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一口氣看懂劉邦削藩!強大的漢初諸侯王,為何會被劉邦輕易消滅?
劉邦在漢初平定異姓王的操作,絕對是真正的神級操作。
一方面,在平定異姓諸侯王的過程當中,劉邦沒有在整體上引起國家的混亂,最多只是局部戰爭。另一方面,在消滅那些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完全沒有引起異姓王統轄區域內,平民階層的反感。
這兩個結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如果和其他朝代類似的事件進行對比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劉邦的這番操作,簡直就是神乎其技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劉邦的這番操作到底有多牛,以及劉邦到底都是怎麼消滅這些異姓王,我們還得從楚漢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開始說起。
楚漢戰爭當中,劉邦自從暗度陳倉,奇襲關中之後,戰略目標一直非常明確。劉邦很清楚,自己最大的同時也是唯一的敵人,其實就只有項羽而已。
因為當時放眼整個天下,只有項羽最強。只要打倒了項羽,那其他所有諸侯王,就都不在話下了。所以,和項羽相比,其他所有諸侯,其實都未必一定是他的敵人。至少在戰略優先級方面,要遠在項羽之後。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楚漢戰爭開始之後,劉邦的整體大戰略,就是拉攏和扶持一些諸侯王,和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圍毆項羽。而對於那些堅定站在項羽那邊的諸侯王,不好意思,那劉邦就只能不客氣了,直接從肉體上想辦法消滅了。
就這樣,在整個楚漢戰爭的過程當中,劉邦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在正面戰場上,拖住項羽的主力。張良則是幫劉邦運籌帷幄,不斷拉攏那些支持項羽的諸侯王。韓信則是更加簡單粗暴,直接帶兵橫掃北方,消滅那些堅定站在項羽那邊的諸侯王。
如此,楚漢戰爭打了兩年多以後,項羽那邊的支持者越來越少。等到垓下決戰開始之前,項羽那邊幾乎已經成了光杆司令,一個支持他的諸侯都沒有了。此後,劉邦直接召集幾大諸侯,一起對項羽完成合圍。項羽被圍了一段時間之後,補給斷絕,最後只能敗給劉邦。
而隨著項羽戰敗,接下來,幾個原本支持劉邦的諸侯王,就隱隱成了劉邦新的敵人。要知道,當時劉邦自己統治的漢政權,能夠直接控制的地盤,大概也就占整個天下的一半而已。剩下的那一半,基本上就歸幾大諸侯王和項羽了。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劉邦想要真正統一天下,就勢必要剪除這些異姓王。但這樣一來的話,如何剪除這些異姓王,就成了一個很有難度的技術活。如果貿然翻臉,很容易會引起這些諸侯馬上聯合起來,一起反抗劉邦。
要是那樣的話,剛剛平定的天下,肯定瞬間就崩了。
以劉邦的智力,自然不會選擇這種方案。所以,當時劉邦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所謂的『摻沙子,分化打擊』。
公元前202年,就在垓下之戰剛剛結束後不久,劉邦在幾大諸侯的推舉之下,正式稱帝。在項羽身死之後,放眼當時的整個中原地區,一共有九個人,可以稱得上是一方諸侯。
這九位分別是齊王韓信、衡山王吳芮、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韓王姬信、臨江王共尉,以及當時不太被視作中原勢力的南越王趙佗。
這九個人的地盤,如果加起來的話,其實比劉邦還要更大。所以,從項羽敗亡的那一刻開始,這九個人,就成了劉邦接下來的『首要針對對象』。對於這九大勢力,劉邦其實早就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早在項羽敗亡之前,劉邦就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
第一個被劉邦盯上的,是齊王韓信。
對於劉邦來說,韓信絕對是他統一天下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助手。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根本就不可能統一天下。之前劉邦在滎陽一帶和項羽正面對抗,韓信則是花了兩年的時間,橫掃北方,幫助劉邦逐漸拿下了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山東等地。
在韓信一路征戰的過程當中,劉邦其實也對韓信有所防備,生怕韓信背叛他。在楚漢戰爭期間,如果韓信真的反了,那絕對能給劉邦造成致命一擊。所以,在韓信橫掃北方的過程當中,每次打下一個諸侯國,劉邦就會在這塊地方上,找一個新的諸侯,讓這位諸侯幫他統治當地。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韓信不會徹底做大,同時也能保證這些地盤,都被劉邦所用,幫他一起打項羽。
就這樣,韓信不斷征戰,劉邦也就不斷在後面摘果子。直到最後,韓信打到山東地區之後,這時候韓信打下來的那些地盤,基本上已經被劉邦分乾淨了。只剩下山東這邊,因為當時韓信剛剛打下來,暫時還歸韓信控制。
所以,這個時候,韓信就開始跟劉邦提條件了,希望劉邦能夠封他為『假齊王』,以便他更好地安撫山東地區。劉邦當時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其實是勃然大怒。當時劉邦正在和項羽打正面對抗賽,打得非常艱難。所以在劉邦看來,韓信的這個要求,其實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
但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張良在旁邊踩了劉邦一腳,讓劉邦瞬間意識到,自己這樣做很不妥。如果這時候劉邦不封韓信為王,萬一韓信要是反叛了,那整個戰局瞬間就崩了。
所以,劉邦當機立斷,直接封了韓信一個真齊王,把整個山東,都給了韓信。得到齊王的位置之後,韓信總算是心滿意足,一邊盡力安撫當地,一邊火速帶著自己麾下的主力,南下幫助劉邦,一起圍毆項羽。
然後,就是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當中,劉邦為了打贏項羽,直接把麾下所有的軍隊,都交給了韓信指揮。這也是讓劉邦很無奈的一件事,此時的項羽雖然身處劣勢,但麾下精銳的戰鬥力還在。只有韓信,有能力徹底圍死項羽。要是換做劉邦自己來指揮的話,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垓下之戰當中,徹底滅了項羽的。
在韓信的指揮下,垓下之戰,項羽被圍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終敗給了劉邦。而項羽身死之後,這時候韓信手握數十萬精銳,瞬間就成了劉邦最大的威脅。
所以,垓下之戰結束之後,劉邦第一時間悄悄跑到韓信的帥帳,拿走了他的兵符,剝奪了他指揮軍隊的權力。
從後世的角度來說,劉邦這一手,未免有點卸磨殺驢的意思。但從劉邦的角度來說,這只能是叫做『防患於未然』。
而韓信被剝奪兵權之後,接下來,劉邦再次下令,改封他為楚王。
劉邦的這一招,實在是太妙了。
要知道,之前齊國這塊地盤,是韓信自己打下來的。這也就意味著,當時山東地區的很多地方官員,都是韓信的手下。如果放韓信回齊國,讓韓信輕易掌控了整個齊國。萬一韓信因為奪兵符這件事,再對劉邦心存不滿,起兵造反。以韓信的指揮能力,天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此時的劉邦,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韓信回齊國的。但同時,如果不好好安置韓信,又很容易引來其他幾位諸侯的敵視,說不定人家馬上就聯合起來反對他。
而把韓信封到楚國,既能堵住韓信的嘴,同時也能讓其他諸侯不至於因此牴觸劉邦。因為要論國家地盤,楚國其實比齊國更大,所以劉邦等於是給韓信升格了。
最妙的是,楚國不久前還是項羽的地盤。這也就意味著,就算韓信被封到了楚國,短時間內也沒能力起來造反,必須花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徹底控制楚國。而韓信控制楚國的這段時間,足夠劉邦做太多事情了。
就這樣,韓信吃了一個啞巴虧。而劉邦則是兵不血刃,接管了整個山東。此後的一年裡,劉邦開始迅速在山東地區,安插自己的人手。一年之後,當劉邦把人手安插得差不多了,劉邦又把自己的大兒子劉肥,封到了山東,幫他控制齊國。
如此,幾大諸侯王之中,威脅程度最大的韓信,暫時被解決了。
韓信之後,第二個被盯上的,是趙王張敖。
劉邦和張敖的關係,說起來也是有點複雜。張敖的父親張耳,早在很多年以前,就是劉邦的老朋友,當年秦始皇還沒徹底統一天下的時候,那會兒劉邦還很年輕。當時劉邦很仰慕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所以就外出遊歷,想要去信陵君所在的魏國看一看。
可惜的是,當時信陵君已經死了,所以劉邦轉了一圈之後,就找到了一個叫張耳的人。這個張耳,也曾經是信陵君的門客。而信陵君死了之後,他就學著信陵君的風格,也去養很多門客。當時的劉邦,就去了張耳家裡,去做張耳的門客。
但是後來,劉邦在張耳門下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回家了。不過,有這場遭遇,劉邦和張耳就算是有了老交情。再後來,二十多年以後,到了秦朝末年的時候,大家一塊起兵反抗秦朝。這時候劉邦從沛縣起兵,張耳也在邯鄲那邊拉起了一支武裝力量。
所以,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劉邦被封為漢王,張耳則是被封為常山王。楚漢戰爭開始之後,張耳則是始終堅定地站在劉邦這邊,幫著劉邦一起打項羽。很多人都知道,韓信曾經背水一戰,大敗敵人。而當時和韓信一起背水一戰的,就是這位張耳。
等到垓下之戰結束以後,張耳又主動擁立劉邦登基,做了皇帝。
這份情誼,實在是很厚重。所以,劉邦在考慮剪除幾位異姓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把張敖放在太靠前的位置上,而是想要最後處理張耳。
但接下來,很戲劇性的是,就在劉邦登基之後,張耳忽然病死了。至於死因,還真不是劉邦下得黑手,而是自然病死了。
這場變故,對於劉邦來說,自然是一個好機會。劉邦雖然很重視和張耳的情分的,但也不至於面對這麼好的機會,什麼都不做。所以接下來,劉邦直接把自己的嫡長女,也就是劉邦和呂雉所生的唯一一個女兒,魯元公主,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同時讓張敖繼承他爹的爵位。
如此一來,趙王就成了劉邦的女婿。做了劉邦的女婿,劉邦自然也就可以對趙國暫時放心了。但同時,劉邦也沒忘了往趙國這邊摻沙子。借著幫女婿治國的名義,往趙國這邊安插自己的人手。
第三個被劉邦解決的,是燕王臧荼。
臧荼也是秦末的眾多梟雄之一,當年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其中就有他一個,直接被封到了燕國這邊。再後來,韓信橫掃北方,臧荼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是韓信的對手,所以直接就倒向了劉邦,後來還派兵幫助劉邦打項羽。
不過,臧荼的這種投靠,顯然是權宜之計,並不是真的想要倒向劉邦。所以,就在劉邦登基之後的同一年,這一年劉邦開始大肆清理項羽的舊部,幾乎堪稱趕盡殺絕。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來,劉邦其實並不想玩分封制那一套,而是想玩徹底統一天下的那一套。
這時候臧荼知道,劉邦是絕對不可能放過自己的。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自己不是劉邦的人,這是他最大的原罪。
所以,在這之後,臧荼直接起兵造反,宣布燕國獨立了。
再之後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劉邦當時正愁沒理由收拾臧荼,此時臧荼造反,恰好給了他這個理由。所以接下來,劉邦直接親自帶兵,滅了臧荼。而臧荼這邊,原以為自己起兵之後,其他幾位異姓王會和自己一樣,一塊起來反抗劉邦。但是結果,等到他起兵之後才發現,原來那幾位諸侯王,此時都被劉邦用各種手段壓制住了。
所以最終,燕王臧荼毫無懸念地被劉邦消滅了。
臧荼被滅之後,劉邦並沒有取消燕國的國號,而是讓自己的發小兄弟盧綰,前來擔任燕王。這裡可能會有人問,當時劉邦為啥要讓盧綰做燕王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劉邦需要把幾大諸侯王,都換成真正的自己人。但偏偏但是劉邦能用得『自己人』,還真不算多。
對劉邦而言,真正的『自己人』,肯定都是老劉家的人。但問題是,當時劉邦的幾個兒子當中,只有老大劉肥,稍微大一點,所以後來就被劉邦封到齊國去了。而劉肥之後,老二劉盈當時才九歲,而且還是太子。至於其他孩子,那就更小了。
而劉邦的兄弟這一輩,劉邦他們家是兄弟四人,劉邦排老三。此時老大死了,老二和老四倒是還在世。但問題是,對於這哥倆,劉邦心裡其實有更重要的安排。至於說堂兄弟,不好意思,在劉邦心裡,那些堂兄弟,大概還沒有盧綰這個和他一起長大的發小,更讓他放心。
所以,燕國被平定之後,盧綰就被封為了燕王。
第四個被劉邦解決的,是臨江王共尉。
和其他幾位諸侯王不一樣。楚漢戰爭結束之後,此時存在的其他幾位諸侯王,大多都是劉邦這邊的人。他們在之前的楚漢戰爭當中,都是幫著劉邦,一起打項羽。唯有這位臨江王,算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任臨江王,名叫共敖,也就是這個共尉他爹。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時候,共敖也是揭竿而起,拉起了一支隊伍,後來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被項羽封為臨江王,地盤大概就在今天的湖北地區。
不過,之前劉邦和項羽正面僵持的時候,這個共敖就自然病逝了。而共敖死後,他的兒子共尉接班。共尉倒是也不傻,知道自己貿然參與到楚漢戰爭當中,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後來的戰爭當中,共尉直接帶著整個臨江國,成了中立派。雖然名義上是項羽的臣屬,但是卻沒派出一兵一卒,去幫項羽打劉邦。
可是共尉萬萬沒想到,他這樣做的結果,卻並沒有讓劉邦多麼感激他。劉邦其實也很清楚,既然共尉不是自己的人,繼續讓他做諸侯王,似乎也沒什麼必要了。所以,在把張耳變成自己的女婿之後,劉邦直接派自己的遠房堂哥劉賈,以及發小盧綰領兵,徹底滅了共尉。
滅共尉的這一戰,也是盧綰能被封為燕王的理由之一。而且,從這個人事安排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劉邦當時並沒有派出那些特別有名的漢初名將,而是派了盧綰和劉賈這種能力不太強的,但是卻算他心腹的人。
第五個被解決的,是長沙王吳芮。
吳芮也是一個奇人,據說吳芮的祖宗,就是那位春秋後期稱霸一時的吳王夫差。後來吳國被滅了之後,他們家祖上就去了楚國做官。再後來,秦朝開國之後,吳芮又通過學習秦朝法律,成了秦朝的一個縣令。
而到了秦朝末年的時候,吳芮也是趁勢而起,在鄱陽湖一帶占了一塊地盤。有趣的是,據說吳芮是秦朝末年的第一個秦朝官員。後來,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吳芮就被封為了衡山王。
等到楚漢戰爭開始之後,吳芮因為和張良的關係不錯,直接被張良說服,投靠了劉邦的陣營。轉投劉邦陣營之後,劉邦又把他從衡山王改封為長沙王,直接管理今天的湖南地區。
再之後,隨著劉邦稱帝,劉邦這時候也開始注意吳芮了。不過,吳芮在劉邦心裡的清除名單上,其實同樣很靠後。一來當時吳芮的地盤,太過靠南,在幹掉臨江王共尉之前,劉邦甚至和吳芮都沒有多少領土上的接壤。二來,劉邦當時清理的順序,主要還是先北後南。三來最重要的是,吳芮是個很識趣的人,劉邦對他的戒備心其實也比較低。
不過,即便如此,劉邦雖然沒直接對吳芮做點什麼,但還是先給吳芮埋了一個雷,生怕吳芮閒著。當時劉邦直接把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全都劃到了吳芮的治下。原本吳芮就控制了長沙郡和豫章郡,如果再加上這三個郡,那吳芮幾乎就成了所有諸侯王裡面,地盤最大的一個了。
劉邦這麼做,當然不是好心,而是為了坑吳芮。因為當時的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並不在吳芮手裡,而是在那位南越王趙佗的手裡。
有關趙佗的事情,我們最後再說,再說吳芮。當時劉邦這麼做,其實就是想用一個陽謀拖住吳芮。反正我名義上把地盤給你了,如果你想要擴張,那你就自己去打。當時劉邦的算盤其實打得很好,在他看來,吳芮根本無法拒絕地盤的誘惑,肯定會和趙佗開戰。
如此一來,等到吳芮和趙佗兩敗俱傷之後,劉邦在出手摘桃子,自然就能一舉兩得,一戰定雙王。
可是劉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看似無解的陽謀,最後卻被吳芮給破了。吳芮破這個陽謀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吳芮直接躺平了!
雖然被劉邦封了五個郡,但是對於那三個沒到手的郡,吳芮是一點想法都沒有。吳芮不光沒和趙佗開戰,反倒是積極和南越國那邊搞好關係,兩國邊境一派祥和。而且,吳芮還在南方宣揚『和平共處』的思想,大力推廣高產水稻的種植技術。
除此之外,吳芮還主動把自己的地盤,劃出一部分,交還給劉邦,讓劉邦直接派人接管。就連手裡的軍隊,吳芮也交出了很大一部分,直接交給了劉邦的堂哥,也就是那位之前和盧綰一起征討共尉的劉賈。
如此一來,劉邦反倒是覺得有些尷尬了。起初劉邦還以為吳芮是裝作如此,多次進行試探。但結果,幾次試探之後,劉邦終於發現,這哥們似乎真的是打算徹底『躺平』了,真的是一點野心都沒有。
更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劉邦稱帝不到兩年之後,吳芮忽然和自己的愛妻同時無疾而終,巧合得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後來很多人都說,吳芮當時其實並沒有死,而是借假死脫身了,和自己的愛妻成了一對神仙眷侶,就此遠遁江湖。
正是因為吳芮如此識趣,後來吳芮這一脈,就成了漢朝幾個異姓諸侯王當中,唯一一個善終的異類。而長沙國也一直傳到漢文帝時期,傳了整整五代人。直到第五代的時候,當時的長沙王沒有後人,所以就被漢文帝收回了封國。不過,第五代長沙王雖然絕後了,但吳芮卻有其他的後人。據說直到今天,吳芮依然有很多人存世。
作為幾大異姓諸侯王當中,唯一一個善終的異類。吳芮能夠得到這個結局,還真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他身後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謀聖張良。據說張良和吳芮的私人關係非常不錯,所以漢朝開國之後,張良隱退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長沙國,在吳芮他們家住了一段時間,所以後來吳芮才會做那些事情。
所以,很多人都說,吳芮能夠善終,其實是託了張良的福。
不管到底真相如何,總之,被吳芮這麼一搞,長沙國這邊,劉邦也就不用多費心了。第五個異姓諸侯王,也被解決了。
第六個被解決的,是那位韓王姬信。
對於這位韓王姬信,很多史書上都叫他韓王信,所以很多人都會把他和韓信弄混。實際上,這倆人還真沒什麼關係,只是恰好重名而已。這位韓王姬信,是妥妥的當年韓國王族的後人。至於兵仙韓信,那就真不知道他祖宗是誰了。而當年的韓國王族,是妥妥的周武王的後代,人家其實姓姬。
為了方便區分,所以這裡我們稱呼他為『韓王姬信』。
姬信作為當年韓國王族的子孫,在那場秦末大起義當中,自然也是起兵反秦了。不過,因為他沒跟著項羽一起打那場巨鹿之戰,也沒跟著項羽一起進入關中。所以在那場大封十八路諸侯的盛宴當中,他並沒有被冊封。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姬信就直接站到了劉邦這邊。而韓信掃平北方之後,劉邦急需韓國舊貴族,幫忙統治韓國故土。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被劉邦封了一個韓王。
姬信在劉邦的消滅名單上,也算是比較靠後。因為他所在的韓國,實力確實不強。所以,劉邦直到陸續收拾了幾個諸侯國之後,這才輪到他。而當時劉邦對付他的策略,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借刀殺人。
劉邦借的這把刀,就是北方的匈奴。
當時劉邦直接把姬信封到了山西北部,這地方在漢朝初期的時候,就是直面匈奴的最前線。所以,公元前201年,匈奴南下之後,姬信統領的韓國,首當其衝。面對強大的匈奴,姬信自然是擋不住,只能向劉邦求情。劉邦倒也沒說不管,而且也確實出兵了,但是卻走得異常緩慢,擺明了要把他往死了坑的節奏。
所以,這時候的姬信,也回過味來,知道劉邦的意思了。當時姬信率領自己麾下的軍隊作戰,最後被匈奴大軍圍了起來,只能轉投了匈奴。而劉邦這邊,得知姬信轉投匈奴之後,這才終於快馬加鞭趕來,很快就擊潰了姬信麾下的軍隊。
此戰之後,姬信不得不逃往北方匈奴那邊,後來在匈奴和漢朝的戰爭當中,被漢朝幹掉。而劉邦這邊,幹掉了韓國之後,直接正面和北方的匈奴交手了一次。當時的匈奴,正處於冒頓單于的統治下,正處於極盛期。所以接下來,雙方短暫交手之後,劉邦直接被冒頓單于圍在了山西大同城外的白登山上。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這場白登之圍的結果,是劉邦答應和匈奴和親,並且給了匈奴很多好處,這才讓匈奴撤兵。熟悉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場戰爭當中,劉邦被匈奴人圍了七天七夜,直接導致後來漢朝和匈奴上百年開始和親,影響絕對是相當深遠的。而這場戰爭開始的原因,其實就是劉邦想要剪除韓國。
而韓國被消滅之後,接下來,劉邦親手冊封的異姓諸侯王,就只剩下了韓信、英布以及彭越這三位。
對於這三位異姓諸侯王,劉邦對付他們的時候,明顯要比對付其他諸侯王更謹慎。
因為這仨人實在是太能打了。
這三位異姓王,號稱是漢初三大名將。當年楚漢戰爭的時候,劉邦在正面對抗項羽,就是靠著英布騷擾項羽的後方,彭越幫忙騷擾項羽的糧道,韓信在北方打野,所以劉邦才能正面對抗項羽。
如果沒有這仨人,劉邦想要正面抗住項羽,還真有點困難。
所以,對於這三位超一流的名將,劉邦是極為謹慎的。別看當時劉邦已經解決了好幾位諸侯王,可是這三人要是真聯合起來了,那還真夠劉邦喝一壺的。弄不好的話,整個漢朝被他們徹底打崩了,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評價,其實一點都不誇張。因為當時劉邦手底下的那些將軍,還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達到他們三人的水平。所以,劉邦才會把他們放到最後解決。而對付這三位異姓王,劉邦很清楚,自己絕對不能力敵,只能智取!
不能力敵,是因為如果真的開戰的話,劉邦真沒有贏得把握。
三位異姓王當中,劉邦首先挑中了韓信。韓信自從被劉邦改封到楚國之後,這幾年一直在楚國這邊兢兢業業,強化統治,此時劉邦也認為到了該摘桃子的時候。所以接下來,劉邦玩了一個花招,他打著出遊的名義,來到了楚國邊境的陳縣時,讓韓信來拜見他。而韓信來了之後,他直接給韓信扣了一頂『疑似謀反』的帽子,然後剝奪了他的楚王爵位,沒收了整個楚國,改封韓信為淮陰侯。
再後來,所有人都知道,韓信被劉邦帶到京城之後,最終被呂后處死。一代兵仙,最終死於女子之手。但從根本上來說,真正解決韓信的,還是劉邦。
只靠一個小花招,就能解決一代兵仙。劉邦這手段,簡直是神了。
至於楚國這邊,劉邦則是派自己的四弟過來,接管了整個國家。楚國在幾大諸侯國當中,算是最重要的一個,所以劉邦自然會安排自己最信任的人。劉邦的這個四弟,在老劉家也算是最優秀的一個。不同於劉邦的流氓匪氣,他是一個讀書人。
後來,這位劉老四到了楚國之後,果然把楚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也沒因為韓信被抓而搞出什麼亂子。很多很多年之後,當漢朝都已經滅亡多年之後,這個劉老四有個後代,再次起兵橫掃天下,但是結果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真正統一天下,最後反倒是開啟了南北朝時代。
那個人,叫劉裕,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的開創者。
韓信被除掉之後,接下來的彭越和英布,此時雖然意識到了危險,但是也無可奈何了。因為對於這兩位頂級名將,劉邦同樣是早有準備。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劉邦雖然一直沒有動他們,但是私底下,劉邦卻一直在不斷地向他們的封國內摻沙子,安插自己的人手。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就算他們想要帶著自己封國內的軍隊,起兵反抗劉邦,也根本做不到。如此,解決了韓信之後,劉邦隨意設了個局,讓彭越麾下的人首先告他謀反,然後劉邦出其不意的派人抓住了他,並且將其流放。在流放彭越的路上,呂后再次給他設了個局,最終以謀反為名,直接幹掉了他,並且把他砍成了肉醬。
彭越被殺之後,對於僅剩的英布,劉邦就更加簡單粗暴了。劉邦直接派人把彭越的肉醬送給了英布。此時的英布,收到這份特殊禮物之後,不反也得反了。最終,在劉邦的逼迫之下,英布不得不造反。但結果,此時的英布已經是獨木難支,在漢朝強大國力的鎮壓下,最後還是被劉邦輕鬆解決。
最終,英布戰敗之後,逃往南越國,但途中被人截殺而死。
至此,漢朝初年,劉邦所封的幾位異姓王,全滅。
當然,這場解決異姓王的鬥爭,還有一個尾聲。那個劉邦的女婿,趙王張敖,雖然成了老劉家的親戚,但是劉邦依然沒有放過他。在解決彭越和英布之前,劉邦就路過他的領地,然後發生了一樁莫名其妙的謀反案。最終,劉邦把他帶回了京城,廢了他的趙王之位。但是因為他是自己女婿的原因,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改封為宣平候。
還有那個劉邦的發小盧綰,如果說劉邦這輩子只有一個朋友的話,那這個朋友很可能就是盧綰。但即便這樣,兩人的友情也沒能經受住權力的考驗。後來,因為一系列陰差陽錯,劉邦誤以為盧綰要謀反,而盧綰得知此事以後,直接帶著全家跑到了長城邊上,希望得到劉邦的准許,前往長安解釋一下。
但遺憾的是,這時候劉邦身體已經不行了。此後不久,劉邦病逝。得知劉邦去世的消息之後,盧綰知道,接下來呂后掌權之後,自己就算回去了,肯定也解釋不明白。因為就算呂后相信他沒有謀反,也會以此為藉口殺了他。
所以最終,盧綰直接帶著全家,逃往匈奴,最後死在了草原上。
隨著盧綰身死,異姓王就算是徹底從漢朝消失了。
當然,要說徹底消失,也不太對。因為當時在最南邊,還有一個南越王趙佗。
和其他幾位異姓王不一樣,趙佗原本是秦朝官員,當年曾經奉秦始皇之命,前往嶺南征服當地。但結果,趙佗前腳剛把嶺南打下來,後腳秦朝就崩了。所以在這之後,趙佗不得不留在當地,割據嶺南建立了南越國。
而漢朝開國之後,劉邦雖然也想收復南越,但是奈何南越國當時實在是太遠,劉邦也覺得鞭長莫及,強行征討難度太大,所以只能暫時默認南越國自立一方,只要名義上對漢朝稱臣就可以。
直到漢武帝即位,漢武帝打垮了匈奴之後,然後才徹底騰出手,收復了南越國,但那已經是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這就是劉邦平定漢初異姓王的全過程。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11/3 下午 09:49:11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