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樓
標準的禪宗儀規,可以看日本永平寺,與韓國有些禪宗寺院,就連河南的嵩山少林寺也是這樣,清早起來,先拜十方禮,繞念。然後進入齋堂,完畢以後,就開始參禪。禪宗的清規,各位可以去查,在清規裡面有一章名叫"日用軌範",或是"日用清規",就是這麼規定,每天固定作息。然後在"念誦"一章清楚講到,每月固定三天,或是六天,也有十天的,總之就是齋日那天才幫檀越誦經,主要就是參禪事大,禪修才是主要功課。但是我們今天看到有"禪門日誦"這樣的課誦本,裡面要念的東西很多種,幾乎中國佛教你能看得到的各家各派,只要是正信佛教的經典,咒語都有了。你要站在寺院的住持法師的立場來看,既然要住持寺院,第一要務就是要照顧自家僧伽,僧伽的生死都顧不好,信眾怎麼會信你服你呢?所以蓮池大師當年刪治"諸經日誦",成為今天我們看見的佛門必備課誦本原形,這其實就是給僧伽們作輔助行持的。我貼出永明延壽禪師的一百零八條自行錄,想不到竟然有人會說作不到,然後還講一些反對的話,坦白講,我自己覺得剎異,我還沒有講清楚,反對的聲音就不斷出來,這些人可曾想過,你今天念的佛門必備課誦本,就是從這一百零八條的自行錄演變過來的。我其實要講的,是這句話啊!
可曾想過嵩山少林寺的早晚課是甚麼?那天看電視節目,國家地理頻道報導柏林成立了少林寺,才知道嵩山少林寺實行的就是百丈清規,早上就是,普禮十方,然後進行繞念佛號,跟著才開始早齋,完畢以後就有禪坐,上課的日課進行,這裡面包含了習武。大家都知道,達摩祖師當年教武功是為了要讓禪修者打通氣脈,就可以方便入禪定,但是中國戰亂連年,習武變成少林寺的文化,武俠小說都說少林寺武功天下第一,但其實少林寺重視的還是傳統的參禪。少林寺僧人還是要念經,作法會。只是和南方禪宗寺院的早晚課不一樣。
藕溢大師在重訂諸經日誦的序文裡面就提到,這種早晚課並不是當時所有的禪寺都是這樣,這種楞嚴呪與大悲咒十小呪其實早於蓮池大師的時代就有了,是根據百丈清規內各種儀式的需要摘錄出來,原先是作為訓練僧團之用,後來蓮池大師將內容修訂,並且把楞嚴呪,大悲咒語十小呪的課誦放到前面來,並將課誦本命名為"諸經日誦集要"。早期只流行在杭州一帶,南京那裡寺院是沒有的。直到民國卅一年,江蘇的金山寺還是採用傳統的叢林,就是百丈清規那一種日課。日本的禪宗,永平寺早課不是大悲咒十小呪,也是百丈清規那種日課。而曹洞宗的早課以外,還有午課,晚課,不是今天台灣所看到的這種早晚課。所以禪門的課誦,不是今天台灣這個樣子。
其實中國古代祖師對於佛門教學有清楚的概念,藕溢大師就在重刻諸經日誦自序上就說:
【刻重訂諸經日誦自序】
佛世比丘。或習禪坐。或行頭陀。或事梵唄。或專說法。趨涅槃道。初無定轍。然皆遵佛明誨。未有妄率己意者也。法流東土。始亦如是。自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世相沿襲。遂各出私見。妄增條章。如藏中百丈清規一書。及流通諸經日誦三冊。杜撰穿鑿。不一而足。寕惟罔知正修行路。秖早晚課誦一事。參差失欸。惟事唱讚鼓鈸。大可歎矣。雲棲和尚。較刻定本。古杭諸處。多分遵行。而畱都積弊。分毫未革。邇與幽棲學侶。力正其譌。重謀付梓。再刪繁蕪。獨存切要。幷於律藏。取警策身心有益初學者。略補一二。以公同志。願高明者守禪觀之清雅。庶可隨文入證。莫羨瑜伽音響也。
藕溢大師早就知道課誦不是禪門的重點,佛門的重點還是在律儀,也就是教育制度。如果你失去了律儀,把課誦本變成了修行的重點,這樣一來,就容易演變成趕經懺文化。問題是在這裡。所以藕溢大師才在序的後面講了這句話:"願高明者守禪觀之清雅。庶可隨文入證。莫羨瑜伽音響也。"意思就是,課誦本目的在幫助參禪。這講得很清楚,別忘了,禪門有其主軸,課誦的重點在"隨文入證",而不是那種"瑜伽音響",叮叮噹噹的看起來熱鬧。終究說起來,修行的重點還是在參禪。
江南的禪寺流傳的禪門日誦將各家,包含了華嚴宗的字母唱誦,天台的大悲懺等等都包含在裡面。大家可能不知道,楞嚴經原來是華嚴宗在弘揚的,杭州古代有一座寺院,就是華嚴宗寺院,裡面就有楞嚴經修證儀的道場(21天連續念楞嚴呪的修行壇場),後來禪宗寺院紛紛仿效,楞嚴會就放進了清規裡面,傳統的禪寺在每年四月十三日會舉行楞嚴會。你不能說次第雜亂,恰好相反,禪門的主軸就很清楚,參禪永遠是主要功課,這些都是助緣!資糧不夠的人,哪有辦法參禪?是不是?我去大陸寺院逛過,江南幾所寺院的禪堂都在,有的也有念佛堂。所以基本上,中國佛教這種融合各家的修行法在裡頭,就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參禪的料,這一點很重要的!如果他適合去念佛,祖師會讓他去,而且還會拿其他宗派課誦本讓他好好去修。我想,你要是住持法師,你也會這麼作的。
禪宗當然有禪宗的堅持與主張,但是你要怎麼栽培禪師,和你禪宗思想與主張是兩回事情。我曾經講過,自己學佛,和教人家學佛,是兩回事情,道理就在這裡。祖師們是站在這個立場去考量問題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6/26 下午 06:57:45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