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傳法,佛陀講了什麼?
希阿榮博堪布
上師希阿榮博堪布曾開示說,藏曆六月初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第一次宣說次第法門的日子,非常非常殊勝。大家一定不要浪費時間,儘量在佛像前供燈、供水、供花,念誦《釋迦佛修法儀軌》《十六羅漢禮供文》,並以《普賢行願品》攝持認真發願回向。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今天,鹿野苑。
49天前,佛陀在菩提樹下徹證實相,正覺現世,這是佛;
在沉默了49天后,佛陀在帝釋天和梵天的祈請下,第一次開口將自己所悟到的生命真相次第講給世人聽,這是法;
五比丘聞法後出家證果,這是僧。
自此,三寶再現於世。
首次傳法,佛陀講了什麼?
佛陀初轉法輪,首先開示的便是苦諦。他沒有講空性,講佛性,講緣起、因果、解脫等,而是說:「此乃苦,汝當知。」這是苦,你們要知道這一點。我們對很多事的認識都是從認識苦開始的。苦是什麼?是各種各樣的苦惱,是無常。沒有誰能免於苦,遲早的問題,只是人在年輕力壯、身體健康或者順利的時候,會誤以為自己可以避免無常、痛苦,而病痛、災難等打破了我們的妄想,讓我們看到事實。
佛陀首次傳法講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苦,是說我們的一切經歷都不離痛苦的本質。
集,痛苦的成因。
滅,痛苦是可以止息的。
道,止息痛苦的方法。
苦諦
解脫,始於對苦的深刻認識。不僅僅是知道,而是看到輪回中苦的周遍和無處逃遁。
我們也許會覺得,苦誰不知道,生病、死亡、感情破裂、事業失敗……這些不需要人提醒,誰都知道要遠離。
但「苦諦」中所說的苦,範圍遠不止這些,還包括被我們認知為快樂和不苦不樂的一切經歷。
什麼是變苦呢?
我們需要湊近了去看一看自己的人生。
輪回中的快樂以有漏福德為因,福德消儘快樂就會消失。而有漏的福德終有一天會消盡,享福即是消福。因此,輪回中的一切快樂都有終點。可我們卻看不明白這一點,反而在享受的過程中,刹那不停地增加對快樂的耽著——甜蜜的愛情,富足的物質享受,和諧的家庭關係,健康的身體……這些,我們時刻企盼著一旦擁有便永不失去。
快樂的時間越長、程度越大,耽著就越深,福報消盡時就越不能接受。如同壘懸崖,每一次享樂都如同往懸崖上添一塊磚,而故事的結局卻註定是從懸崖上一躍而下。壘得越高,摔得越慘。
這就是變苦,樂會變,變即苦。
再湊近一點,不見變苦,但見行苦。
無論多漫長的時間都由刹那組成——不必多言其他,僅這一點,就註定了苦的周遍,只是若無佛法的引導,我們便意識不到這個事實。
時間刹那不停遷流,這意味著只要不以出離輪回的發心攝持,那麼我們的一切經歷,不是在受苦,就是在去受苦的路上。純粹的苦受如同受刑,而所有的快樂和不苦不樂的時刻,就如同走向刑場的每一步。
如果有人被這一路上優美的風景、舒適的環境所吸引,沉醉其中難以自拔,我們一定會笑他。可這不正是我們中許多人的寫照嗎?
認清這一點,便不會再被走向刑場這一路的美麗風景所迷惑,而是會決絕地想辦法出離。
集諦
果然,當我們對苦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正確認識,遠離痛苦就成為一股強烈的意願,它讓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生命中無所不在的缺憾——苦。
佛法的聞思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追本溯源,找到痛苦的根源。痛苦由業而生,業由貪嗔癡等煩惱而生,煩惱由我執而生。
一切痛苦都由執著自我而來,凡是利於「我」的就貪戀,不惜一切代價保全維護;凡是不利於「我」的就嗔恨,排斥打擊。可這個作為我們一切言行動念標準的「我」,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我們就是為了一個本不存在的幻象而貪嗔不絕,嘗盡苦楚。看清這一點,你會為自己和其他眾生感到不值——生命大可不必淪落至此。
滅諦與道諦
知道了苦因,自然會對徹底消除苦因之後的解脫境界心生嚮往。因為我們終於開始意識到:痛苦竟然是可以徹底消除的。而且方法已經明明白白昭示眼前——苦因已經找到了,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斷除苦因。
至於哪些行為是苦因,怎樣次第斷除,在這個過程中又如何溫柔地扭轉強大的習氣……這些在佛法中不僅有非常詳盡、契合各種根基意樂的引導,而且還有無數修行人的成功經驗鼓舞著我們不斷前行。
簡單來說,這就是佛陀首次傳法所講的內容。
看清生命的現狀和歸宿,會更加明白為何佛陀會被稱為「世間燈」。燈塔讓漂泊苦海的生命看清方向,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意義。