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國海軍大量採用
1980年,前蘇聯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安裝了SA-N-6艦空導彈和SS-N-19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這是世界上最早實現艦裝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該系統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前甲板下分別設置了兩種陣列、不同形式的發射裝置,位於前方的是4X4陣列的垂直發射裝置,專供儲存和發射SA-N-6導彈使用,用於艦艇防空;位於後方的是4X5陣列的斜置發射裝置,全部為前傾45度至50度的SS-N-19遠端超聲速反艦導彈發射箱。“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共載20枚SS-N-19反艦導彈,16枚SA-N-6艦空導彈,不再設彈庫供再次裝填用。儘管這種安排仍是垂直發射與傾斜發射混用,但這是軍事上將垂直發射方式應用到海軍艦艇上的首次嘗試。
此後,垂直發射的優點很快顯露出來,與傾斜發射相比,垂直發射有以下優點:一是發射井佈置緊湊,載彈量大;二是攻擊目標時艦艇不用再轉向,可進行全方位打擊;三是導彈發射裝置位於甲板以下,可降低艦艇重心,也有利於隱身。很快,美軍也展開了對艦艇的導彈垂直發射的研究,並於1986年將這一命名為“MK41”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首先安裝在“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上,以後又安裝在“阿利.伯克”級與“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等水面艦艇上。
美海軍裝備的MK41採用熱發射方式,它是目前最先進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它有兩大特點:一是採用了模組化設計,整個系統由8個或4個模組構成,每個模組又由8個模件組成,每個模件含8個導彈發射箱,由於起重機占去了3個發射箱空間,所以MK41儲存導彈的總數是61枚或29枚,即8的倍數減去3,MK41一個模組的總高度為7.67米,長為3.16米,寬為2米;二是MK41的相容性非常強,除了四聯裝的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外,MK41還可與下列導彈系統相配用:“標準”SM-2 LOCK 2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戰斧”巡航導彈以及“北約海麻雀”導彈。另外,它還可以與下列系統相容:宙斯盾MK8型作戰系統、加拿大“部落”級驅逐艦的MK14武器指揮系統、荷蘭的“卡雷爾多爾曼”級護衛艦的水雷作戰控制系統以及澳大利亞海軍的CT-9LV-3作戰系統。
MK48是美軍另一種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由美國雷聲公司研製。該系統也出口到日本、韓國及北約組織各國的海軍艦艇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該系統已裝艦40多套,它可用於發射北約的“海麻雀”及改進型“海麻雀”對空點防禦導彈。目前,用於發射“海麻雀”導彈的MK49垂直發射系統有4種配置形式:MK48-0型適裝在不同艦艇的裝板上,現已裝備在加拿大巡邏護衛艦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村雨”級驅逐艦;MK48-1型發射裝置適裝於艙壁上(例如艦載直升機機庫一側),已裝備在荷蘭皇家海軍的“卡雷爾多爾曼”級護衛艦;MK48-2型發射裝置通常裝在艦艇的上層建築內,已裝備在希臘海軍“海德拉”級護衛艦和韓國的KDX驅逐艦;MK48-3型發射裝置小巧緊湊,主要用於一些小型艦艇,已裝備在丹麥的SF-300型多用途巡邏艇。
英國海軍在八十年代初的福克蘭島海戰結束之後,將其艦載“海狼”防空導彈的6聯裝傾斜發射裝置改造成垂直發射裝置。“海狼”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在設計上最具特色之處的是燃氣排導系統,它與儲運發射箱是一體的,即它的4個排氣道分佈在導彈的4個彈翼之間,發射擊筒的底部是密封的,上端蓋採用玻璃易碎蓋,導彈點火後產生的高溫、高速燃氣流在發射筒底部拐180度彎後從發射筒上端蓋排出。這種設計與美國的MK41系統截然相反。MK41是在發射筒的下方專門設計燃氣排放系統,以排導導彈點火後產生的高溫高速氣流。該系統已經裝備於英國的23型護衛艦上。
而法國的VT-1型“響尾蛇”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則是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採用冷氣彈射技術發射。垂直發射的響尾蛇導彈裝入四個發射隔艙模組中,每一隔艙可備彈8枚、16枚、24枚。由於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發射裝置之外點火,不需要排導燃氣氣流,所以該系統的主要優點就是發射架結構簡單,重量輕巧且容易安裝。該發射裝置可搭載8個導彈,其底面積為1.3米X0.9米,高為2.6米,包括導彈在內總重不超過2噸。“響尾蛇”VT-1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既適合在大型艦艇上安裝,也適合在500噸級的小型艦艇上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