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
講到這個地方,想起一個公案。
從前有一個人,他做很大的官,也護持三寶,給三寶做護法,他也學《法華經》這部經典;可是《法華經》有七卷二十八品,在前邊這三卷半,他很快就都記住了,後邊那三卷半,他怎麼樣讀也記不住、也背不出來。自己覺得很奇怪,怎麼前邊這一半就能記得很清楚,後邊怎麼就這麼難記呢?念了也不會。
在當時有一位善知識,他有宿命通,人前生是做什麼事情來的,他一看就知道。這位大官於是到廟上請問這一位善知識,很好奇的,就問:“人人都有種種的因緣,我對於這部《法華經》非常歡喜,相信這經的道理;可是只前半部我記得很清楚,後半部卻沒有法子背得出來,這是一種什麼因緣呢?一部經,怎麼只對前半部很熟似的,後半部就不知道了、讀不出來了?”
這位善知識為他入定一觀察,就對他講:“你這個因緣是很特別的!你前生是人家送到廟上放生的一頭牛。在農歷六月六日那一天,廟上都要把經典搬到外面去曬一曬,不令經書發霉,或被蟲子吃掉;用太陽來把經書曬干,蟲子就不咬了。
在曬經的時候,這放生的牛就走到曬《法華經》的地方,用鼻子聞這《法華經》上半部,而下半部因為沒有在那個地方,就沒有聞到。你因為只聞了上半部《法華經》,所以你對於上半部《法華經》就很有緣的,記得很清楚;下半部因為你沒有聞著,所以你就記得不清楚。”
這個做大官的,在一開始聽見這種的因緣,就很不高興,說:“你怎麼說我是一頭牛?你有什麼證據?”善知識對他說:“你要證據嗎?在我廟後邊有一個墳,那頭牛死後,就埋到那個地方。當時的方丈和尚也是得到宿命通的,他一看這頭牛將來會生到什麼地方,姓什麼、叫什麼,他詳詳細細地寫在白布上,和這牛就埋在一起。你若不相信,可以把那個墳打開!”
把牛的墳打開了,那裡邊果然有塊白布,是以前方丈和尚寫的說明,那個名字,就是現在這個做官的名字。善知識對他說:“為什麼你做官呢?也就因為你前生幫廟上種過田、耕過地,所以你今生就做官了!”
由這一件事情來推察,在廟上做工的人,來生都會做大官的;為什麼?就一頭牛為廟上做一點功德,今生都做了大官,何況我們人!所以我們人要護持道場,來給道場做一點功德,這是很要緊的一種因緣。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 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