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班超離任前的一番肺腑之言竟被繼任視為廢話,結果西域沒了
總結班超的一生,應無愧於「世界之大英雄」這個稱號,自古以來,有誰能在幾乎沒有任何國內援助的情況下,將實力外交與強勢外交發揮到極致,以三十六人橫行諸國,取其君,欲殺則殺,欲擒則擒,前後更立六國國主,奇智神勇層出不窮,而烏合一幫多民族雜牌軍,轉戰北道,最終克定萬里,征服西域五十餘邦,力挫中亞霸主貴霜,使之誠服,同時溝通西亞列國直至地中海沿岸?
班超,只有班超。這一個性格極複雜的鐵腕人物,有時氣壯山河義薄雲天,如抗旨而孤身留疏勒;有時仁慈寬容為人厚道,如義釋兜題、李邑之舉;有時又殺伐決斷冷酷而狡詐,如數次誘殺西域反王。或許,在西域這樣一個複雜莫測的地方,也只有班超這樣複雜莫測的人才能在其中左右逢源、閒庭信步吧!
正因為如此,漢朝的西域事業離不開班超,班超活了七十歲,就有三十年奮鬥在西域,是中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西域都護(一般只有三到五年)。只可惜老天沒再多給他幾十年的時間,否則整個世界必將產生更加令人無法想像的變化與變革,那他就不僅是一個傳奇,而將成為一個神話了。
但班超畢竟是人,是人就要老、就要死;而這樣一位國家大英雄,在臨死前向朝廷苦苦哀求,想要落葉歸根,只願生入玉門關;誰又能忍心拒絕?
於是朝廷千挑萬選,給班超選了一個繼任者,那就是已在高昌壁(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餘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屯兵了近十年的戊己校尉任尚。
任尚此人雖稱不上一位名將,但也算是一位出色的將領,其軍事能力和軍事經驗那都沒得說。他曾作為護羌校尉鄧訓的長史,輔佐其平定羌亂;並曾擔任耿家名將耿夔的司馬,與其率領八百特種部隊,出居延塞五千里,深入今日的俄羅斯,將北匈奴滅國,創中國遠征記錄;之後又與長史王輔深入天山,擒斬北匈奴餘孽於除鞬。
這些完美的軍事資歷,讓任尚一路升任烏桓校尉、戊己校尉,乃至西域都護。所以朝廷對任尚,還是很有信心的:即使任尚能力比班超稍微差一些,但如今西域之形勢也比三十年前好多了,幾個大國的君主都被班超換成了親漢派,且大多數國家都派了自己的王子在洛陽為質;相信只要任尚不出大錯,西域也就出不了大亂子。
公元102年春,班超終於要啟程回國了,其繼任者任尚趕緊前來拜見,履行交接手續。班超鄭重其事將西域都護符節交給任尚,神情肅穆的囑咐他,現在整個西域就交給你了,好好干啊,小伙子!
任尚一聽這話,趕緊趁機向班超請教一下:守護西域,到底有何秘訣?
任尚道:「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而鄙人猥承君後,任重慮淺,宜有以誨之。」
班超低頭沉思了許久,這才語重心長,道出一番經典名言:
「吾年老失智,而任君屢當大任,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願進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來此撫馭,他不足慮,只性太嚴急,還宜少戒。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
這諄諄告誡,既熟知塞外人們的性情,又明白任尚的性格弱點,還提出了解決之道,不可謂不老辣,但是任尚不這樣看,他在班超離開之後,對自己的親信們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在他看來,這話也太簡單了,根本不像什麼奇謀,和家常有什麼分別?對任尚而言,如果簡單,自然是不需聽的。
只是事實上真理會打他耳光,打得還很響。
延平元年(106年)九月,西域各國背叛東漢,在疏勒攻打任尚,任尚上書朝廷求救。恰逢朝廷任命的西域副校尉梁慬到達河西,朝廷便命令梁慬率領河西四郡:敦煌、武威、酒泉、張掖的羌、胡騎兵五千人急速前往救援任尚。梁慬還沒有到達,任尚已經解圍。朝廷將任尚召回問責,以騎都尉段禧接任西域都護之職。
當時西域都護段禧,雖然保有龜茲,可是,其他各國仍然抵制。此時的漢軍,只有這一個據點,跟本土是完全斷絕,連份報告都沒法送出來,對西域已經完全失控,只得又撤出西域,匈奴餘孽之勢力趁機進入天山,重新控制車師地區,從此絲路再次斷絕,史稱「三絕」。
漢和帝無語了,難道西域還真的一刻也離不了班超?這一味的消極退守, 也沒圖得省事和安寧, 反讓匈奴人得寸進尺, 以西域為依託, 大肆寇犯河西四郡。直至公元124年,班超的兒子班勇才奉命率五百將士再次征服西域,史稱「三通」。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三年後,班勇就含冤被罷,而其繼任者又一蟹不如一蟹,從此,西域事去矣。
這種事情,是班超時代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的。為什麼會這樣?
班超早已說明,任尚性情嚴厲,對上下內外要求過高,這種性格要看對誰,對塞外那群邊民,未必就是好。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為政者越是處於錯綜複雜之陌生環境,越是面對良莠混雜之特殊人群,就越要分清主次矛盾,懂得適當進行妥協。因為只有懂得妥協,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
何況,西域都護以一幫非凶即惡的充軍罪犯,羈縻一堆叛服無常的異域城邦,對士卒什麼態度,對蠻夷什麼態度,都得好好斟酌。尤其面對五十多個情形迥異的西域國家,更得分別依據其狀況性質、及與漢朝歷史之淵源,善用其間矛盾與利害之錯綜關係,加以分析判斷,戰略布局,方可從容執行。
任尚是駐外官員,他代表的是東漢的形象和政策,他的過嚴過急,都讓西域無所適從,其實抓總綱即好,管得太多,管得太細,只會讓人無法呼吸。他以敵對的心態去治理,暴虐,侮辱都是引起暴亂的原因。
更糟的是,東漢朝廷裡像任尚這種不適任的官吏大有人在:
除了西域外,東漢在河西、青海一帶大規模屯田,掠奪原屬於羌人的土地,並強制遷徙羌人到了長城一帶的郡縣,使得西北一帶形成了漢胡雜居的狀態,種下民族衝突的導火線。而貪官污吏與豪強地主的欺凌,最終更激化羌人大規模的反叛。
永初元年(107年)十一月,朝廷派車騎將軍鄧騭為主帥,征西校尉任尚為副帥,率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五營兵以及三河、三輔、汝南、南陽、潁川、太原、上黨的部隊總共有五萬人駐守漢陽,以防備羌族各部落進攻。
永初二年(108年)春天,各郡的部隊沒來得及趕到,幾千羌人在冀縣西邊打敗鄧鷺的軍隊,殺死一千多人。 同年冬天,鄧騭派任尚和從事中郎司馬鈞率領各郡的部隊,在平襄與羌族先零部落首領滇零率領的數萬羌軍交戰。任尚的軍隊大敗,八千多人戰死。這時滇零等部族在北地自稱「天子」,招集武都、參狼、上郡、西河各混雜居住的部族,於是人馬大為強盛,向東侵犯趙、魏之地,向南進入益州,殺害漢中太守董炳,接著入侵抄掠三輔地區,切斷隴中道路。湟中各縣一石糧食賣到一萬錢,死亡的百姓無法計算。朝廷沒有能力制止。
這只是個開頭,東漢時期的五次羌亂前後歷時百年,給西北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根據統計,東漢北地郡的戶數只及西漢時的5%,金城郡和隴西郡只及10%,安定郡只及14%,漢陽郡只及45%。整個東漢時期,關中地區都處於羌亂的威脅之下。在西漢時期,關中是經濟重心,而東漢時期則殘破不堪。
為了鎮壓羌亂,東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嚴重消耗了東漢的國力。為了鎮壓羌人,東漢不得不逐漸將西域的軍隊撤回內地,導致邊疆形勢的惡化。不僅如此,在鎮壓羌亂的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的軍閥,他們居功自傲,割據西北,尾大不掉,最終東漢王朝就在農民起義與涼州羌化武人集團侵入的浪潮中覆滅。大亂世又來了!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1/1 上午 02:05:19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