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智隨法師:印光大師法要 肆、彰念佛實益

您是本帖的第 58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智隨法師:印光大師法要 肆、彰念佛實益
jonscott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50
積分:1859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1年9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onscott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智隨法師:印光大師法要 肆、彰念佛實益

智隨法師:印光大師法要 肆、彰念佛實益

《印光大師法要》
--肆、彰念佛實益 

一、現世利益

重在往生  亦有現益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非念佛於現世了無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師,日課十萬聲觀音聖號,後於世間經書,悉皆不讀而知。當看《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方可知念佛之妙。(增廣上.覆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一歷耳根  即種善根

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兩兩比較,故勝於念經多多矣。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歷耳根,即種善根。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三編下.淨業社開示法語)

念佛一事,約現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於後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起修持者。故古人大建塔廟,欲一切人見之而種善根。此一句佛,在八識田中永久不滅。佛在世時,一老人欲投佛出家,五百聖眾,觀其八萬劫來,毫無善根,拒而不納。其人在祇園外號哭,佛令召來與之說法,即證道果。五百聖眾,莫明其妙,問佛。佛言:「此人於無量劫前,因虎逼上樹,念一句南無佛,遇我得道,非汝等聲聞道眼所能見也。」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為彼說,彼聽得佛號,亦種善根,聽久亦有大功德。

無錫近來念佛者甚多,一人會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聽念佛聲。後其子將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處去,你把你的佛與我,我就到好處去了。」其父雲:「我不念佛,哪有佛?」其子曰:「你佛多的很。你只要說一聲,我就好去了。」其人曰:「那隨你要多少,拿多少。」其子即死。自謂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謂:「汝做菜時所住之屋,近念佛處,日日常聽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此系無心聽者,若留心聽,功德更大。念經則無有重文,不能句句聽得明白。即留心聽,亦難清楚,況無心乎?可知念佛之功德殊勝。(三編上.覆張覺明女居士書九)

凡有所求  皆可如願

今之世道,乃患難之世道。倘肯至誠念佛,決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受危險也。凡有疾病,或遇凶禍,或求兒女,均宜至誠念佛,決定可以如願。(三編下.覆周陳慧淨居士書)

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華言普生,亦雲總治,以普生總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萬四千煩惱,亦復如是。所以念佛法門,包羅萬象。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諸法,無不還歸此法界。以其為諸法總持,故得無法不備,無機不收也。佛唯欲眾生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然眾生根機不一,心願各別。或有眾生求福、求壽、求財、求子等,只要心誠求之,有求必應。此雖是世間法,然接引下根,漸種善根,故亦滿願。若論佛之本意,唯欲眾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臨終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便出三界輪回之苦。從茲漸進,以致成佛,方為念佛究竟實義。(三編下.淨業社開示法語)

至誠之極  方有感應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為現在椿萱求福壽,為過去祖祢求超升,均無不可。然須至誠之極,方有感應。若泛泛悠悠,則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三編下.覆馬宗道居士書一)

真能念佛  自得福報

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向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增廣上.與陳錫周居士書)

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非念佛不能消滅災難也。(三編上.覆寧德晉居士書九  廿一年七月十四日)

身心等病  無有不治

萬德洪名常憶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續編下.楹聯/如意寮)

念佛功德,不但能往生西方,並能消除奇災橫禍。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若至誠念佛,久之皆得痊愈。以醫者只能醫病,不能醫業。唯念佛則身病心病,無有不治也。(三編下.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  丙寅七月)

一聲佛號  即無危險

大危險中,一聲佛號,即無危險。可知從前儒者謗佛之自誤誤人,其罪深且大也。既一念即蒙加被,則臨終之往生,亦可無疑,而固當極力提倡也。(三編下.覆慧衷居士書)

只要稱念  無不蒙益

現在時局危險,當令一切人,同念佛及觀音聖號,以作預防。果肯志誠常念,必蒙其加被。縱大劫難逃,大家同歸於盡,念佛之人,當生西方。或信願未至真切,亦多生善道。切不可謂不能免劫,便是白念。須知今生所受之苦樂,乃前生所作善惡之因所感召。今生所作之因,又為來生所受善惡果報之因。以念佛為因,則生西方;以殺、盜、淫為因,則墮三途。此必定之理事也。(續編上.覆戰德克居士書二  民國二十六年)

目今時局,危險萬分。戰事若發,全國無一安樂處所。即兵不到之處,土匪之禍,比兵更烈。當令一切老幼男女,同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除此之外,別無良法。小災當可逢凶化吉。即大家同歸於盡,念佛之人,當承佛力,或生西方,或生善道。切不可謂既不能免死,則念佛便為無益。不知人之受生為人,皆由前世所作罪福因緣,而為生富貴貧賤之張本。念佛之人,有信願,當可往生。即無信願,亦不至墮落惡道。何可不念,以自誤誤人乎哉?(續編上.覆念佛居士書)

非但消災  亦免產難

念佛之法,於人之「生」與「死」,均有利益。世獨知「臨終助念」之益,而不知「臨產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殒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將產三四月前即念,或臨產始念,均得安然而生。若難產之極,將及殒命,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即安然而生。切不可謂此時裸露不淨,念之恐有罪過。須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圊廁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決不以彼衣服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棄之不救。菩薩救眾生之心,深切於世之父母愛兒女之心,奚啻百千萬億恆河沙倍。是以臨產之婦,能朗念菩薩名號者,為極靈極效之最上妙法。不但無罪過,且令彼母子,同得種大善根。此義系釋迦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不慧杜撰。凡有念者,無不安然而生。(續編上.覆周伯遒居士書)

女人常念佛,則可免產難。若臨產當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便可安然而生。即難產之極,人已將死,教令念觀音,並照應者及家中諸人,同大聲念,無不立刻,安然而生。當以此話,遍告一切人,則不但無產難之苦,且所生兒女,通皆賢善。切不可謂裸露不淨,念恐得罪。須知此系無可奈何,非能恭敬潔淨,而不肯恭敬潔淨者比。只取心誠,勿計外相。(三編上.覆周善昌居士書一)

【注】

大師一貫主張「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更有言:一心念佛,成佛有余,況其他乎?何以處處又勸人念觀音菩薩?甚至有「念佛一萬、念觀音五千」之說?尤其是對世間利益如遇難、生產時,無不以念觀音是勸。通觀大師《文鈔》,自知其良苦用心。大師於〈覆寧德晉居士書〉中言:「一心念佛,無事不辦。而觀音慈悲尋聲救苦,當此極苦之時,令念觀音,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經中於救苦救難之事,絕少發揮。觀音救苦救難之事,則大乘經中屢屢發揮。如《法華經.普門品》,《楞嚴經》第二十五觀音《耳根圓通章》,《華嚴經.善財參觀音章》,《大悲經》則專說(大悲咒)及觀音救苦之事,《悲華經》說觀音因地發願救苦之事,其他經中說者甚多。因此因緣,世無不知觀音救苦救難者。當此大劫,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識)念佛則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識)以經中未曾說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觀音也。汝何可以佛與菩薩果位神通等較量乎?」緣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故令念觀音也,此即大師對「下等人」別開之方便也。若已知佛之威神功德,已願往生淨土之行人,則不必如此,但一心念佛可也。觀大師雲:「彌陀是主,觀音是賓。彌陀如國王,觀音如冢宰」,其義自明。

護國息災  共業可轉

此次法會之目的,為護國息災,但何以方能達此種目的?余以為根本方法,在於念佛。蓋殺劫及一切災難,皆為眾生惡業所感。人人念佛,則此業可轉。如只有少數人念佛,亦可減輕。念佛法門,雖為求生淨土,了脫生死而設,然其消除業障之力,實亦極其巨大也。……

人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然此尚非究竟法,何為究竟法?是在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並須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則國運可轉,災難可消。蓋今日之災難,皆大家共業所招。如人人念佛行善,則共業可轉,而劫運可消。如一二八滬戰時,念佛之人家,得靈感者甚多。彼自己單修,尚得如此靈感,況人人共修者乎?故知:國難亦可由眾人虔懇念佛挽回也。……

本會是護國息災法會,余以為但息刀兵水火之災,尚非究竟,須並息生死煩惱之災,乃為徹底辦法。吾人昧己法身,斷佛慧命,可悲可痛,較之色身被禍,何止重百千萬倍。故必能護持法身慧命,斷生死煩惱,方算盡息災之能事。(三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念佛之樂  真念自知

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須至誠懇切,攝心而念,不可著外境相。(增廣上.覆馬契西居士書四)

雖是平淡  必有進益

念佛最初之親切,如貧人乍食美味,不知有多少香美。及食之久久,亦平常無奇。但不以此平淡為非,久之必有進益,固不必以此為欠。(三編下.覆鄭慧洪居士書四)

常念彌陀  心地自開

念「南無阿彌陀佛」,乃「消除業障,轉凡成聖」之妙法。果能常念,則心地自然開通,知見自歸正理,而讀書作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難世道,念之則便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利益不能盡說。(續編上.覆寧德、恆德居士書  民國二十年)

熏無明業識  成智慧德相

以佛之萬德洪名,熏己之無明業識,熏之久久,則即無明業識,成智慧德相。清涼國師雲「凡夫颛蒙念佛,念至其極,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者,此之謂也。況以深信切願感佛,佛以慈悲誓願攝受,故得感應道交,萬修萬去矣。如來之慈,法門之妙,無以復加。(續編下.婺源翀田佛光分社發隱  民國二十年)

此間念佛  西方蓮生

祇園始經營,天界之宮殿已現。
佛念才發起,淨土之蓮花即生。

(增廣上.杭州石經山彌陀寺募修葺殿堂寮捨並浚放生池疏)

此間發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倘精進不退,則其花漸見廣大。待至其人臨終,佛與聖眾,即執此花,接引往生。(增廣下.汪含章夫人往生記)

【注】

此明念佛時,即業成時,所謂「平生業成」也。故念佛人當作得生想,往生非待臨終方定,信受念佛之時,即西方蓮生之時,即往生決定之時。如大師所雲:「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此義古德多有闡釋,法照禅師雲: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蕅益大師雲: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徹悟禅師雲:

念佛時,即見佛時,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

「平生業成」源於第十八願,所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昙鸾大師釋曰:「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可謂彌陀成佛之時,即眾生往生決定之時,只要歸命念佛,則機感相應,業事成辦矣。

現生消業  臨終來迎

但肯生真信,發切願,稱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決定可以現生消除惑業,增長善根。臨命終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實為千生萬劫所不易遇之無上大法也。(三編下.覆慧淑慧慶兩女居士書)

凡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外而鄉黨、鄰裡、親戚、朋友,皆當為說念佛之利益。現生則消除災障,增長福壽;命終則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續編上.覆金益平居士書二)

回向父母  決定往生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但能懇切至誠念佛,自然消除罪業,增長善根。超度先亡,俱生西方。何不可雲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又問當如何修,能令父母往生西方?汝如此問,太不明理。念佛之人,每日早晚,尚須以己修持功德,回向四恩三有,並及法界一切眾生。何況父母,而不能令往生西方?但須恭敬至誠之極,又須發普度一切眾生之心。凡一切有緣之人,皆以此法相勸。以自己修持之功德,及回向一切眾生之功德,及勸人之功德,為父母回向,決定能令父母往生。然須真實力行,方可。若泛泛悠悠,非無利益,恐未必即能往生也。(三編上.覆陳蓮英女居士書)

念佛濟孤  何可勝數

夫古今缁素名人,以誦經念佛濟孤者,何可勝數。徐君未必不聞其事。《樂邦文類》第四本,五十八九頁,臨終請僧念佛二次,即獲往生。由此令宗門大老,發心念佛。可知佛慈廣大,有願必從。固不計久修暫修,等垂攝受也。(三編下.覆劉觀善居士書一)

溺人之處,常有人溺,即所謂求替死鬼者。當於其處,立一木標,上用極厚白洋鐵板,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遠,要能經久,可息此禍。以刻此字之人之慈心,感佛之慈光加被,以後決保無有此禍。即此可見佛慈悲力,不可思議。(續編上.覆崔德振居士書四  民國 二十一年)

二、當來利益

佛法深益  當在往生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三編上.覆陳士牧居士書六乙丑六月初二)
念佛一法,乃佛普度一切眾生之最大法門。若有危險,念之即可逢凶化吉。無事時念之,則可消災增福。然必須要求生西方,方為究竟大利益。(三編上.覆慧明居士書)

現世利小 往生利大

令正既知求僧念佛延生,又當自己常念佛,以求往生。若止靠人求延生,不知求阿彌陀佛,於自己壽終時,接引往生,則是見小而失大。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殁後,均有不可思議之利益。昨一女弟子來,為一姓汪女弟子帶些食物。言汪氏前兩月,一日初黑,忽來二十余強盜,各持手槍來搶。其屋樓上下住七家,彼在樓中間。因將電燈息卻,其夫妻跪佛前求。而佛前之燈,若有一人吹滅。強盜打門不開,遂不打。余六家通搶了,唯彼未失一物。可知念佛之人,平常尚能逢凶化吉。況臨命終時,往生西方之利益,比此大得不可說其形相倍數乎?當勸彼常念為幸。(續編上.覆劉德護居士書  民國二十年)

往生西方  勝於得道

切不可妄想得道,得神通。但一心念佛,復以此勸人,則雖不得道,尚可勝於得道。以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續編上.覆楊樹枝居士書三  民國二十年)

一生西方  即入佛境

既往生已,惑業苦三,悉皆消滅。喻如片雪當於大冶洪爐之上,未至而化。以西方乃佛菩薩境界,凡夫到此,凡念不期斷而自斷。(三編下.覆周文珊居士書一)

既得往生,則惑不期斷而自斷,德不期證而自證。譬如洪爐片雪,未至而化。德人觌面,鄙念全消。(增廣下.紹興何阆仙家慶圖序)

一生西方,即入佛境界。凡心已無,佛慧日開。較比參禅研教,大徹大悟,深入經藏者,勝過無量無邊倍矣。(三編上.覆郁連昌昆季書  民國廿九二月初二)

【注】

西方淨土,彌陀願力所成,最極清淨。凡是生彼國者,蒙彌陀平等光照,願力等攝,同入正定之聚,同得虛無之身,光壽無量,所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此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功德也,雖是凡夫,一生淨土,則「惑不期斷而自斷,德不期證而自證」、「凡心已無,佛慧日開」。天台依自力修行深淺而有四土之判,影響深遠,多執此論。觀大師此言,即知極樂淨土異於諸佛國土,不可以常途教道而為論說。若權以四土之論觀之,則極樂淨土亦如蕅益大師所說:圓淨四土,圓受諸樂,非由漸證。善導大師別判極樂為報土,彌陀為報佛,意更明了。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彌陀報土,光壽同佛。凡夫入報,等同佛受,乃此法門橫超不可思議之處,亦是極樂淨土異於十方佛土之處。一切法門,無此力用,無此方便。極樂淨土可謂性修圓滿、法爾自然之境,如善導大師雲:「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極樂淨土既是平等一味,受用同佛,何故經言有「聲聞、菩薩、天人」之別,乃至三輩九品等?《大經》雲: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故知:因順余方,故言差別;若論實際,則平等一味。此釋迦說法之至極善巧也。法然上人雲:

極樂九品非彌陀本願,四十八願中所無;此是釋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惡人同生一處,惡業之輩易起慢心,故顯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惡人降下品。應速往生,以見其實。

淨土常有「帶業往生」之論,人多曲解其義,以為凡夫會將業帶至淨土而形成九品之別。輪回之業何能帶於淨土,大師雲:

約在此界,尚未斷惑業,名帶業。
若生西方,則無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

此可除吾人之疑也。淨土一法,最極難信,一則因其往生極易,二則因其果德至圓。學修淨土,於此極易極速、至頓至圓之法,須多用心,詳觀三經之文,會通祖師之釋,自知其微妙深義。

深達實相  直契寂光

知佛所知,即持名而深達實相。
住佛所住,生同居而直契寂光。

(三編下.寧波寶慶寺念佛堂置田碑記 代益舟師作)

托質蓮胎,離險道以安居寶所。
聞法授記,由同居而頓證寂光。

(增廣下.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

【注】

淨土法門,善導判彌陀為報佛,極樂為報土。因相關教典曾一度失傳,後來祖師,未睹此義,多借他宗教義判釋淨土,以四土之判者居多,印光大師亦承有此義。然觀大師此言,則知極樂淨土,若以同居土視之,則迥異於通途所說之凡聖同居土,極樂可由同居而頓證寂光,此橫超之不可思議也。《要解》亦有此義,所謂「同居眾生,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也。此義與善導大師「五乘齊入,凡夫入報」思想有潛通之處,淨業行人,當特別著眼。

功德智慧  究竟現前

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蓮花化生  無有眾苦

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谛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增廣上.與陳錫周居士書)

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花化生。一從蓮花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三編上.覆葉福備居士書一)

淨土利益  非佛莫知

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隨心所現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譬如虛空,寬廓廣大,包含一切森羅萬象。世界雖數數成,數數壞,而虛空畢竟無所增減。汝以世間之樂,難極樂之樂。極樂之樂,汝未能見。虛空汝雖未能全見,當天地之間之虛空,汝曾見過改變否?須知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釋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願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滅之樂。以根身則蓮花化生,無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則稱性功德所現,無成住壞空之變。雖聖人亦有所不知,況以世間生滅之法疑之乎?(增廣上.覆馮不疚居士書)

淨土利益,非佛莫知。是以《華嚴》於已證等覺之後,尚復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觀經》於將墮阿鼻之時,念未十聲,即預九品。誠所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始乎此,而歸極乎此耳。普願同倫,各生正信。(續編下.重訂西方公據序  民國十九年)

轉自台灣學佛網 http://www.xuefo.tw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1/3 上午 09:22:41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7
積分:59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2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1/17 上午 08:10:04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406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