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邪淫的人戾氣是比較重的
長期邪淫的人戾氣是比較重的
有戒友問:您說,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呢?
這我說了也不算,據說我國歷史上最先提出「性本善」的是孟子,後來荀子又出來主張「人性本惡」。
孟子覺得人天生善良,當然後期可能被帶壞!荀子覺得人天生向惡,但可能後天被教好。
其實我覺得也不用爭論,這兩者的重點都在主張後天教育的重要性,有點殊途同歸。
殺生屬惡嗎?那所有的肉食動物豈不都是屬惡了。可如果肉食動物不捕獵就會被餓死啊,難道把自己餓死也不吃肉才算是善嗎?
如果再問,為什麼動物們不能都吃素,都和諧相處呢?道理大家應該明白,地球資源有限,當涉及到生存問題時,無論人和動物爭奪資源時肯定會起衝突的。
1906年,美國曾為了保護鹿群獵殺了數千隻狼,結果後來當地林區「鹿滿為患」。
吃光野草,毀壞林木,並使以植物為食的其他動物銳減。最後也使鹿群陷於饑餓和疾病的困境,情況反而大不如前。
如果讓我給行為方面的善惡大致分個界限,我覺得可以分為「損人利己」與「損人不利己」。當然這裡的「人」不單指我們人類之間的交涉,也暗含了人與自然之內的關係。
簡單來說,如果是迫於某種壓力不得不去做一些壞事,例如受人要脅,也包括自然界為了生存的弱肉強食,都可以說不偏向於惡。
但是,如果是做一些損人還不利己的事情,或把自身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以及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一些迫害他人和危害社會的事情。那大概就是偏向於惡行了。
當然,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其實還有一種對於自我的惡。「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與「把快樂建立在自己痛苦之上」其本質是一樣的,後者就是一種對於自己的惡。
例如邪淫,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危害自己健康與生活的事情甚至偷別人內褲,出軌/插足別人的婚姻,不是一種自惡嗎?
邪淫與行惡都是會加重一個人的戾氣的。何為戾氣?「戾氣」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是暴戾之氣。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
例如,我說意淫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強姦!有道理嗎?意淫就是你在思想上強迫對方與你產生關係,甚至是很多情況下會覺得越暴力越刺激。
對此,關於人性善惡我可以用兩個更直觀的詞語來表述,「獵奇」和「怕疼」。
如果你深刻自省,其實人性中都會含有一些「獸性和變態」的成分。獸性的殘忍及虐待都可以給你帶來本性的快感,性方面的SM就是一類例子。
另外,人們對一些「殘忍」的話題往往都會表現出一種既好奇又害怕的傾向。
例如,滿清十大酷刑、戰爭中的殘殺情節,甚至是網上的虐貓、虐狗事件。這類內容都是作為主要的一大類網路「獵奇」話題之一,大家對些容易表現出一種「既想看,又憐憫」的情感。
一方面,大家對一些變態、殘忍的事情頗感興趣;另一方面,又會對這些事情產生一種本能的恐懼,或者說害怕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把這種心理不適感稱為「怕疼」。
據說古代每當犯人行刑的時候,刑場都會被圍個裡三層外三層。殘忍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看似與我們無關,甚至是能滿足我們的獵奇與獸性心理。
可是,人們不敢確定這些事情哪天不會真的也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又會讓人們產生一種內在的恐懼與不適!
為了把這種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於是人們就滋生和表現出了憐憫之心,我堅決反對戰爭、反對殺戮!
就拿現在社會上仍有的一些刑事犯罪來說吧,既然人們都有「怕疼」心理,那為什麼這類事情還層出不窮呢?
這就要涉及到我們剛剛談到的「戾氣」問題了,我個人是把戾氣表示為人的一種極端殘忍指數。
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的戾氣越重,那麼他為人處世就會越殘忍,也就更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社會,甚至是他自身的事情。
一個正常人的「極端」與「怕疼」心理是應該相對平衡的,或者「怕疼」心理應該略大於「極端」心理。
否則就容易滋生是非,生活不順。而且,越是做一些「極端」的事情就越容易加重一個人的戾氣,將平衡往「極端」方向推移。長此以往,便容易更加無所顧忌,釀造禍患。
《封神榜》裡面紂王剛繼位時,並無荒淫之象,生活節儉,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明君。
有天,紂王拿來一雙精美的象牙筷子請大臣們觀看。大臣們紛紛稱讚,只有紂王的叔父箕子愁眉苦臉,說不出話。
當然這是電視劇《封神榜》裡演的。
事後,有人問箕子緣由。大概是說,這樣好的筷子,紂王肯定不會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會給它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
有了玉碗、玉碟,吃什麼呢?粗茶淡飯肯定不樂意了,他必然要求山珍海味。
之後,他會愈加貪婪。果然,沒幾年紂王就建了酒池肉林,旁邊設上炮烙。
群臣諫議,漸漸他就煩了,後來就大加刑戮,弄得眾臣歸周,自取滅亡。
雖然是傳說,但道理還是通的,嬌慣的孩子長大了不好管!說邪淫為什麼會影響人的運氣?
我想你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解釋。相反,多做些好事也是可以減少自身戾氣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邪淫就是一種會放任獸性、貪婪的事情。看看各類av情節?
起碼對大腦的影響是這樣的,會激發你的獸性。而事實上,你的正確理念是應該學會尊重和平等的看待異性。
而不是「戾氣重」的行為偏激,喜歡走極端。
有戒友問:您說,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呢?
這我說了也不算,據說我國歷史上最先提出「性本善」的是孟子,後來荀子又出來主張「人性本惡」。
孟子覺得人天生善良,當然後期可能被帶壞!荀子覺得人天生向惡,但可能後天被教好。
其實我覺得也不用爭論,這兩者的重點都在主張後天教育的重要性,有點殊途同歸。
殺生屬惡嗎?那所有的肉食動物豈不都是屬惡了。可如果肉食動物不捕獵就會被餓死啊,難道把自己餓死也不吃肉才算是善嗎?
如果再問,為什麼動物們不能都吃素,都和諧相處呢?道理大家應該明白,地球資源有限,當涉及到生存問題時,無論人和動物爭奪資源時肯定會起衝突的。
1906年,美國曾為了保護鹿群獵殺了數千隻狼,結果後來當地林區「鹿滿為患」。
吃光野草,毀壞林木,並使以植物為食的其他動物銳減。最後也使鹿群陷於饑餓和疾病的困境,情況反而大不如前。
如果讓我給行為方面的善惡大致分個界限,我覺得可以分為「損人利己」與「損人不利己」。當然這裡的「人」不單指我們人類之間的交涉,也暗含了人與自然之內的關係。
簡單來說,如果是迫於某種壓力不得不去做一些壞事,例如受人要脅,也包括自然界為了生存的弱肉強食,都可以說不偏向於惡。
但是,如果是做一些損人還不利己的事情,或把自身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以及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一些迫害他人和危害社會的事情。那大概就是偏向於惡行了。
當然,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其實還有一種對於自我的惡。「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與「把快樂建立在自己痛苦之上」其本質是一樣的,後者就是一種對於自己的惡。
例如邪淫,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危害自己健康與生活的事情甚至偷別人內褲,出軌/插足別人的婚姻,不是一種自惡嗎?
邪淫與行惡都是會加重一個人的戾氣的。何為戾氣?「戾氣」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是暴戾之氣。即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
例如,我說意淫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強姦!有道理嗎?意淫就是你在思想上強迫對方與你產生關係,甚至是很多情況下會覺得越暴力越刺激。
對此,關於人性善惡我可以用兩個更直觀的詞語來表述,「獵奇」和「怕疼」。
如果你深刻自省,其實人性中都會含有一些「獸性和變態」的成分。獸性的殘忍及虐待都可以給你帶來本性的快感,性方面的SM就是一類例子。
另外,人們對一些「殘忍」的話題往往都會表現出一種既好奇又害怕的傾向。
例如,滿清十大酷刑、戰爭中的殘殺情節,甚至是網上的虐貓、虐狗事件。這類內容都是作為主要的一大類網路「獵奇」話題之一,大家對些容易表現出一種「既想看,又憐憫」的情感。
一方面,大家對一些變態、殘忍的事情頗感興趣;另一方面,又會對這些事情產生一種本能的恐懼,或者說害怕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把這種心理不適感稱為「怕疼」。
據說古代每當犯人行刑的時候,刑場都會被圍個裡三層外三層。殘忍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看似與我們無關,甚至是能滿足我們的獵奇與獸性心理。
可是,人們不敢確定這些事情哪天不會真的也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又會讓人們產生一種內在的恐懼與不適!
為了把這種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於是人們就滋生和表現出了憐憫之心,我堅決反對戰爭、反對殺戮!
就拿現在社會上仍有的一些刑事犯罪來說吧,既然人們都有「怕疼」心理,那為什麼這類事情還層出不窮呢?
這就要涉及到我們剛剛談到的「戾氣」問題了,我個人是把戾氣表示為人的一種極端殘忍指數。
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的戾氣越重,那麼他為人處世就會越殘忍,也就更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社會,甚至是他自身的事情。
一個正常人的「極端」與「怕疼」心理是應該相對平衡的,或者「怕疼」心理應該略大於「極端」心理。
否則就容易滋生是非,生活不順。而且,越是做一些「極端」的事情就越容易加重一個人的戾氣,將平衡往「極端」方向推移。長此以往,便容易更加無所顧忌,釀造禍患。
《封神榜》裡面紂王剛繼位時,並無荒淫之象,生活節儉,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明君。
有天,紂王拿來一雙精美的象牙筷子請大臣們觀看。大臣們紛紛稱讚,只有紂王的叔父箕子愁眉苦臉,說不出話。
當然這是電視劇《封神榜》裡演的。
事後,有人問箕子緣由。大概是說,這樣好的筷子,紂王肯定不會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會給它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
有了玉碗、玉碟,吃什麼呢?粗茶淡飯肯定不樂意了,他必然要求山珍海味。
之後,他會愈加貪婪。果然,沒幾年紂王就建了酒池肉林,旁邊設上炮烙。
群臣諫議,漸漸他就煩了,後來就大加刑戮,弄得眾臣歸周,自取滅亡。
雖然是傳說,但道理還是通的,嬌慣的孩子長大了不好管!說邪淫為什麼會影響人的運氣?
我想你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解釋。相反,多做些好事也是可以減少自身戾氣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邪淫就是一種會放任獸性、貪婪的事情。看看各類av情節?
起碼對大腦的影響是這樣的,會激發你的獸性。而事實上,你的正確理念是應該學會尊重和平等的看待異性。
而不是「戾氣重」的行為偏激,喜歡走極端。
[此帖子已經被amy2006於2023/6/29 下午 08:10:31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