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 陀 經 苦 行 宿 緣 |
過去很久遠以前,在多獸邑城中有位婆羅門為國王的太史,在國家裏位高權重。他有一個兒子叫火鬘,容貌端莊。當時有一個製造磚瓦的工匠,所造器皿品質好得無與倫比。他有一個兒子,名叫護喜,為人精進勇敢、慈善仁愛、孝順父母、生性淡泊,和火鬘從小就是好朋友。護喜父母的眼睛都瞎了,所以他幫助造瓦器,售賣時祇收取穀米來供父母食用,不離不棄地供養雙親。 當時是迦葉佛的時代,迦葉如來所住的精舍離多獸邑不遠,和大比丘們二萬人,都是阿羅漢,住在一起。 依照當時的法律,抓別人的頭都要處以斬刑。火鬘心中替護喜吃驚,替他的好友感到擔心,心想:「這個瓦師是想找死嗎? 怎麼敢抓我的頭?」 護喜對火鬘說:「我就算死,也要使你見到佛。」 火鬘大受感動,認為護喜寧可一死也要讓他見到迦葉佛,想來應該是真有好處的。火鬘說:「好啦! 你先放開我的頭,我跟你去吧!」 他們倆人一起來到迦葉佛住所。護喜很恭敬地頂禮迦葉佛後,雙手合十說:「火鬘是太史的兒子,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但是他不認識世尊,不相信三寶,不接觸佛,不聽聞佛法,不供養僧眾。希望世尊能開導教化他的愚癡和冥頑,讓他對佛法有所信解。」 最初火鬘非常高傲,他祇舉手向迦葉佛打招呼後便坐在一旁。之後,火鬘一直盯著世尊,從頭至足,又從足至頭,發現迦葉佛相好圓滿,莊重威嚴的儀容、崇高偉大,有著八十種好和三十相,心中便想:「我記得梵書上所記載的各種相好,今天迦葉佛都有了,惟獨有二相沒看到。」 火鬘於是問佛:「聽說三十二種相,是得道大士的相好,有這樣的相就是人中最殊勝,但是惟獨沒有看見您有廣長舌相及馬陰藏相啊!」 於是,迦葉如來就顯現出廣長舌相及馬陰藏相,這景象祇讓火鬘一個人看見,其他人都看不見。火鬘童子,完全看到了迦葉佛俱足了三十二相,心中踴躍歡喜,不能自勝。 迦葉如來為火鬘童子宣說佛法《菩薩斷功德法》:「身行惡,身體做了不該做的事;口言惡,嘴裏說了不該說的話;意念惡,心裏起了不該有的念頭。一個發願成佛的菩薩,為甚麽身體不可以做不應該做的事呢? 因為當他將來成佛時,其身體形象會粗短矮小;這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菩薩身不可做不應該做的雜染報。為甚麽說菩薩嘴裏不可以說不應該說的話呢? 因為當他將來出家修行的時候,會非常的艱辛,必須嘗盡各種挫敗,千辛萬苦地摸索,極其費力勤奮刻苦,才能夠成佛;這就是菩薩說了不應該說的話而得到之果報。為甚麽說菩薩心裏不可以起不應該有的意念呢? 因為當他將來成佛的時候,其境內的僧團,經常不能和睦同心,在各方面,都會互相產生糾紛;這就是菩薩起了不應該有的念頭而得到之果報。高貴的年輕人啊,這就是菩薩三種惡行相應的果報。那麼你就應當放棄這三種惡行。」 火鬘聽了迦葉佛的開示,立即走到佛前,頂禮迦葉佛後便對佛說:「世尊,對不起,我今天懺悔以前身體做了不該做的事,嘴裏說了不該說的話,心裏起了不該有的念頭。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從今以後,不敢再犯,亦不敢再高傲了。」 如是這樣懺悔了三次。迦葉佛默默地接受了他的懺悔。火鬘童子和護喜童子一起頂禮佛後,就回家了。 在歸程的路途上,火鬘想到身口意三業之惡報,就對護喜說:「你早就跟從迦葉佛,聽聞了佛法,為甚麽還留在家中而不出家修道呢?」 火鬘回到精舍,在迦葉佛前,跪在地上,額頭觸地,稽首佛足,然後合掌對佛說:「世尊,不知我是否可以跟隨您如來座下,剃除鬚髮,加入僧團,受具足戒?」 迦葉佛立即就讓火鬘出家,授給他具足戒。
我前身為火鬘童子時,對著護喜說:『禿頭能有甚麽佛法? 佛道甚難證得啊!』 由於這個惡口業緣故,六年來忍受著這種勤勞艱苦的修行,希求能夠成就佛道;其實不能以修持這些苦行、以不正確的行持來成就佛道。宿世業緣最終不會朽壞,也不會落於虛空。」 佛最後對舍利弗說:「你看如來,已經斷盡所有的惡,諸善普具於一身。我還是不能免除前世的惡業果報。連我都如此,何況愚癡冥頑、沒有得道的凡人呢? 所以,舍利弗,你應當善護身、口、意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