隊在中越邊境地區也爆發戰爭。
法國人占領了基隆,進攻淡水時被台灣巡撫劉銘傳擊退。清軍也守住了杭州灣。在中越邊境戰場,老將馮子材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占領諒山。
最終,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清朝承認法國在越南的宗主權,沒有割地、賠款。歷史教科書上稱之為「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雖然清朝在中法戰爭中表現很糟糕,但法國在戰爭中並沒有徹底擊敗清朝,雙方互有勝負。號稱「世界第二」的法國也丟人現眼,內閣倒台,只能見好就收。
9年以後,清朝和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清朝在戰爭中敗得特別慘,先是在黃海海戰中慘敗,又在朝鮮半島的陸戰中慘敗,之後日本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登陸,占領北洋艦隊的母港,所有戰艦都成了日本人的戰利品。
最後,清朝還要割讓台灣省,遼東半島(後贖回),賠款2億兩白銀。
當時法國的國力顯然比日本強大好幾倍,連法國都無法擊敗清朝,為什麼日本能做到呢?
有人說是因為距離近。
有人說是因為日本人好戰。
有人說是因為明治維新。
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主要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
距離清朝近的國家有很多,甲午戰爭之前從未見過哪個鄰國能把清朝打得這麼慘,還賠款2億兩。
在現代武器面前,好戰與否已經不太重要。
很多人以為明治維新後,日本就脫胎換骨、一飛沖天了。實際上,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雖然變強了,但距離打敗清朝還差得遠。同時,日本大力興辦工業,農民的負擔變得非常沉重,日本的底層百姓變得更窮了,社會暴動經常發生。
一個農業國要大力發展工業,會給農民帶來多大的負擔,蘇聯人、中國人最有體會。日本的耕地遠遠不如俄國和中國多,偏偏人口壓力還更大,可想而知當時日本底層百姓的壓力有多大。
當時日本已經是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約有4000多萬人口,內部矛盾越積越大,就像火山一樣,隨時可能噴發。
日本急需通過對外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掠奪外國財富減輕國內民眾的壓力。
但侵略鄰國也是需要本錢的,侵略清朝這樣的巨型國家更需要很多錢。日本都窮成這樣了,錢從哪裡來?
很多書上都說,當時日本上下一心,上至天皇、公卿,下至百姓,全都節衣縮食,一百多萬日本女人甚至去東南亞,搞特殊服務,得來的錢全都用來造武器和軍艦。
這些都是真的。
但問題是,這才能節省多少錢?
節省就能讓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翻倍嗎?日本百姓本來就窮得沒法再窮了,就算有覺悟,節省空間也不大。
關鍵時刻。一個「活雷鋒」出現了,這就是英國。
英國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富國,總共給了日本1.5億兩白銀的無抵押貸款,相當於日本財政收入的好幾倍。日本就是靠著這筆巨款,大舉建造和購買軍備,在武器裝備上超過了清朝。
北洋水師總共花了幾千萬兩白銀。遠不如日本在軍備上花的錢多。
英國既然借給日本這麼多錢,肯定要支持日本取勝啊。英國在情報、政治許諾等其他方面,肯定也給了日本很多暗中支持。
甲午戰爭實際是英國出錢,日本人出人、出力,共同對清朝發動的一場掠奪戰爭。日本只是英國的代理人。清朝的戰敗其實早已經註定。
英國一直實行「大陸均勢」政策,扶持一個地區的次強國家,削弱最強的國家,日本就是充當了英國在東亞地區削弱清朝和俄國的工具。
這就是法國單挑清朝都很艱難,為什麼國力弱小的日本卻能完勝清朝的原因。英國是甲午戰爭的決定性因素,教科書卻絲毫沒提,這多少有些奇怪。
一家之言,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43me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