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
在四無量心的攝持下,我們願一切眾生獲得無上正等覺,徹底擺脫痛苦、得到安樂,這種發願稱為願菩提心。
你可以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也可以發願與眾生一起渡過輪回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或者像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那樣,除非所有眾生都自由解脫,否則,誓不成覺。
發心有大小而無優劣,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因緣發菩提心。只要誠實並且是真心為了眾生的解脫,發心無論大小都值得讚歎。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標準」的大乘菩薩,覺得「應該」有最大的發心而去發心的話,則沒有必要。
發菩提心之後,我們還是會自私、愚昧。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從生起菩提心到圓滿證悟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菩提心。
願、行菩提心統稱為世俗菩提心。經過長期修行,不斷積累福慧資糧,我們最終將見到諸法實相,即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只有通過修行才能證到,而世俗菩提心則是通過儀軌發願、受持,並以六度萬行令其日益增上。
初學者的世俗菩提心毫無疑問帶有做作的成分,不過持續的熏習最終能將做作的菩提心轉化為自然流露的菩提心。
──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